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軟件工程相關理論和技術在現代信息化改革進程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依賴軟件工程理論和技術,因此本文著重探討軟件工程技術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運用。軟件工程開發技術覆蓋軟件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等基本流程步驟,根據系統軟件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分析結果,采用軟件工程建模方法對系統軟件的編碼過程設計與分析,因此軟件工程技術能夠科學構建系統軟件的開發模型,確定系統軟件的開發技術和需求,協助軟件應用程序的設計和開發過程。
關鍵詞:軟件工程;系統軟件開發;UML建模
引言:系統軟件主要涵蓋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語言處理系統、服務程序系統以及標準庫程序系統五種軟件類型。系統軟件開發需要遵循軟件工程相關理論中開發模型以及設計模型的相關規則,系統軟件的表現形式一般是應用程序App客戶端,與其他應用軟件不同,系統軟件需要具備系統支撐的相關功能和性能,因此系統軟件開發過程需要嚴格遵循軟件工程理論和軟件開發技術的相關標準,采用優化的開發模型和開發技術,實現系統軟件的穩定開發和應用。
1 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技術
軟件工程理論主要覆蓋軟件開發過程的規劃、可行性分析、功能與非功能需求分析、數據流程分析、系統架構設計、功能模塊編碼、系統運行與測試等多種環節[1],每個軟件工程流程環節還具備分支環節,軟件工程理論與技術覆蓋了軟件全生命周期的相關理論技術,因此需要針對系統軟件開發過程和需求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選擇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技術。軟件工程理論中對軟件開發全部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需要遵循科學性和實用性等原則設計與開發系統軟件。系統軟件開發技術主要分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開發兩大類,客戶端應用程序的開發主要采用C語言、C++語言、Java語言等高級語言編程,服務器端應用程序的開發主要采用Java語言、C#語言等[2]。軟件開發技術根據軟件工程相關開發理論,需要對系統軟件的架構實施分層設計,對視圖層、業務邏輯層以及數據管理層分別編碼,將系統軟件后端頁面連接數據庫服務器,形成三層C/S架構模式,在MVC設計模式的基礎上對系統軟件實施編碼[3]。多種軟件開發技術適用于不同類型和需求的系統軟件開發過程,在軟件工程理論的指導下,對系統軟件建設部署實施全周期管理,需要根據軟件可行性分析結果、功能需求分析結果以及非功能需求分析結果綜合規劃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過程,避免出現系統軟件維護過程中更改需求以及重新編碼等情況。
2 軟件工程技術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運用
2.1 開發模型的科學構建
根據軟件工程理論,系統軟件的開發模型主要有演化型、增量型、螺旋型等,很多企業開發系統軟件都采用敏捷開發方法,減少軟件開發成本和時間周期。系統軟件開發過程是相對復雜的,因此需要軟件開發團隊對開發模型的有效構建深入分析,采用適用于當前開發技術和開發理念的開發模型。很多軟件開發團隊在規劃設計系統軟件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開發資源和硬件設備,選擇性價比較高的開發技術和方法,保障軟件開發進度和質量的雙重提升。很多系統軟件開發模型不能滿足用戶的開發需求,因此開發團隊需要根據需求分析結果選擇科學有效地開發模型。開發模型的科學構建,需要遵循軟件工程理論,根據實際軟件開發過程的差異性和需求分析的實用性,選擇保障開發工作順利實施的開發模型。開發模型的科學構建,能夠極大地提升開發效率,保障開發質量,在用戶需求發生設計變更時,也能減少大面積編碼變更的情況,對開發流程與周期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礎,促進系統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的模型改進。綜上所述,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首先實現科學構建開發模型,為后續開發與管理工作鋪墊良好基礎。
2.2 確定系統軟件開發技術和需求
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確定系統軟件開發技術和需求。系統軟件的功能和性能會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系統運行,因此在確定系統軟件開發技術和需求時,需要根據用戶特點選擇兼容性和可拓展性最好的開發技術。對系統軟件的需求分析需要覆蓋用戶類型和用例,通過UML建模方式,將所有可能實現的用戶操作進行建模化處理,將功能需求和費功能需求分析結果進行整理,開發團隊在需求分析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明確開發技術和任務,需求分析環節越具體,后續需求變更的次數越少,減少后續維護次數,也能高效利用開發時間,實現編程代碼的精準管理。確定軟件開發技術,還需要開發團隊和程序員共同確認新技術在開發過程中的應用程度,不能因為新技術的多重優勢,忽視其對當前開發任務的偏差性,因此選擇適用于當前系統軟件開發任務的開發技術至關重要。在確定系統軟件開發需求的過程中,針對用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拓展開發需求、安全需求、數據需求等多種需求類型,需要開發團隊詳細設計需求分析環節,減少需求變更次數,需求分析比較常用的建模方式有UML建模,面對對象和服務的需求分析建模需要根據用戶類型和功能流程圖、業務流程圖的有機結合,實現系統化需求分析結果。因此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需要著重確定軟件開發技術和需求分析環節。
2.3 軟件應用程序設計與開發
軟件應用程序是系統軟件開發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編碼設計與測試完成后,將代碼封裝為應用程序,分別安裝在服務器和客戶端計算機中,針對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過程,需要采用軟件工程理論和技術,對系統軟件開發的最后步驟實施測試。軟件應用程序需要設計用戶界面、操作界面、后臺控制管理界面等內容,如果系統軟件開發為移動客戶端和后臺服務器端兩種應用程序,客戶端的應用數據需要采用數據通信等多種方式傳送回服務器端處理,因此針對軟件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需要采用軟件工程理論和技術實施規劃設計,從系統軟件的用戶界面開始,一直到后臺控制管理為止。通過對系統軟件的布局結構進行規劃和設計,在后期系統軟件運行測試過程中,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環節轉變為功能和性能測試運行,任何軟件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都需要運行測試,避免由于編碼設計的不完整性導致運行過程中出現錯誤。軟件工程技術在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運用,對軟件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是呈現系統軟件的重要步驟。
結束語
系統軟件開發需要遵循軟件工程相關理論中開發模型以及設計模型的相關規則,系統軟件的表現形式一般是應用程序App客戶端,與其他應用軟件不同,系統軟件需要具備系統支撐的相關功能和性能,因此系統軟件開發過程需要嚴格遵循軟件工程理論和軟件開發技術的相關標準,采用優化的開發模型和開發技術,實現系統軟件的穩定開發和應用。多種軟件開發技術適用于不同類型和需求的系統軟件開發過程,在軟件工程理論的指導下,對系統軟件建設部署實施全周期管理,需要根據軟件可行性分析結果、功能需求分析結果以及非功能需求分析結果綜合規劃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過程,避免出現系統軟件維護過程中更改需求以及重新編碼等情況。
參考文獻
[1]王志崗.軟件工程技術在系統軟件開發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24):41-43.
[2]王楷,謝博.基于系統軟件開發過程中軟件工程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2):57.
[3]吳金玲.軟件工程技術在計算機系統軟件開發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青年,2019(12):185+211.
作者簡介:肖元佳,1998.07,女,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武漢學院? ? 湖北? 武漢? 4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