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圓
“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政策的深入實施,我區發展將迎來十分難得的機遇。”1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咸輝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持續實施三大戰略,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2020年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為此,寧夏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瞄準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加快制造業發展;聚焦擴大有效需求,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020年寧夏自治區確定重點項目80個,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緊盯國家政策取向,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功能配套、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電力設施、農村水利工程等重點領域,謀劃實施一批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項目。以項目大建設助推經濟大發展,力爭每一個項目都能成為新的增長點。
如何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寧夏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表示,銀川將以互聯網數字經濟為引領,全力推動政府信息化、工業自動化、城市智慧化、生活智能化,重點實施5G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中建材工業互聯網產業園、中電科西部云基地等項目建設。
“讓老樹發新芽”,自治區人大代表、中衛市委書記何健指出,中衛將以黃河流域中衛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加快生態環境改善,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興產業,重點抓好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城市大腦等項目建設,“以信息化一片云帶動產業創新一片天”。
2020年寧夏將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努力實現西吉縣脫貧摘帽、剩余1.88萬貧困人口脫貧。抓好產業扶貧“六大行動”,讓有條件的貧困戶至少有一個增收產業、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同時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推進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開展“百企幫百村”行動,以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為對象,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幫助貧困村加快脫貧進程。
西吉縣是寧夏“五縣一片區”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也是全區脫貧攻堅主戰場。寧夏自治區人大代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縣長楊生俊表示,將切實壓緊壓實鄉鎮和部門工作責任,深化“有土+離土”產業扶貧,并做好兜底戶政策扶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鄉村全面振興,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弱項,提升農業效益、建立美麗宜居鄉村、深化農村綜合改革。2020年寧夏還將新建高標準農田90萬畝,大幅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此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把農業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效益。做大做強優質糧食、現代畜牧、瓜菜、枸杞、釀酒葡萄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使“枸杞之鄉”“灘羊之鄉”“甘草之鄉”“硒砂瓜之鄉”“馬鈴薯之鄉”的“寧字號”品牌更加響亮。
2016年實現脫貧摘帽的蔡川村在發展牛、羊等養殖業的同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紅梅杏產業。寧夏自治區人大代表、固原市原州區寨科鄉副鄉長、蔡川村黨支部書記馬金國建議,特色農產品不僅要種得好,還要銷得好,這就需要闖出名氣,形成名牌,這樣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