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
摘 要: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也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帶動了種植業的發展,當前,隨著農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以特色林果業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的發展,林果業已逐漸成為農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但在果樹栽培管理中卻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地區由于急于發展果樹業,對一些引種品種缺乏引種實驗就開始大面積種植,不科學施用化肥;大量施用殺蟲劑在消滅害蟲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天敵昆蟲,有的果園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采收時仍然施用劇毒殺蟲劑等安全問題。
關鍵詞:果樹種植;施肥技術;注意事項
引言
近年來伴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以日益提升,對于水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為了保證水果的充足供應,滿足人們在水果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應當進一步加強果樹栽培技術研究,提高果樹栽培技術水平,擴大水果栽培面積,同時還要將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充分落到實處,做好果樹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這樣才能為提高水果產量與品質提供保障,確保水果的充足供應,保證水果健康與安全。而且擴大果樹栽培,還能有效增加果農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所以,在水果栽培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果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為水果種植產業提供強有利的支撐,推動果樹種子產業持續穩步發展。
1當前我國果樹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1)地理位置不合理。自然氣候、地形地貌、土壤土質是果樹生長的重要硬性影響因素,不同果樹對于日照時長、降水需求、季風氣候等因素都有特定的要求,而土壤是果樹生長的重要基礎,不同的土壤類型適合不同的果樹種植。當前果樹種植中的地理位置選擇對于果樹的品質生長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很多種植戶對于果樹只關注土地是否肥沃,對于其他問題則關注較少,這樣很容易導致果樹種植后期營養成分不均衡,果樹生長慢、結果質量低,且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降低種植戶的經濟收益。2)栽培管理不科學。果樹種植后的栽培管理十分重要,要為果樹提供生長必須的養分成分以及充足的水分和日照。但是在栽培管理階段,我國的果果樹種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尤其在肥料的使用過程中還較為粗獷,很多種植戶對化肥認識不足,使用不合理,不僅嚴重浪費了化肥資源,增加了經濟支出,同時可能造成土壤結塊,對結果造成不利,連續不科學使用化肥還會對果樹的長期生長造成影響。很多種植戶單憑自身的種植經驗進行施肥、澆水,沒有秉承科學的種植方案,因此降低了果樹種植和成果效率。3)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到位。病蟲害是影響果品的重要環節,加強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種植戶的果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但是很多種植戶對于病蟲害防治缺乏正確的認識,同時當前人們對于綠色種植以及生態化的果樹需求量逐漸增大,傳統的防治方法并不符合市場需求,因此種植戶在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選擇上,要根據當前市場變化進行調整,盡可能采用多元化綜合治理方式,提高防治效率、降低成本輸出,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2果樹種植和施肥技術的注意事項
2.1合理布設
果樹微滴灌技術的應用在鋪設管道方面一般是在2行果樹之間鋪設1根支管,且每間隔0.5m配置1個滴頭,滴頭滴水速度控制在4L/h。如果是密植的果園一般需要在果樹前后0.5m處安裝1個滴頭。對于未結果的果樹需要在樹兩側1m處各安裝1個滴頭,已經結果的果樹四周都需要安裝1個滴頭。對于較大的果樹、黏性土質可根據條件增加滴頭數量。果樹開花前滴灌1次,每棵果樹的用水量約為0.03m3;在開花期間滴灌1次,每棵用水量≤0.2m3;果實膨大期滴灌1次,每棵約0.02m3;成熟期滴灌1次,每棵約0.03m3。
2.2嚴格把控果樹的品種
首先,作為林果業種植的關鍵內容,果樹的品種是否優質對于林果業質量與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嚴格把控前期的選種階段,選擇更加優質且成活率較高的品種,從而保證林果業的質量與產量。一方面,林果業種植中的選種工作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掌握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挑選符合市場要求的果樹品種。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愈加關注自己的生活水平,因此,對果樹品種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所以,這就需要果樹的品種選擇工作緊跟市場的變化,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另一方面,成活率是林果業種植中需要嚴格保證的,因此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對果樹的生長環境進行嚴格把控,避免因為在果樹的栽培過程中出現不適宜的環境對果樹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導致成活率低,影響果樹作物產量的降低,從而影響經營效益,降低收入。最后,林果業經營需要建立品牌,通過品牌的建立,生產優質產品,以市場為主導,滿足市場所需,提高自身知名度,從而可以提高果農經營收益,促進林果業穩定發展。
2.3套袋技術
首先要注重套帶技術的運用,套袋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果樹產量,減少惡劣天氣以及鳥類昆蟲的傷害,還能有效避免采摘以及生長過程中的物理碰撞損傷。種植戶在采用套袋技術時,要注重套袋的厚度與質量,以免后期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反而增加成本。
2.4提高苗木自身抵抗力
種植戶不僅要注重果蔬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同時也要增強苗木自身的抵抗力,并為苗木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首先在選擇果樹的前期一定要對果樹進行檢驗檢疫,盡量選擇優質苗木,避免亞健康苗木進入栽培區域,同時在種植之前也要對果樹苗木進行病蟲害檢查,避免傳染性病蟲害擴散。果樹品種要盡可能選擇抗旱、抗病種類,并在種植后對果園進行科學灌溉除、草以及施肥,定期為果樹根部土壤進行松土,為果樹根系提供更多的空氣流通環境,減少潮濕,并對果樹多余枝條進行修剪。
2.5果樹越冬防寒處理
凍霜前對果樹進行防凍處理,通過修筑防寒埂、綁草把和灌封凍水,使樹根下部更好抵御冷空氣的奇跡,在樹干高位進行涂白,不僅可以有效消滅越冬蟲害和病菌,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生情況,而且還可以有效反射太陽光,防治樹干因溫度驟然上升造成傷害。對于果樹幼苗有溫熱水稀釋保水劑進行涂條防凍處理。寒富豐產栽培技術對于提高我國產量和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技術在推廣過程中,應當借助當下信息化網路技術,建立寒富栽培技術推廣站,將種植和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有效結合,培養和組建栽培技術專業人才,為果農解決各類種植技術問題,防止果農“問錯醫用錯藥”。在病蟲害高發期,技術團隊要深入田間地頭為對果農提供切實有效的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減少果農的損失,形成穩定的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系統,對種植產業施行統一的現代化管理,提高我國種植業整體水平,為社會提供更高品質的果品,有效解決農村就業問題,充分發揮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潛能,最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
結語
總之,果樹栽培技術在林果業種植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果樹產品的質量與產量,對于林果業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需要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嚴格把控果樹的品種,注重控制果品的生長環境,嚴格觀察和調控果樹生長周期,從而有效地提高果樹產品的產量且保證質量。同時,果樹栽培技術的創新應用也是有必要的,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也要做好先進技術的推廣工作,提高果農應用先進技術的意識。此外,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使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瑞香.新時期背景下果樹栽培與病蟲害防治的技術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40(3):89-90.
[2]王改枝.果樹園藝技術與果樹營養診斷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20(16):63.
(朝陽市龍城區聯合鎮林業站?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