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松
摘 要: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及各行業領域對畢業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同時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各學科之間深入融合,也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在學生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培養中,實踐教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對基于實驗技能培養的實驗室準入機制建立加強重視,并通過實驗教學開放管理系統的完善,使教學和科研實現有機融合。本文就實驗室開放機制的基本流程進行分析,并對基于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驗室準入機制構建,以及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科研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實驗室準入機制;開放機制;教學科研一體化
一、實驗室準入開放機制基本流程概述
目前以往的正常實驗教學通過實驗室開放系統的運用,將采取開放式服務,并將開放自主教科研實驗和課程內實驗,同時能夠為學生提供自主實驗預約。教師根據基本理論課開展實驗教學時,結合理論課程進度對相應的實驗內容及實驗時間進行安排,學生也可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對相應的課程實驗時間進行選擇。同時學生采取在線提交實驗報告,教師也可采用在線批改。針對自主教科研實驗項目,學生可根據自身對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利用課余時間對實驗室進行預約,并可在實驗過程中,與指導教師針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溝通。另外在相對自由和寬松的情況下,能夠確保學生人數與實驗設備之間能夠實現最優化分配,使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得以有效激發[1]。
二、基于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驗室準入機制構建
(一)實驗技能階梯式訓練和考核機制建立
扎實的實驗技能是學生開展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的基礎 和保障,為此我們創建了新型的實驗技能階梯式訓練及等級考核體系。針對專業特點,設置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實驗素養等方面進 行階梯式培訓和考核,通過理論教學、實驗操作、仿真訓練等途徑,開展實驗技能訓練,在此基礎上釆取現場操作、口試、筆試等多指標綜合評價體系進行考核[2]。
(二)技能考核與實驗室準入對應機制建立
基于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對實驗室準入制度加強建立和推行,學生進行實驗室需要通過相應的實驗技能考核,通過考核后,學生才能進入導師的實驗室參與相關的科研活動,同時在教師基本考核內容中也應將科研實驗室開展實驗教學納入其中。通過實驗室準入機制的建立,能夠為學生提供參與課外科研活動的機會,并對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起到有效促進作用,使教師與學生、教學與科研之間全方位、多層次的有效結合得以實現,并促進良性循環的形成,使教學有效性提高目的得以實現。
三、教學科研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一)信息化共享平臺統一和建立
基于實驗室準入及開放機制,對實驗教學中心網絡資源平臺進行建立和完善,實現實驗教學、實驗資源的智能化和網絡化管理,在網絡平臺上發布實驗室的相關教學內容、基本信息等,使協調管理及統籌安排得以實現,能夠利用平臺實現網上實驗指導、實驗預習、實驗預約、成績査詢、資源下載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同時教師也可利用通過網絡實現在線管理,并加強師生互動,使教學資源、儀器設備共享實現最大化,使教學工作效率和學生受益面大幅度增加[3]。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實驗教學體系
在傳統實驗教學中,通常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實驗內容大多針對理論驗論,而缺乏創新,對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及思維開拓造成制約和影響。因此需要對實驗教學方式進行改善進,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科研過程的演示,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加強培養,對科學的教學模式,以及從基礎訓練、綜合應用再到創新研究的遞進式實驗課程體系進行建立,其中基礎型實驗主要適合于低年級學生,對其基礎實驗技能加強培養;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主要適用于二、三年級學生,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加強培養;研究性實驗主要適用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使其科研和創新能力有效提高。
(三)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長效機制創建
通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使其追求真知、崇尚科學意識不斷增強,并在創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應對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創新和改革,對創新性實驗立項資助體系進行構建,使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學生科研專項基金進行設計,通過本科生科研導師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實驗室開放等措施的實施,使學生的創新教育計劃通過項目予以帶動,并對指導教師及學生的激勵機制予以建立,使師生雙向良性互動、主動參與以及創新教育的良好教學氛圍得以實現[4]。
(四)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競賽管理機制建立
通過學科競賽的運用,能夠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培養,使社會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同時通過各類學科競賽的定期組織,能夠為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鍛煉和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需要促進學生積極參加校外各種學科競賽,從而使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訓的實踐教學目的得以實現。
四、結束語
基于實驗室準入和開放機制,通過教學科研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構建,能夠使學生參與實驗積極性有效提高,同時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加強培養。現階段高校開放實驗室模式仍處于初級實踐探索階段,還需要對實驗室開放和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加強是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進行有效改進和優化,并且此模式能夠在高校未來實驗室管理及發展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王銀杰, 王林. 基于開放實驗室的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8, 000(011):30-31.
[2]陸紫生, 王如竹, 柯霞,等. 開放高校科研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8, 37(09):293-297.
[3]黎昂, 曾利軍. 基于開放實驗室的大學生創新項目教學和實踐研究[J]. 現代鹽化工, 2018, 045(001):P.114-115.
[4]時飛. 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的開放實驗室管理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8, v.17(24):263-264.
課題名稱? 基于多方協同育人的智能制造工程教學體系的研究
課題號? 2019JGZ154.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