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 要:電力用戶信息收集系統是一個實現對電力用戶電力信息進行自動收集,異常監視,電力分析的系統。具備電網信息發布、分布式能源的監控、智能用電設備的信息交互等功能。功耗信息收集系統和線損管理的有效結合,可以使電力公司充分利用功耗信息收集系統的功能,對線損進行合理的統計和有效分析,并高效,準確地確定線損。雖然當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線損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筆者在加強日常線損數據的科學分析,制定相應的目標管理措施以及制定線損減少機制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線損管理;措施
前言
考慮到電力資源的特殊性,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定的功率損耗,為了保證電能質量,必須通過將功率損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來實現有效的傳輸。因此,電力公司在實際運行中必須做好線損管理,為提高線損管理水平,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已開始應用于線損管理,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改善了線損管理,而且提高了質量,減少線損。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確保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1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功能
1.1數據收集
包括客戶用電量、電流電壓、開關和設備工況、終端和電表記錄、預付費等數據和信息進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實現了供電商和用戶之間的順暢溝通和交流。在數據信息采集過程中,系統可以根據不同業務的實際需求,管理和執行相應的采集任務,并對任務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和分析統計。
1.2數據管理
全面收集用戶功耗信息可計算并分析數據信息的合理性,例如用戶功率負載、電源質量和線路損耗。當發現異常數據時,將使用自動補充采樣來使收集的數據完整而準確。
1.3定值控制
該系統通過智能電表,智能終端,直接跳閘和遠程控制信號輸出,實現對單個或一組用戶的功耗和電價等指標的遠程控制。
1.4綜合應用
該系統除了具有自動化抄表功能,預付費管理功能外,還有用電異常情況跟蹤監測功能,線損和變損情況計算分析功能,同時還具有系統時間設置及調整,系統運行監測,報表管理,密碼權限管理,檔案、通信、路由、用電設備工況管理等功能,從而實現不同業務間的數據信息共享和有效銜接。
2線路損耗的原因分析
2.1用戶信息不夠準確
由于人為錯誤,數據老化,通信數據收集系統的某些形式與用戶形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容易形成數據收集數據失真,收集效率低的現象。收集操作的重復使收集用戶通信數據變得更加困難,并且數據分析不準確,給該站的線路損耗管理計劃的建立和實施增加了很大的困難。供電統計數據注冊不準確,用戶供電變化,用電不合法等問題是影響線損數據管理真實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另外,線路的劣化,電表的劣化以及無法及時維修或更換的問題也嚴重影響了功耗信息統計和線路損耗管理計劃的建立和實施。
2.2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發生系統故障
電力信息采集系統是通過采集終端智能實時采集用戶電表數量的系統。如果電力信息采集系統存在設計缺陷或終端程序運行不穩定,通訊信號不穩定等問題,則會影響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的準確性和數據收集的完整性。另外,采集系統終端與用戶儀表之間的連接是通過485線連接的,采集終端與用戶儀表之間的連接方式和連接質量也會影響儀表的數據采集。
2.3設備過時或故障
該區域的設備主要包括用戶電能表、輸電線、變壓器或者變電箱和計量表等。由于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無法進行定期檢查,維修和定期維護,因此設備有些陳舊或損壞。設備使用性能下降,出現線路丟失,數據收集不準確或丟失。
3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線損管理措施
3.1加強日常線損數據的科學分析,實施目標管理
為了有效減少配電網的線損,電力公司就應該加大對配電網配電側以及用電側的線路損耗管理力度。因此電力企業要通過引進先進的線損收集終端、電能消耗計量等設備設施,同時還要考慮到供電區域的線損特點,合理選擇供電設備。其次要以精細化理念為指導,建立健全配電網線損管理體系。換句話說,細線損管理系統可以通過使用基于信息數據收集管理,分析計算和綜合處理的信息來確保線損信息真實,實時和準確。也可以通過將電壓除以電壓來計算線損,以實現平穩的線損管理。最終的綜合處理可以完成二次損失的減少,防電盜竊和數據統計歸納。
3.2改進收集工作的網格建設過程
加快容器外觀變化并優化網格結構。對供電半徑過長、架空線路線徑過小的臺區制定合理的配電網升級改造計劃。采用切割末端低壓用戶至鄰近臺區、分設配變、更換架空線路等方式減小線損。增設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針對功率因數較低的臺區進行合理無功補償,從而提高功率因數,提高電壓質量,進而減少電能損耗。根據線路首末端電壓判斷三相負荷是否平衡,針對三相不平衡情況比較嚴重的臺區制定線路負荷調整計劃,通過用戶落火線相位調整、原大負荷單相用戶通過增容安裝三相表、安裝三相平衡自動調整裝置等方式減小三相負荷不平衡。合理安排計量裝置的輪換計劃,每年都要對年久的計量采集裝置進行輪換,包括公變終端、集中器、無線采集器、載波采集器、智能電表、JP柜等。同時對于采集系統內監測到的采集、計量異常工單要及時處理,盡可能降低由于采集和計量異常導致的臺區線損異常概率。
3.3對于配電線路與配電變壓器實施分區的承包控制體系
配電線路和變電站的線損管理合同機制繁瑣。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結合電力公司的測量數據和理論上的線損理論計算結果,可以利用配電線路和變電站的線損監測數據確定線損管理。針對不同環境的臺區和線路,根據集中度、設施的情況好壞、地理環境差別和供電半徑等諸多條件,調節不同的管理參數。針對部分條件特別差的地方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調節與差異分析。在線損管理指標及責任人均確定之后,就應當建立恰當的線損考核控制辦法。
結語
我國的一些電力企業存在著線損管理水平較低的問題。在這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其中降低線損率是關鍵。線損率是影響電力公司生產和運營的重要因素,線損率更為復雜,但總體上還有改進的余地。在未來的線損管理發展中,期望更多的智能設備和先進技術將人員和設備緊密連接,以確保更有效的線損管理并實現電力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梅,周婷.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8(20):337.
[2] 董雪梅.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管理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6):112-113.
[3] 趙昭.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臺區線損分析平臺設計與開發[D].華北電力大學,2018.
[4] 郭蘊博.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8(18):242.
(揚州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儀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