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貴州省人民政府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1月15日開幕,省長諶貽琴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一年來,貴州較好完成了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了良好氛圍,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2020年,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
2020年貴州省政府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20年,貴州將堅持規劃引領,適應當前交通新格局和區域發展新形勢,完善新型城鎮化格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加速集聚,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支持貴陽市做強實體經濟、做大城市規模,發揮輻射作用,確保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試運行,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把貴州省城鎮化的“龍頭”舞起來。
同時,積極推進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支持貴陽貴安快速通道建設,加快花溪大學城發展。大力支持貴陽—貴安—安順都市圈和遵義都市圈集聚要素資源,支持畢節市搶抓成貴高鐵通車重大機遇,快速做大做強,增強對貴州省發展的支撐作用。因地制宜加快小城鎮建設,形成競相發展、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而且,也要提升城鎮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支持大中城市依托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工業園區、大型工礦企業,按照建鏈、補鏈、強鏈的要求,培育引進集聚一批產業項目,增強發展后勁。結合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小鎮、農產品精深加工小鎮、文化旅游小鎮、商貿物流小鎮。有效盤活城市、郊區的土地和房屋資源,大力發展房屋租賃市場。實施城鎮建設用地、財政轉移支付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掛鉤制度,嚴格執行落戶零門檻,引導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落戶城鎮。
貴州將推動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投資與消費同向發力,加快釋放市場需求潛力,充分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六網會戰投資2200億元。加快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新增高速公路600公里,建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600公里。建設城市地下管網2500公里。
超前謀劃、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貴州將加快建設“萬兆園區、千兆城區、百兆鄉村”光纖,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4萬Gbps,5G基站達到1萬個,實現市級以上核心區域覆蓋5G網絡。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加氣站建設。
著力擴大產業投資,實施一批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化整合并用好各類政府性產業基金,發揮“兩張清單”融資作用,保障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資金投入。實施重點民間投資項目1000個以上,民間投資額5200億元左右。
貴州將充分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搭建更多創新平臺,吸引更多創新人才,應用更多創新成果,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堅持求賢若渴廣聚人才,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用好貴州人才博覽會等平臺,重點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開放型經濟人才。堅持無微不至服務人才,讓一流人才獲得一流待遇,幫助解決子女就學、配偶就業、安居住房、社會保障等具體問題。堅持寬宏大度激勵人才,尊重創新、寬容失敗,讓創新創業人才放開手腳、盡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