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強
摘 要:本文從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標準編制原則著手展開相應的分析工作,并比較詳細的指出了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實踐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進行了相應的實踐研究工作,旨在通過本文研究內容的有效展開,進一步為我國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
職業本科也被稱之為高等職業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內容中的一項重要構成。隨著社會對于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促使各大高校在高品質、技術性人才的培養關注度也隨之提升,而職業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進一步滿足了社會經濟增長人才需求條件,同時,職業本科教學模式的展開,也為產學結合的教育教學工作發展奠定基礎。鑒于此,針對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的實踐這一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對于多層次、綜合型人才培養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標準編制原則
在進行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標準編制原則的分析工作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展開:①基于崗位職業能力下的遞進式編制原則,與普通職業院校相比較,職業本科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更加注重對人才的認知能力以及職業能力進行層次性培養,所以在進行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標準編制時,應該將培養目標定位在高級職業標準目標上,借此培養更多高級技術人才,而非基礎技術人才[1]。②模塊化、梯次遞進編制原則,在此期間,要求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管理者進行學生未來崗位職業及關鍵技能分析工作,實現課程模塊與職業技能模塊之間形成一體化銜接教學編制目標[2]。同時,對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之間的對接編制也不能忽視,借此優化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結構的同時,形成更具規范性的課程標準。
二、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實踐中存在的不足
在當前的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的實踐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處:其一,分段教學標準編制中存在的不足,院校在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教學時,過于強調“合作”,并未就學生與職業崗位之間的銜接工作加以考量,導致教學標準編制效果應用價值不明顯[3]。其二,對口升學教學標準編制中存在的不足,與普通職業教育院校相比較,職業本科類院校的教學工作開展更具綜合性,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研究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各項專業操作及應用技術,但是在與職業企業之間進行合作教學時,并未針對職業本科中的核心課程設置進行重新編制,導致教學課程與職業操作需求之間出現差異,影響人才培養定位精準性[4]。
三、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的實踐研究
(一)以項目開發過程為導向推進教學標準編制實踐
在教學標準的實現方法上,通常需要借助教學過程加以實現。在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中,可以充分借助項目開發及開發過程作為教學標準編制實踐內容,在具體的實踐教學操作中,應該開展下列工作內容:
①創建項目問題的解決情境,借此激發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
②組織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個人的設計及分析能力;
③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教師針對學生課堂前后學習過程進行了解和監督;
④充分與第二課堂進行結合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創新實踐。
(二)增設獨立專業實驗實訓課程教學模塊
在進行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時,可參照《高等學校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所提出的相關要求,在教學標準編制期間增設獨立專業實驗實訓課程教學模塊,構建全新的實踐教學體系方案。
與此同時,進行獨立專業實驗實訓課程教學模塊設置時,應該充分確保該模塊與專業理論課程內容相呼應。
在具體的實驗實訓課程設置上,主要包括類課程,具體為:①基礎課程,主要包括4種:電工電子技術實訓、網絡技術綜合實訓、計算機應用技能實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②軟件實訓課程,主要包括5種: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高級程序設計、Java架構與應用、移動應用開發、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③硬件實訓課程,主要包括3種:單片機應用實訓、嵌入式系統及應用實訓、計算機硬件技術實訓。④綜合類知識課程,主要包括4種:軟件工程綜合實踐、數據庫應用系統綜合實踐、軟件項目開發實訓、數據結構與算法綜合實踐。
(三)精準對接核心課程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
在進行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的實踐研究期間,完成核心課程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精準對接十分有必要,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編制:
①職業崗位與核心課程設置進行對接。在進行該項課程標準設計時,應該充分將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理論作為編制指導,借此展開校企合作下的崗位核心課程開發工作,實現職業崗位與課程設置的對接目標[5]。以某高校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為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進行了初級職業崗位、中級職業崗位以及高級職業崗位進行核心課程標準編制實踐分析。在具體的職業崗位與核心課程標準編制對接課程設置上,初級崗位等級所對接的崗位職業要求是:骨干員工、主管級負責人職業要求,對接的職業資格標準是網絡工程師、系統工程師職業資格,對接的專業核心課程是網絡安全運維及網絡工程設計與規劃;中級崗位所對接的崗位職業要求是骨干員工及合格員工職業要求,對接的職業資格標準是網絡工程師及網絡管理員職業資格,對接的專業核心課程是網絡設備配置和管理、TCP/IP技術;初級崗位所對接的崗位職業要求是新手及合格員工職業要求,對接的職業資格標準是網絡管理員及信息處理技術員職業資格,對接的專業核心課程是網絡維護與管理、計算機網絡基礎。
②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對接,在進行教學課程內容的設定時,可以將企業真實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將工作任務設定下的邏輯主線作為課堂教學流程編制標準,借此實現職業工作任務與核心教學課程對接的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通過對全文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能夠得出,在當前的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編制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導致實踐教學質量提升效果有限。在上述基礎上,進行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時,可充分推進新式教學標準編制工作,借此為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水平及能力提升起到促進作用。此外,進行教學標準編制時,針對核心課程設置與職業任職標準之間進行對接十分關鍵,不僅能夠幫助職業本科學生提升對于理論課程知識的掌握度,同時在職業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方面也發揮作用,最終為整體職業本科教育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方旭,朱敏,梁吉申,etal.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在士官職業技術教育中的改革探索與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041(0z1):10-13.
[2]李紅春.基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數字化音樂課程教學輔助系統研究[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9,038(011):62-64.
[3]莫崇杰,謝然,甘彬宏,等.基于全過程工程咨詢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20,034(002):P.44-48.
[4]尹玉杰,劉允濤.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分方向三段式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00(026):93-96.
[5]王偉芳,景永平.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定位下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本科經管類專業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000(003):56-62.
課題類型: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課題名稱:“1+X”證書制度試點下職業本科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編號:2020JGB507。
項目類型: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標準研究項目立項結果;項目名稱:職業本科計算機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與實施;項目編號:GXBKZJ2020-8。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 ?廣西 ?崇左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