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提出2020年前要打贏精準扶貧這場硬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核心因素,必須要在精準扶貧這場硬仗中有所作為、有大作為,引導、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服務于全面小康的大局,成為脫貧攻堅強有力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發揮情況
1.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精準扶貧的“戰斗堡壘”不牢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領導能力不適應精準扶貧的客觀要求。當前,扶貧工作已經由“漫灌”進入到“滴灌”的攻堅階段,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決斷力、執行力等是扶貧工作精準發力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扶貧政策的有效落實。通過大量調查發現,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對精準扶貧的驅動力,班子建設對精準扶貧的凝聚力,隊伍建設對精準扶貧的戰斗力,制度建設對精準扶貧的執行力,示范帶動對精準扶貧的牽引力等都與精準扶貧的要求存在差距。
(2)部分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一些地方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不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怎樣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認識和實踐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精準扶貧過程中的領導、組織、引領、示范、監督、協調等作用被弱化、虛化甚至邊緣化。
2.農村基層黨員開展精準扶貧的“戰斗能力”不強
體現在三個方面
(1)激勵機制不足,基層黨組織領導人才缺乏。貧困村往往自然條件較差,發展能力不強,黨員總體素質不高,群眾發家致富能力不足,而相應的思想激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參與激勵、經濟激勵、政治激勵等機制建設嚴重滯后,讓貧困村留不住人才尤其是留不住年紀相對較年輕、基本素質相對較高的“能人”。
(2)黨員干部隊伍帶頭示范和引領不夠。部分農村黨支部由于黨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以及外出務工較多等原因,削弱了黨組織在推動精準扶貧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很多年輕黨員經常外出務工、經商,留守在家的一般都是年齡較大的黨員,有的行走困難,嚴重制約基層黨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的效果。
(3)黨員干部作風漂浮、宗旨意識淡化,責任心、奉獻精神不強。根據問卷調查顯示,不少農村黨組織在工作中只求數量不求質量,脫離黨的中心工作,脫離群眾;有的黨組織只談成績、不談問題,或大張旗鼓談成績、輕描淡寫談問題;有的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了表揚與自我表揚。總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黨員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缺乏服務貧困群眾、服務精準脫貧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與奉獻精神。
二、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發揮不足的原因
第一,農村基層黨員的理論功底不扎實,平時的理論學習走形式,就是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學習也是走走樣子,沒有認真閱讀,也沒有做筆記做標注。對黨的政策、理論的學習和理解處在表層,和實際工作結合力度不夠。
第二,群眾的文化水平不夠,那種在一起討論問題、互相開導的場面現在難以看到。對黨的政策片面理解,只抓給別詞語,不系統整體理解學習,對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用有色眼鏡觀看,也不積極配合;政策知曉程度差,視野較窄。
就具體項目如村級道路硬化實施來看,項目從立項、審批到落實,時間跨度大,進展慢,監管力度差,質量不盡人意。尤其的群眾的監督力度沒有發揮,群眾的反應力度一般。在立項目上,形式主義嚴重,把信譽度不高的企業和建筑隊拉上來,建筑質量難以保障。有的村級公路使用不到三年,路面起皮,路邊毀損,群眾意見大。
三、如何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如何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更好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呢?
第一,引領示范作用。首先,發揮政治上的引領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工作的基礎,是農村基層各項事業和經濟活動的領導核心。因此,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農村黨員和群眾聯系在一起,提高思想覺悟,堅定政治信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群眾基礎。其次,發揮思想引領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緊跟時代步伐,提高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轉變以往“等靠要”思想,帶來群眾主動創新,積極開拓思路,“世界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培育農民致富愿望、提高致富能力,激發農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動力。最后,發揮脫貧致富的帶頭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結合村客觀實際,積極探索脫貧致富的新渠道和新思路,走出去、帶進來,依托現有的資源優勢和人力人才優勢,勇于承擔發展風險,做新項目、新品種的先行者,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旗幟作用,帶領農民精準脫貧,快速致富奔小康。
第二,服務發展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目的在于服務農村,做好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服務工作。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做好基礎服務。首先,引領農村產業發展,樹立產業是興農支柱的理念,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攻手”,農村基層黨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既要合理“輸血”又要不斷“造血”,提高農村創新能力、農民創造能力,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俯下身來和群眾站在一起,利用當地優質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同時,要科學分析市場形勢,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資源,發展特色項目,例如,淺山種果椒,近山種蔬菜,發展果汁加工廠等,積極走出去學習沿海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科技興田、科技興農的意識,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讓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建設上來,與群眾一起分享產業發展的成果,提高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做好精準扶貧管理。農村基層黨組織生在一線、長在一線,對農村貧困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致貧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如數家珍”,摸清楚實情,再建檔立卡,制定“一戶一策”,對貧困戶要做好跟蹤管理、動態管理,把黨的精準扶貧相關政策落實到農戶心坎上。
第三,橋梁紐帶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和國家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紐帶,農村黨組織扎根農村,對農村的情況最為了解,也十分清楚農村工作的瓶頸所在。因此,要實現精準扶貧,就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首先,結合本地區的區位優勢,生產優勢,全面貫徹黨中央以及上級的扶貧政策,把扶貧工作各項政策一樣一樣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其次,要及時做好匯報工作。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及時把精準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總結性經驗及時向上級匯報,為上級單位及時調整扶貧措施提高可靠依據。最后,要對扶貧經驗進行宣傳。精準扶貧不是一個單位單位事情,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重要工作,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群策群力,形成合力,推動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和進步。
第四,推進農村基層黨建標準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照標準化施工整改,對照標準經常性“回頭看”,保持基層黨組織標準化運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例如以農村自己的產業為紐帶,推進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注重吸引一批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干部到村任職,引導和支持退休干部、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新鄉賢返鄉發揮作用??h鄉主管農業的領導應該著力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經費應該列入縣級年度財政預算。大力實施村級后備干部培育工程,傾斜政策,讓年輕有為、敢于擔當的青年干部愿意來農村基層工作,搭建平臺,讓他們在農村大天地上揮灑青春的熱情和汗水,為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注入新鮮的活的血液。
第五,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規范村級民主管理。以實行依法治村、村民自治為目標,積極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實行民主管理。一要適應改革要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村基層組織議事規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通過建章立制,規范基層組織生活制度和村務管理,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二要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堅持依法辦事,不斷提高農民的法治意識,提高農村科學化工作水平。村干部要帶頭自覺學習農村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強化依法辦事觀念。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首先要考慮有無法律依據,是否違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三要深化村民自治活動,推進村級民主建設。努力提高村務公開質量,認其聽取和收集群眾的反映和意見,適時向群眾反饋,調動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加強民主管理,提高民主監督。
第六,引入“互聯網+”,推動農民技能培訓信息化。目前針對農民致富能力的培訓,存在著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培訓的地域、對象不固定,出現了“游擊戰”式的培訓情況,導致為培訓而培訓,培訓的內容設置、方法不太接地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一是對農民開展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提升運用手機上網發展生產、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二是以“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為引領,增加遠程實用技能培訓課程,為農民脫貧致富打好素質基礎。
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事關精準脫貧的全局,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生活幸福,事關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意義重大,不可忽視。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其中存在的原因,精準施策,對癥下藥,就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實現精準脫貧的目標。
作者簡介:
寇興祜(1984--),甘肅省甘谷縣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