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44)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時期,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否持續發揮其在緩解我國就業壓力,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還有待商榷。所以,我們在享受因中小企業發展而帶來巨大社會效益的同時,更應該想到要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在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歷程中,也曾進入過發展瓶頸時期,但其中融資難、貴的問題可是說是一直影響著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以江西省為例,《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2017-2018)》中江西省在全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在中游區,省內的中小企業對江西省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但融資問題一直制約著中小企業發展,所以要想提高江西省經濟綜合競爭力,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入手不失為提高江西省經濟綜合競爭力的一計良策。
中小企業沒有明確的標明或者認證,在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的定義可以是定性和定量的。質量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和行業現狀。數量指標主要包括員工人數,實收資本,總資產等。中國對中小企業的定義相對簡單。它認為,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立的企業,員工規模和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包括中型企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
融資即資金融通,其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講融資主要是指企業實現資金的融入。廣義上的融資是資金供給者融出資金和資金需求者融入資金。本文擬從狹義的視角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1.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內源融資
在中國,中小企業整個運作過程中所需的大部分資金來自公司成立時的初始資本投資,以及中后期的資金積累,而積累機制積累能力較弱,所以一直呈現出資金短缺的狀態;其次,它來自銀行貸款。銀行貸款門檻很高,有很多限制;再后面是通過集資、民間借貸等其他渠道進行融資。依靠內源融資的企業雖有較大的資金自由使用度,但資金數額明顯受到限制,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2.經營風險高,很難吸引外來投資
據有關機構調查統計,我國中小企業有1/3以上會在三年之內關閉,平均壽命僅為2.5年,生存經營期如此之短,投資或者貸款收不回來的風險就很高。與此同時,中小企業財務不規范、多種業務趨向避稅而造成公私戶混淆、民間借貸沒有成熟的征信體系而造成違約成本低等都增大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因此,很多投資者或者貸款者會將中小企業從目標對象中排除。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政策,大力推動經濟發展,中小企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創造的價值得到進一步體現。2019年1-5月,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936.7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高出3.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01.7億元,同比增長20%。中小企業創造的價值正在增長,它在工業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規模越來越大的中小企業為促進就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截至2019年5月,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數量已達到11,514家,并且一直在增加。中小企業數量非常龐大,在振興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根據2018年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江西省圍繞支持包括民營和小微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發展展開了一系列貸款工作,截至10月底,全省本外幣貸款余額超過3萬億元,達到30143億元。雖然中小企業融資情況已經優化很多,但總的來說融資形勢仍然很嚴重。截至9月底,全省小微企業數量為58.6萬戶,同比增長21.1%;貸款余額3145億元,同比增長14.6%①,但貸款增速明顯低于中小企業。江西省中小企業資金存在著較大的缺口,總體融資現狀亟待改善。
江西省中小企業大多規模小,有很多是家族式經營。管理階層知識能力的缺乏影響了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而且中小企業規模小,平臺低,更加不能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如此循環,中小企業很難在經營管理上尋求發展突破。除此之外,小規模生產很難獲得規模效應,再加上原材料、勞動成本的上升和經濟市場的不景氣,近幾年來,江西省中小企業的發展十分艱難,獲得凈利潤上的增長更是難上加難。而且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知識和信用觀念十分淡薄,賬目混亂,錯賬假賬屢見不鮮,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信用非常低。
金融機構因素主要體現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管理機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江西省中小企業貸款。銀行在給企業提供貸款時,要對不同企業進行不同級別的評估,中小企業披露的信息少且盈利能力弱,銀行也是盈利機構,自然是不愿意給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因為貸款給中小企業承擔的風險相比大企業來說大很多,而且大型企業往往能為銀行帶來大額貸款,同時有著風險低的優勢,在此種對比之下,銀行選擇哪種企業就顯而易見了。
在中國,資本市場的不發達,缺乏有效的擔保機制和其他融資平臺使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推動高效有力的資本融資對接平臺,加快各中小企業進駐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步伐。
而且,就江西省而言,江西省的資本市場很不發達,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建設多層級資本市場。從中小企業的角度來看,江西省中小企業因其規模和盈利能力很難上市,所以很難從股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在證券市場上,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法律的保護體系并不夠,對于江西省中小企業來說,在證券市場的發行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實現發行要求非常困難。
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政府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了很多的方案來促進經濟的蓬勃發展。江西省政府著力優化各方面生產資料配置,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戰果。
但是,從促進企業發展方面來說,曾經的江西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將重心放在大型企業,而忽視了中小企業的價值,在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方面力度并不大,特別是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江西省政府做得并不夠。2018年,江西省政府主要從豐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組織體系,促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全面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等多個方面來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問題,但政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小企業自身融資水平的提高,并沒有從外部融資給予中小企業更多、更大的支持。
為擺脫融資困難,江西省中小企業必須從提高融資能力入手。如何穩步提升業績、規范內部管理、逐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各中小企業對于這種需求還是要非常強烈的。
首先,各中小企業應該建立并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比如采用很多大型或成熟的企業都在使用的一套管理方法,全面的預算管理,確保公司內的所有員工,所有部門和所有工作都圍繞主線進行,從而實現目標。其次,江西省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財務管理設置,多多引進財務管理人才,并定期對這些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做賬方面,不做假賬,盡量避免錯賬的發生,將完善財務會計制度做到實處。最后,江西省各中小企業應該誠信經營,積極主動地向大型企業學習經營理念,努力擁有良好商譽,嚴格遵守各方面的規定。同時,企業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向利益相關者披露公司的財務信息,改善潛在投資者和企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增強潛在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當下,完善金融機構機制和體系對于整個金融市場而言是簡化中小企業貸款的程序,不斷創新與中小企業特點相適應的金融機構和產品。如今快速發展的保理公司以應收賬款融資為理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急需資金的問題。從外源融資角度來看,完善金融機構機制和體系十分重要,在這個方面,銀行應當做好表率。江西省各銀行應該考慮到各中小企業的發展特點和發展模式,對不同時期的企業推出不同的方案。
中國農業銀行在當前背景下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推出了符合中小企業的惠農貸款,門檻低,辦理程序簡單,憑個人信用就可獲得小額貸款。這符合了中小企業貸款周期短,所需資金少但需求數量多且急的特點,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
大力推動中國多層級資本市場建設,加快中小企業進駐資本市場的步伐,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氛圍,需要來自各方的幫助。江西省中小企業因其規模小,盈利能力弱等原因要想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非常困難,要想達到上市要求,通過上市進行融資更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從股票市場上獲得融資行不通。江西省應加快建立和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推動建設高效有力的資本融資對接平臺,從資本市場這個渠道中探索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方式,這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江西省政府應該充分發揮“有形的手”作用,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以適宜的政策、有效的監管、改革和擴大開放相結合的方式來應對中小企業融資帶來的挑戰。
一方面,政府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又或者是提供一些補助來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例如設立專門的基金會選擇發展潛力巨大的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投資對象;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推動金融機構貸款機制的改革,降低門檻,簡化程序,建立金融機構績效考核與中小企業信貸金額、數量相關聯的激勵機制,同時,要加快中小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政策的實施。政府要不斷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健全,搭建并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機制,協調各方面,在財政、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本文以江西省中小企業融資為例,對其融資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改善江西省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與建議。由此反映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本文從企業自身、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地方政府和信用擔保機制五方面探究了江西省中小企業融資難、貴的原因,并針對這五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夠對改善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有所幫助,激發出中小企業緩解我國就業壓力,提供經濟增長新動力,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注釋:
① 張智富.江西省小微客戶融資需求[J].中國日報網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