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
摘 要:南京技師學院被人社部授予“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學院以原有資源為依托,緊扣競賽要求,全面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在備賽過程中從六個方面全方位、立體化積極備賽。同時學院以組織“世賽”為契機,充分利用大賽現有資源,以賽促教。提升指導教師專業技能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生專業學習效果。
關鍵詞:技工院校;世賽;備賽
一、緊扣競賽要求,全面完善實訓基地建設
2016年8月,南京技師學院被江蘇省人社廳授予“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集訓基地”,2016年11月,學院被人社部授予“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項目中國集訓基地”。
2017年2月,學院對移動機器人項目集訓基地進行了升級改造。賽前,學院嚴格按照第44屆“世賽”最新公布的技術文件場地要求,在國家隊培訓前完成全國第一塊標準化比賽場地建設。
2017年10月起至2018年,學院再次對集訓基地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增設了軟件實驗室、機械加工室、體能訓練室和世賽選手心理輔導室。
2019年第45屆“世賽”前期,對照最新競賽大綱,全面改造實驗室設施,提前備賽第46屆“世賽”移動機器人項目。
2020年學院被人社廳授予“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集訓基地”。
二、激發各方動力,積極總結備賽經驗
在備賽過程中,對于選手的常態化培養,著重抓好綜合素養篩選、優化選拔周期、“夢幻”課程體系、綠色心靈計劃、“4.0+”團隊力量和“G字頭”團隊模式等六個方面的問題。
1、綜合素養篩選方面:
“世賽”對選手的技能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比賽選手的選拔我們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首先從學業角度來看,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理解能力、較高的自學水平;其次從性格方面來看,要求選手有主見而不沉溺于主觀,奮發努力而不發蠻力,重條件而不就縛于困難,剛毅果敢而不剛愎自用;再次從團隊建設角度來看,要求選手具有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最后,從道德層面來看,我們的選手都是未來的“大國工匠”。必須擁有較高的道德水準,用“技師德行”去打造“中國匠心”。
2、優化選拔周期方面:
“世賽”參賽選手必須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之上,再經過至少三個月左右的專項培養和強化練習,才能走上賽場。而一般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僅為四年左右,個別專業甚至更短。選手要完成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加上強化訓練和專項培訓則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長時間。而我們的學生參與市賽、省賽、國賽的機會只有一次,顯而易見,學生為比賽而訓練的時間明顯不足。
我院在新生入學后迅速進行全面摸底,選拔突出者進行專項強化、著重培養。組建機器人創意社團、青訓班、集訓隊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了解世賽項目、提高參賽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同時安排優秀師資指導學生,精心組織技能大賽的基本技能訓練,將理論和實際踐反復結合,逐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創新意識。參賽選手在創意社團、青訓班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選拔出來。選拔出來的選手理論知識豐富,理解接受能力強,更適合集訓隊的訓練。從而優化選拔周期。
3、“夢幻”課程體系方面:
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號稱是來自未來的夢幻戰艦。之所以“夢幻”,源自于強大。集眾多先進設計、尖端科技、強大火力于一身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之所以做到強大到無艦能及,源自于它的“模塊化”設計體系。
常規教育,按部就班。課程體系呈現出單一的縱向發展趨勢。一旦教學遇見瓶頸,后續課程很難開展。信心受挫、課程停滯,對大賽的培訓是致命的屏障。
團隊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拆分,分解成多個課程模塊。對于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教學,做到各個擊破。一旦某個模塊進度停滯,可以暫時繞過,進行其它模塊教學。待其它模塊完成后,再回頭查漏補缺,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提高授課效率。在實際比賽中,若是某個模塊出現問題,我們也只需對該模塊進行更換,而不需改變整體設計。
4、綠色心靈計劃方面:
參賽選手受到社會環境、家庭因素、個人經歷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性格迥異。正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選手在不同的比賽環境下,其心理活動、抗壓能力更是難以預知 。對此,我們引入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并建立專業心理疏導教室。對整個訓練和參賽過程進行全程心理干預。結合每位參賽選手的實際情況,編寫心理訓練教程、開展心理素質拓展、建立個人心理檔案。
通過解決賽前常見心理現象、分析賽場心理偏差、傳授高效減壓技巧等手段,保障選手具備積極良好的心理素質,專心投入緊張的比賽。能沉著冷靜地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獨立、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并降低失誤率,取得優異成績。
5、“4.0+”團隊力量方面:
競賽指導教師是參賽選手技能的直接傳授者,教師團隊綜合水平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1.0團隊”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要想取得新的成績,我們的教是團隊必須升級。將版本提升到“4.0版本”,甚至是“4.0+”版本才能順應時代需求。經過數年技能大賽的錘煉,學院涌現出一批技術精湛的競賽骨干,他們是學校技能大賽指導團隊的智庫,對競賽發展和競賽改革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我院將原國家隊選手轉化為指導教師,帶領團隊,起到輻射作用,吸納新指導教師加盟,共同指導學生競賽。他們在原來的國家隊訓練基礎上,摸索更好的訓練方法,把競賽技能知識點逐漸傳授給團隊新成員。
與世賽強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教練選手進行全方位的交流與學習。通過國際邀請賽,友誼賽等方式交流先進競賽經驗,學習最新軟件和硬件技術。加大與國內專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合作力度,確保專業技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6、“G字頭”團隊模式方面:
傳統團隊模式類似于一列火車。在車頭的帶領下,奮勇前進。但是這列火車是“綠皮車”,僅靠車頭去拖拽整個團隊。若是車頭好、團隊輕,這列火車尚能飛馳。倘若車頭動力不足,加之團隊笨重,這列火車就真的成為了“慢車”,甚至“牛車”。
如今的團隊,講究的是效率。團隊中的每位參與者都要具備自己的“發力點”。要像高鐵一樣,每節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源。大家產生合力,在車頭的帶領下共同前行。如高鐵一般,對團隊進行“編組”,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都是一個動力單元,在自己的專長上發揮作用,共同推動團隊前進。這樣的團隊,速度不會慢,效率不會低。
三、充分開發資源,共享成果以賽促教
學院以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項目為契機,與相關院校、企業廣泛開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上海復旦大學進行的競賽和課程改革合作,與美國NI公司、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慧谷自動化技術進行支持戰略合作。
技工教育的專業技能教學相對于普通教育來說,教學設置自成一體,相對封閉。缺少一個對教師教學成果檢驗的平臺,更缺少一個讓教師展示自我,體現自我價值的空間。世界技能大賽恰好為全世界技工教育提供了一個檢驗與交流的場所。積極利用“世賽”打開以賽促教新格局。作為“世賽”的指導教師,必須通過專項訓練教會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才可能很好地參與到競賽中。這就促使專業指導教師必須從實戰出發鉆研競賽的規程,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掌握最領先的前沿技術。精益求精地指導學生提高專業技能,有的放矢地強化學生熟練應用技能,從而充分發揮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團隊教師的密切協作,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有效地提升了競賽指導團隊的組織能力和業務能力,提高指導教師專業技能教學的能力。促進技工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與發展。
(南京技師學院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