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

90歲的于漪從事教育事業已近67年。她長期躬耕于中學語文教學事業,堅持教文育人,推動“人文性”寫入全國《語文課程標準》。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撰寫數百萬字教育著述,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采納,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于老師曾說出“師愛超越親子之愛”這樣的話,她說:“學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學生都是你的兒女。”而她在以后教學工作的60余年里,用切身行動證明著此話無半點虛假。于老師愿意踏踏實實將自己的歲月奉獻給三尺講臺,她的人生教學是在用生命唱歌,用上課的質量來影響孩子生命的質量。于老師會為了一堂完美的語文課,用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應,砥礪前行,以致一位青年老師從1976年開始,聽了3000節于老師的課,都沒有發現她上課有過任何重復的內容,哪怕是一篇課文教第二遍、第三遍,都沒有重樣。
于漪是教育界的“明星”,她家三代六口全部是教育工作者,回首于漪的一生,從來沒有間斷過和艱難困苦作斗爭,旁人說她有一種忍辱負重、舉重若輕的本事,于漪自己解釋道,那是因為她想自己少一點,想學生想他人多一點。1947年,于漪離開家鄉江蘇鎮江,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曹孚、周予同等著名教授的治學精神,滋養了于漪深厚的學識基礎,求學時代這些大家名師的身教垂范,沉淀了她血液中深厚的傳統文化品格。于漪說:“我真是有幸碰到了許許多多的好的老師,使得我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對歷史、對自然,從懵懵懂懂、毫無認識到慢慢地知曉。回想到求學的經歷,我真是一個幸運兒,所以我工作以后一直是帶著感恩的心。”
1978年,中華大地百廢待興,中學語文課堂猶如一塊干裂的土地,于漪的一批教學實錄、教學磁帶橫空出世。根據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于漪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中學語文教學探索》《中學語文備課手冊》等多部著作。截至上個世紀80年代,教育界還沒有一個人系統完整地研究過教師學,而于漪把這個課題攬在了心里,她完成了兩本教師學著作——《現代教師發展叢書》和《現代教師學概論》,教育部將它們作為全國教師教育的培訓教材,《現代教師學概論》成為中國第一部研究現代教師學的理論著作。
2002年,于漪退休了,雖然離開了一線講臺,但她仍然心系教育事業,她把自己的晚年時光又無償地奉獻給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師。如今90歲的于漪,仍在為培養青年教師奔忙著……
“我說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我一輩子都在學,不斷地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于漪說,“我不斷地反思,我一輩子上的課,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學生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