曲明芝
摘 要:音樂教學是整個教育中最具有特色的內容,多數學校逐漸加大音樂教學的力度,極力發揮音樂本身對學生的培養作用。我國教育體系中引入音樂教學的經驗尚有不足,導致教育體系中的音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已經影響到音樂教育作用的發揮。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對音樂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機制進行詳談。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音樂教學;創新機制
1 引言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能夠產生情感律動,不僅能激發出快樂、放松、愜意的情緒,還能將內心的憂慮、悲傷宣泄出來,使人身心愉悅。在整個教學體系中,音樂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發掘自身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2 研究作用
音樂有著鮮明的學科特征,在培養學生們的創造能力、創新性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在音樂課中,通過學生感受節奏節拍,體驗音樂魅力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開發。在新的教育時期,創新高中音樂教學,真正將創新思維貫穿于音樂課堂的始終,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創新欲望和創新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創新性發展,這為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基礎。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在現代社會中需要的更是創新性的人才,創新音樂課堂教學不僅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更能為社會輸送創新性的人才打下鋪墊。這是社會發展對于高中課堂創新教學的要求,更是強調學生創新性發展的要求[1]。
3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機制
3.1 強調學生主體
新課改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逐漸轉變學生對音樂課堂的看法。由于音樂教學相對較為簡單靈活,可以參考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每次課程開始前,將學習資料發放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或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師主要進行問題輔導,輔助學生自主思考。運用與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有利于教師挖掘學生身上潛在的音樂才能。另外,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掌握學生對每節課程的反應情況,體會學生的思想觀念,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2 豐富教學方法
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豐富教學方法,形成教學方法序列,促進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本研究認為音樂教學的過程應當做到兩個方面的明確,圍繞兩個明確豐富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明確音樂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培養方向,這也是豐富整個音樂教學方法的基礎環節。教師要能夠對音樂教學有總體的目標規劃和根據傳統歌曲教學進行規劃。在總體目標規劃上,要從整個教育體系出發,圍繞我國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學生發展的要求進行目標的設定,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開展和教學方法的豐富提供依托;在具體的傳統歌曲教學規劃上,要能夠圍繞唱法、鑒賞和背景進行目標的設定,立足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能夠明確具體的教學實踐和提高自身素養,從教學實踐中尋找豐富教學方法的思路,從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養出發,推動創新與豐富教學方法的實踐,并結合課堂過程中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教學效果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從而發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帶動作用[2]。
3.3 開展音樂活動
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為了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必須重視音樂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展開,比如模式表演的實踐活動、創編歌曲的實踐活動。此外,開展校園藝術節、音樂比賽、音樂講座等課外藝術實踐活動也十分重要,以綜合性音樂活動為平臺,真正實現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提升學生的音樂參與并培養音樂素養。例如,在國慶節時開展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歌詠比賽,這是一次全校的歌唱比賽和朗誦比賽,通過這樣的比賽活動形式培養學生感受到音樂藝術,同時利用學生好勝心較強的特點,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歌詠比賽中不僅僅鍛煉學生歌唱能力和朗誦能力,更能增強愛國的情感,達到開展實踐活動的目的。展開“我為歌狂”的活動,檢驗學生對歌曲的了解,擴展學生的音樂知識面。
3.4 活用多媒體教學
科技日新月異,新世紀圖像、視頻、投影等多媒體設備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其帶來的視覺沖擊不言而喻。直觀的視覺形式可以從學生作品中體現出來,包括線條、色彩等。而傳媒方式的運用,就是通過接觸媒介信息后,在學生頭腦中構建創造性認知,媒介信息變化使學生知覺轉變,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3]。除了專業課程,音樂教學同樣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的效果。由于音樂是展現情感的藝術,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質,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設備結合起來,能夠在保證音樂聽覺效果的同時增加視覺效果,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進學生進一步產生聯想,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對于沒有具體歌詞的純音樂、交響曲等,多媒體設備的加入更是為音樂提供了一定的載體,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4 結束語
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創新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強調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老師要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使教學課堂活起來、學生思維動起來,學生集體參與進來。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才能真正使學生們學習到音樂基礎知識,感受到音樂魅力,提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薇薇 . 淺談“讓學引思”理念下的中學音樂課堂教學 [J]. 教育界 ,2018,(26):22-23.
[2] 李翠萍 . 以審美為核心的中國音樂教育教學方式創新研究 [J]. 黃河之聲 ,2019(12):94-95.
[3] 孫芳 . 新時期高等音樂教育聲樂教學多元化創新與研究 [J]. 中國民族博覽 ,2019(05):24-25.
(夏津第一中學 ?山東 ?夏津 ?2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