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 沈晴
摘 要:電子游戲是當代年輕人一種主要的娛樂形式,如何把文化或科學知識融入游戲元素中傳遞給大眾是困擾國內外學者的一個難題。本文通過研究敘事在游戲中發揮的作用,在對相關文獻和案例游戲分析的基礎上,從虛擬與現實的結合、敘事節奏的輕重緩急、敘事形式的碎片化等方面闡述了游戲功能化的可行性設計策略,以期游戲能在娛樂的同時帶來一定的社會價值,引領游戲產業的正向發展。
關鍵詞:游戲敘事;敘事設計;游戲功能
隨著游戲的藝術性得到確立以及游戲產業的不斷進化,人們不光在娛樂性開發上追求更高品質的作品,更對游戲的功能性開發加大了投入。精心設計之下,游戲能夠幫助學習者培養各種能力或了解一些知識,在未來,游戲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學習工具。
如何實現跨領域的非娛樂需求,是游戲設計的一大難題。敘事是游戲設計的靈魂,可以營造一種沉浸式的環境,提高玩家代入感,指引玩家理解游戲的本質內容。游戲敘事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交互性。相較于受眾只能作為旁觀者的傳統敘事方式,玩家的互動參與可以主動控制或促成信息的傳播與理解。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電子游戲作為第九藝術,也無時無刻地關注著戰爭。《勇敢的心:世界大戰》是育碧為紀念一戰推出的一款解謎冒險類的游戲,講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四個普通人與一條戰犬被卷入戰爭后的故事。游戲的畫面相對卡通,雖然沒有文字對話,卻通過合理地安排敘事設計傳達了反戰的理念。
一、虛擬與現實的結合
游戲把一戰作為故事背景,構建了合情合理的劇情與豐富個性的角色,著重體現了對戰爭與人性的思考。在這種基于現實的虛擬情境中,玩家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去接受信息。
《勇敢的心》采用了多線交替的敘事模式:去戰場尋找女婿的法國農民Emile,被迫參軍的德國青年Karl,為妻子復仇而加入法軍的美國黑人Freddie,尋找科學家父親的法國女Anna。雖然主要角色是虛構的,但世界上正有許多這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他們的家人、社群與居住的城鎮正被戰爭與沖突威脅著,他們別無選擇地加入戰爭,被部署到各地。從小人物的視角切入戰爭,更容易引起玩家共鳴。
游戲每一章節的史料會配以真實的歷史照片加以說明,玩家可以了解所參與戰役的名稱、使用武器、傷亡人數、戰役特性等情況。美術上對于角色的服裝與裝備等也非常考究,如Karl的服裝就是一戰早期德軍的標準裝束,尖頂帽上還配有標志性的鷹徽。游戲每一個細節都極力地去還原歷史,深刻地描繪了一個真實且殘酷的戰爭。
二、敘事節奏的輕重緩急
敘事節奏是游戲把控玩家情緒的一種方式,好的敘事節奏會充分調動起玩家的注意力與好奇心。節奏過于平緩,會讓玩家注意力渙散;長時間高強度的節奏,又易使玩家疲勞。游戲中的敘事節奏與玩法節奏是相輔相成的,需要設計者協調好兩者的平衡。
《勇敢的心》對于敘事節奏的把控非常到位。如Karl從戰俘營越獄的玩法過程中,既需要避開探照燈前進,又要小心不斷被打上天空的照明彈,此時敘事與玩法的節奏變化是契合的,玩家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緊張地投入游戲中,仿佛親身經歷了角色的一切。
每當敘事節奏的高點過后,游戲都會進入一個緩沖階段。Karl越獄成功后,游戲適時地插入了一段過場動畫,隨之轉換到了Freddie視角,接下來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推進探索。節奏的緩沖不僅能調節玩家緊張的情緒,也為下一階段的節奏變化做好了鋪墊,是敘事節奏變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敘事形式的碎片化
游戲的交互式敘事使得玩家在游戲中的操作會反饋到角色身上,對故事產生一定的掌控,玩家可以自主地去獲取知識、技能及情感的體驗。
游戲中可以收集到許多與戰爭相關的道具,這些收集品散落在各個區域和角落,需要玩家自行探尋拼湊。這種將敘事內容分割成許多碎片的形式跳出了敘事文本的既定框架,把閱讀內容的選擇權交遞到玩家手中,由玩家自由查看這些收集品的用途與相關史實。把收集品作為敘事文本的載體,不但拓展了游戲的信息量,還讓敘事形式更為豐富有趣,比枯燥呆板的文本更容易勾起玩家主動了解歷史的欲望。游戲的成就系統還將這些收集品的搜集與閱讀設定為解鎖條件,目標的達成能讓玩家獲得滿足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結 語
游戲在多領域的應用有著廣泛的前景。游戲的娛樂特征可以提高參與者的學習動機,賦予游戲新的功能和意義,去解決軍事、教育、醫療、文化傳播等問題,有助于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行業的轉型升級,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目前游戲在我國的跨界應用中還未充分發揮它的功能,如何更好地開拓游戲的功能,仍需要設計者與游戲企業進一步地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任雪雯.關于電子游戲敘事設計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7.
[2]Emily Naul,Min Liu. Why Story Matters: A Review of Narrative in Serious Gam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20,58(3).
[3]曾祥敏,方雪悅.新聞游戲:概念、意義、功能和交互敘事規律研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8,40(01):70-77.
[4]楊麗,姚曉蘭.教育游戲中“教游相融”的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06):81-84.
作者簡介:
平靜,女,生于1999年2月,漢族,江蘇常熟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沈晴,女,生于1999年5月,漢族,江蘇常熟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動畫專業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第19批大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9C576
(江蘇大學 ?江蘇 ?鎮江 ?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