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摘 要:當前,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也不斷加快,而在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因此,為了讓兩者保持協調一致的發展步伐,有必要對旅游產業和生態文明城市耦合關系進行研究。本文基于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城市兩大主題,分別從旅游與城市經濟耦合協調、旅游與城市文化耦合協調、旅游與城市社會耦合協調、旅游與城市生態耦合協調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并據此提出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城市協調發展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旅游產業;生態文明城市;耦合關系;協調發展
引言:
城市生態文明不僅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發展目標。為了更好地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需要引導城市旅游業和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不能簡單地把兩者割裂開來單獨談發展。在旅游業的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經濟利益,忽視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要以生態文明為核心打造生態旅游;城市發展要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理念,創建生態文明城市,兩者共同努力,攜手一致打造生態旅游,促進兩者相互協調發展。
一、耦合理論及相關概述
耦合這個概念是一個物理學中的專業術語,它是指多個系統之間趨向于協同一致的現象,并且這兩個系統之間存在著交互關系,同時,兩個系統又可以分別由若干個子系統構成,各子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對大系統之間相互促進、協調的動態關系,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1]。
近幾年,旅游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不斷發展,隸屬于第三產業,對于當前經濟及城市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地,生態文明城市這個概念也是近年來興起的,由于國家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加大對城市生態建設的力度,進而提出打造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創建生態文明美好的城市。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城市的發展可以用耦合關系來解釋,旅游產業在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城市生態文化的傳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推進城市生態建設,進而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而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又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機遇,注入活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二、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城市耦合關系及協調發展分析
(一)旅游與城市經濟耦合協調
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經濟的發展[2]。第一,旅游產業的關聯性、綜合型很強,從小的方面來說,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周邊住宿、交通、飯店的發展,從大的方面來看,可以刺激一個城市人流量增多,經濟收入增加,進一步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第二,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產業前往集聚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產生綜合性效益,進一步促進城市產業發展方式的生態化轉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轉型。第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日益得到保障,人們開始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生活享受,人們外出旅游需求不斷增加,許多城市人群更趨向于鄉村旅游,體驗生活,通過城市與農村的交匯,有利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城市空間結構均衡化發展。
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生態文明城市為旅游發展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各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多種服務功能。首先,生態文明城市有著便利的交通道路,特色的民俗文化,完美的城市形象,豐富的旅游資源文化等多種優勢,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其次,生態文明城市能夠吸引其他產業相繼集聚,從而吸引更多人才,整合更多優勢資源,充分發揮出生態文明城市的競爭作用。最后,生態文明城市中人群龐大,居民本身也是城市文化旅游的強大客源,也是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同時,生態文明城市樹立的良好環境形象也吸引了外地大量客源旅游,旅游人數進一步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二)旅游與城市文化耦合協調
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城市文化的發展。首先,旅游產業的發展挖掘了當地的文化資源,讓人們認識到文化的優勢作用,促使人們主動地發展當地文化、保護傳統文化,創新城市文化。其次,依托旅游產業,將城市居民科學、文化、歷史融入到旅游文化的宣傳介紹中,進一步傳播了城市文化。另外,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了解到當地的文化,游客們通過相互交流傳播,進而進一步擴散了城市文化,促進了城市文化的發展[3]。
生態文明城市的文化對于旅游產業中的文化內涵發展方面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城市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跡、科教藝術等文化資源為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文化支撐,豐富的旅游活動內容和旅游商品提供基礎和靈魂。另一方面,生態文明城市文化水平體現了一個城市文明的發展程度和歷史文化底蘊,指導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城市文化旅游“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三)旅游與城市社會耦合協調
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城市社會的發展。旅游是一種涉及廣、全方位、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它不僅可以加快促進經濟發展,還推動著城市居民就業、醫療教育水平、居民素質等多方面發展,對社會的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旅游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其發展水平在服務業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旅游產業的發展給城市居民帶來了很多機會,旅游業的興旺發展,吸引了大量人流,居民們可以借助游客開展更多的社會活動,進一步為當地旅游城市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提高旅游城市居民收入,緩解居民社會壓力,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其次,旅游產業是服務產業,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促進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完善城市居民醫療、教育、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給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最后,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城市文化無形之中擴散,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聯網的宣傳等多種途徑,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城市社會的發展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生態文明城市有著完好的基礎設施,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醫療條件優越,教育資源豐富,就業機會廣闊等多重保障,因而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高層次人才、高技術企業等前來發展,促進知識、人才、技術等進一步交流,進而推動城市發展,從而為旅游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旅游。
(四)旅游與城市生態耦合協調
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改善生態文明城市的環境,有利于保護生態資源,進而構建生態文明城市。首先,旅游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一種,隸屬于服務業,主要注重人的精神感受、精神文化旅游,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小,因此有利于對城市生態的保護[4]。其次,在旅游的發展過程中,旅游景點本身就是以生態資源作為基礎條件,進而打造生態旅游。因此,旅游業在開發過程中會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綠化種植,加強綜合治理,針對污染有效防治,創造一個既具有視覺美又具有生態美的旅游寶地,促進了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
隨著城市生態文明的大力建設,人們對于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有了足夠的認識。居民的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高,居民們自覺地踐行綠色出游方式,不亂扔垃圾,不制造污染源,共同建設美化環境。同時,生態文明城市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交通道路、公園景點、環境衛生、民俗文化等設施不斷建設,也為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三、旅游產業與城市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建議
(一)轉變旅游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
在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上,以發展第三產業為重點,加強第三產業的資金投入比例,加大建設力度;加強城市的綠化建設,多植樹種草,減少土地硬化面積,打造生態文明城市;合理設置城市布局,規劃人口分布,建設宜居城市。同時,對于先進企業、先進技術、先進人才要積極引進,加強合作,吸取借鑒相關經驗,并立足于城市實際,充分運用發展積極力量;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業,促進特色文化的交流傳播。借助互聯網、電視廣播等平臺,加強對旅游業的宣傳,吸引更多游客;綜合防治污染,重視生態環境治理,有效提出解決性措施,建設生態文明美好城市。
(二)創新驅動發展活力,適度健康發展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旅游業的發展才能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過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以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是萬不可取的,這樣只會切斷企業長期發展的后路。因此,企業要轉變傳統觀念,改善發展模式,應不斷適應新變化,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以保護生態為目的,以保護環境為目標,通過實現資源整合,經濟協調、綠色、循環發展,保持經濟適度健康發展,增強積極發展的活力。
(三)加強生態保護建設,增強生態意識
近年來,國家、政府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生態建設的力度,因此,在全社會不斷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加強人們生態意識的提升。這要求各企業要重視生態建設,合理開發資源,落實低碳生產。在城市建設管理中,居民要樹立生態保護意識,自覺愛護管理城市,從身邊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廢棄物等,為共同構建生態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在出行、食宿等各方面,倡導低碳出行,合理消費,適度舍取,人人爭做一個文明的生態旅游者。
(四)構建和諧發展模式,協調城市發展
目前,旅游業快速發展,城市綜合治理建設也在不斷加強,因此,要把握好旅游業發展與城市治理的關系,應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核心,統籌兼顧,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全面協調城市各方面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積極構建城市發展體系,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體系和優化配置的資源保障體系,科學發展布局城市。以循環經濟為產業發展的主導方向,以生態產業為支撐,建設生態經濟城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建成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文明城市。
四、結束語
總之,伴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要把握好兩者緊密的關系,認識到其中的相關性。因此,兩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談發展,要注重協調推進,統籌綜合治理,共同促進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與城市旅游業的發展。首先,在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適應新發展趨勢,注意轉變傳統的旅游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其次,以創新驅動發展,適度保持健康發展;再次,加強生態保護建設,增強生態意識;最后,構建和諧發展模式,協調城市發展,共建生態文明美好城市。
參考文獻:
[1]姚雪梅.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城市耦合關系及協調發展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8,No.591(01):126.
[2]艾芷欣.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業發展的耦合關系[J].品牌研究,2020,000(010):P.14-15.
[3]孫鈺,姜寧寧,崔寅.京津冀生態文明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的時序與空間演變[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0,030(002):138-147.
[4]陸保一,明慶忠,郭向陽,等.云南省旅游產業與生態文明建設耦合協調度時空差異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034(003):391-396.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