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霞
(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從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得出,從全國范圍來看,廣東省總人口最多,緊隨其后的是山東省;而山東省是 65 歲及 65 歲以上人口數最多的一個省份。除此之外,按65歲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大小進行排序,其中重慶比重最高,而山東省在全國各省市范圍內占第七位,這一比例山東省的要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出 0.97 個百分點,最后西藏比重最小。
1.老年系數及增長率
若一個國家 65 歲及 65 歲以上人口占該社會總人口的比重大于 7%,則稱該社會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系數即又稱老年人口比重或老年人口比例,在本文研究的問題是研究山東省老齡人口所占的比重。這是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選取山東省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析。
2.撫養比
撫養比又稱撫養系數,是指在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之比,該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齡化水平。人口撫養比越大,表明勞動力人均承擔的老齡人口數增多,負擔越重,當然,人口老齡化嚴重一定程度上也會體現出撫養比的上升,所以撫養比也是老齡化社會中關注的重點。
1.老齡化速度快
在 1995 年就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山東省,是我國一個人口大省。根據國家數據可得,從2002年到2006年山東省總人口增加227萬人,年均增長率為0.5%,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 1.53%;從 2007 年到 2012 年山東省總人口增加了 318 萬人,年均增長率為 0.67%,而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 0.35%;從2013年到2017年山東省總人口增加了 273 萬人,年均增長率為 0.56%,而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4.19%。從這三個時間段作對比,三個時間段總人口年均增長率相差不大。雖然第二個階段較第一個階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有所下降,但是打三個階段年均增長率上升幅度較大,老齡化速度快。
2.“空巢老人”數量顯著增加
由于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傾向于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因此青壯年選擇去發展好的城市尋找更多的就業機會或者去外地讀書,他們留在家鄉的時間很少,所以老年人的數量明顯增加,空巢現象比較嚴重,其中農村最為明顯。隨著老年人的壽命逐漸延長,相應的空巢期也增加。由數據了解到,截止到 2015 年,山東省空巢老人數量達 692 萬人,占山東省老年人口數量的 36%。而到 2018 年,山東省 40%的老年人空巢,且據估計到 2020 年空巢老人數量將高達千萬人。可見,“空巢老人”數量顯著增加。
一方面,從儲蓄率來說,它是影響消費結構的一個中間變量,而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中各個種類影響各不相同,并且有些會刺激有關產業的發展。
首先從儲蓄率方面進行分析,影響高儲蓄率的原因有很多,如市場經濟的發達程度,家庭消費觀念還有家庭的購買力大小,還有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其中 Leff 通過對74個國家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人口年齡結構是影響儲蓄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然后從刺激有關產業方面分析,社會制度的發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就業情況改善,收入增加,老年人的儲蓄增加,進而可支配的現金增多,會增加人們想購物的欲望,從而會促進消費,然而不同年齡的人對購物對象有不同的要求,進而消費需求不同導致消費結構不同。隨著 65 歲以上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各項身體素質下降,當生病時,需要較好的醫療保健服務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心智以及三觀都比較成熟,所以他們大多用來滿足精神方面的需要,比如閱讀報刊書刊等。老年人追求穩定的生活水平,一般會選擇定居,對居住方面影響會出現較小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經濟發展的狀況。即通過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相應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外稱之為“銀發產業”相當于國內的老齡產業,它是根據老年人的愛好需求以及基本的生活需求產生的,如學習、娛樂旅游還有老年醫療以及護理服務業等。既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同時使課余時間過的更有意義,提高對生活的興趣,提供特殊性的服務。因為老年人對交通、護理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比較大,從而會促進交通業、教育文化休閑教育事業以及醫療的發展,繼續完善醫療保健服務。
近幾年,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青年人之間的差距較大,從而消費支出結構會發生變化。在交通通信方面,由于老齡人口的增加,考慮到他們的安全問題,他們自己開車的人數逐漸減少,因此對交通需求增多,比如可以通過公交和出租車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他們對智能的通訊設備了解不足,所以需要一些通訊渠道滿足通訊的需求。除此之外,老年人青睞在節假日外出觀光,私家車以及外出旅行的次數顯著增加。在教育文化娛樂方面,國內生產總值逐年增長,人們追求高質量的生活,生活方式由原來的滿足于基本生活需求到追求享受型的生活。如一些在社會上失業的閑暇老年人不愿過著閑散的生活,這一部分老年人也許會通過大量閱讀報刊書籍等方式來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樂趣,陶冶情操,另外一個原因,由于老年人的身體不如年輕時靈活,社交比較窄,因而他們對社會有關的娛樂消費方式追求沒有文化消費需求高,因此,老年人對文化方面的需求較高,且相比之下他們對社會上比較激烈型的娛樂方式追求較少。在醫療保健方面,老年人進入晚年,愈來愈多的老年人需要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長期護工。雖然我國為發展中國家,最近我國國家的醫療保健制度正在逐漸完善,覆蓋面逐漸變廣,國家人員、事業單位、軍人等享有較好的待遇,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漸嚴重,醫療保健支出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演變趨勢進行演變,醫療保健支出會不斷增加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在生活用品及服務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溫飽問題早已解決,追求的是更高層 次的精神享受,且要求更高層次的生活質量,家庭設備等生活用品更新換代的頻率增加。即在這方面的消費支出呈上升的趨勢。在食品煙酒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注重生活質量,在食品的方面會格外注意,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在購買食品方面會提高自己的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較多老年人會出現三高等狀況,所以專注于營養、糖分較少的食品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對其他一些食品需求較少,總體上來說食品支出相對減少。老年人中的男性多注重自己的身體,意識到煙酒帶來的身體危害,較多老年人選擇戒掉煙酒,即煙酒支出相對于成年人支出減少。老年人在年輕是就已經購買房子,或許在退休之前就已經將房貸付清,更沒有必要再去買新的房子居住比較穩定,即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居住消費支出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在衣著方面,老齡人比較理性,跟隨時髦的人較少,更新衣服沒有那么即時,對衣服的要求不高,所以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衣著消費支出變少,受人口老齡化影響較小。對于其他服務用品及服務方面,老年人可能需要家庭保姆等,這對老年人護理服務還有家政服務業都有可能產生影響。
積極應對老齡化,通過建立互助養老模式,營造一種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首先,政府給予鼓勵,將國家資金、社會組織、醫療保健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種力量集中起來共同推動社會養老保障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通過這種新型模式的建立,繼續保持中國養老孝老的傳統美德,使社會更加和諧融洽。通過建立互助養老這種全新的養老模式,由低齡健康老人向高齡體弱獨居或者空巢老人給予幫助,實現家庭、家族、鄰里和社會成員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當今社會,不管是少年還是青年人都追求文化素養的提升,老年人也如此,倡導文化養老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政府應該大力宣傳文化養老的理念,讓老年人形成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的意識,讓老年人積極參與進來,成為社會文化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再次,可以建立老年繼續學習的場所,如老年大學等,可以鼓舞退休有閑暇時間的老人繼續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最后,老年人舉辦唱歌跳舞的比賽活動,唱歌既能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記歌詞又能使老年人的大腦得以運轉,避免相關疾病的發生;跳舞可以活動老年人的筋骨,增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豐富生活方式。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進入成熟定型階段,但是當前社會保障領域發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所以要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
首先要繼續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因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需要較好的醫療保健設施對他們進行醫治。所以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健支出影響較大,當然在促進了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的同時,也要提高醫療水平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次將政府與市場這兩只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結合起來共同發揮作用,將社會保障制度與市場機制更好的結合起來。再次建立完整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使國家和社會人員以及殘疾人員都能享受到社會養老的服務。當然在此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繼續提供更好的社區服務等。通過以上幾點,逐漸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可持續性,使人口老齡化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在國內,隨著老齡人口增多,老年人生活要求增多,所需要的消費類型增多,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結構的改變。老年人與其他人群相比思想成熟,消費觀念,價值、觀念不一樣,他們對食品、衣著、醫療保健服務、文化娛樂、交通設施等的需求與其他年齡階段也有一系列的不同特點。一般而言,他們對休閑娛樂與醫療保健要求比較高,這就對消費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口老齡化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山東省的經濟發展。但是也要恰當的處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