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沁
摘 要:歷史名人文化在貴州多元文化的創造和繼承過程中都承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貴陽市部分歷史名人文化資源為例,站在全域旅游視角下挖掘貴陽歷史名人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對歷史名人文化資源與全域旅游發展的融合點進行分析,探索歷史名人文化在貴陽全域旅游發展中的效用,旨在為貴陽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歷史名人文化;全域旅游;產業融合
一、貴陽市歷史名人文化資源開發現狀分析
歷史文化名人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或是從文旅融合發展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國家、民族乃至地區的一張響亮名片。在本文中所涉及的歷史名人均指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起過正面重大歷史作用的“流芳百世”的人物。本文中的歷史名人文化資源泛指歷史名人自身以及與歷史名人有關的一切物質遺存和文化現象。
貴陽市作為貴州省會城市,文化歷史悠久,積淀了豐厚的人文資源。在貴陽,有層出不窮的歷史名人(王陽明,周漁璜、趙以炯、茫父等)在這里誕生、生活、任職、游歷……。當前,貴陽在加快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過程中把“陽明文化”作為最核心的城市文化競爭力,可見,歷史名人文化資源對一個城市創新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此背景下,根據調查收集,總結部分貴陽歷史名人文化資源開發的情況,分析如下:
1.從人文資源特征分析
分布在貴陽的人文資源大多為名人紀念館、藝術館、名人故里、名人足跡景區等。首先,有趙以炯故居、周漁璜故居為代表的名人故里。趙以炯故居則位于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狀元街1號。趙以炯生于清咸豐七年,是云貴兩省自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趙以炯故居如今辟為文物陳列館對外開放,故居內有“趙以炯生平展”,“科舉制度展”,“青巖鎮文物圖片展”等。其次,有以茫父藝術展覽中心、陽明祠為代表的藝術展覽館。出生于貴陽市花溪久安鄉的姚茫父先生是光緒進士,民國后曾出任北平女師、美專校長,被譽為“畫壇領袖”。近兩年,久安鄉修建了茫父山、茫父公園、茫父藝術展覽館來傳播“茫父精神”。陽明祠位于貴陽市云巖區螺螄山路13號,始建于清嘉慶十九年。是后人為了紀念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心學的創始人王守仁而建立的祠堂。還有以陽明洞、桐埜書屋為代表的名人足跡。陽明洞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城東1.5公里的棲霞山上,是王陽明遭謫貶時居住過的處所,又是舉世聞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被軟禁過的地方。桐埜書屋是清康熙時貴州著名詩人周漁璜兒時的讀書之處。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原為穿斗式懸山頂建筑,后來被毀。1992年貴陽市及花溪區投資重建。
2.從宣傳形式和力度分析
在對歷史名人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推廣中,多數以活動開展、成立專門研究會、旅游公司合作等方式進行,例如:陽明祠經常舉辦各類文化講座,進行“知行合一”人文精神的洗禮。貴陽已成立研究會對陽明精神、陽明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播。對于景區依托型名人文化,類似于青巖古鎮的狀元府、陽明洞,在宣傳上主要是當地旅游公司推薦和導游介紹,景區會提供一定的宣傳信息。
3.從文化產品開發方面分析
在貴陽歷史名人旅游資源中根據不同的文化屬性,有不同的文化產品作為推廣載體。目前,久安鄉打造的茫父藝術展覽中心,開發了茫父的書畫臨摹,茫父穎拓等文化創意產品。青巖古鎮有遠近馳名的青巖狀元豬腳,狀元酒等等。在陽明文化的傳播中,有陽明文化旅游形象片《行知修文》、形象歌曲《行在修文》、出版《王陽明名言名篇賞析》書籍,以弘揚陽明文化精髓,培育文化認同感。
二、全域旅游視角下挖掘貴陽歷史名人文化存在的問題
1.宣傳理念落后,宣傳力度不足
貴陽歷史名人相關信息通常在當地官方旅游網站上(多彩貴州網)、大眾旅游網站(馬蜂窩、攜程旅游、去哪兒旅游)或地方導游書籍上提供一些少量的信息服務,比如:在貴陽旅游官網上對陽明祠、陽明洞、趙以炯故居有一定的介紹,缺乏有吸引力的信息。久安鄉的茫父故里由于挖掘打造的年限較近時間較短,加之公共平臺上缺少推薦信息,以及地理位置偏遠,使得茫父文化對外推廣存在一定困難。這就造成了眾多的名人旅游資源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處境。
2.設施環境難以滿足全域旅游需求
目前,貴陽部分鄉村的路況達不到全域旅游對道路質量的要求。并且名人故里的地理位置大多處在偏遠地方。許多前來的游客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尋找故居的路上,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名人文化的推廣。此外,故居周圍的環境與故居文化氛圍不協調的居多,商業化是最明顯的特征,缺少歷史或文化內涵的特色文化場所,因此大部分的名人故居和周圍環境難以構成和諧寧靜的景致。
3.文化資源開發形式單一
貴陽歷史名人文化資源的開發模式比較單一,主要以名人故居、藝術展覽館、紀念性建筑為主,以參觀性為主,缺少體驗性,對名人文化模式的打造上思維不夠開闊。針對文化產品的推廣僅限于靜態的觀光產品,游客參與度低,這點很難與目前旺盛的全域旅游市場競爭,游客的重游程度相當低。
三、歷史名人文化資源與全域旅游發展的融合性分析
1.歷史名人文化與全域旅游的相容性分析
挖掘文化與旅游行業之間的相容性是促進兩者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結合全域旅游布局,將文化屬性相近的文化資源串聯打造成一條旅游線,如:久安鄉(茫父藝術展覽館—茫父公園—茫父山,品嘗久安古茶,體驗書畫穎拓等創意產品的創作),到青巖古鎮(趙以炯故居,品嘗狀元豬腳和狀元酒),最后到黔陶鄉(周漁璜故居—周漁璜墓—桐埜書屋,品嘗黔陶遠近馳名的野生菌)。在這條路線中可參觀名人故居,品文化故事,可欣賞名人藝術展覽,多角度領略藝術魅力;可購買文化特色產品,培育文化認同感。形成一條觀光、體驗、旅游、研學為一體的名人文化旅游線。
2.歷史名人文化與全域旅游的共性點分析
在全域旅游發展中,歷史名人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點還體現在文化的共性方面。例如:將茫父文化與古茶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相結合進行推廣,創造出茫父茶、茫父墨盒、茫父穎拓等等有溫度、有情懷的創意產品,增加旅游產品的辨識度。與此同時,旅游產業的興起又能夠推動歷史名人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融入歷史名人文化的旅游產業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四、發揮歷史名人文化資源效用助推貴陽全域旅游發展
1.提高歷史名人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度
從全域旅游路線打造和旅游創意產品研發兩方面來提高歷史名人文化與旅游產業之間的融合度。首先,結合全域旅游科學布局,把各個地區零散的名人文化資源有效地統籌開發和推廣,將文化屬性相近的文化資源串聯打造成一條旅游線,以文化為根基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提升旅游品質和文化內涵。其次,注重對文化旅游創意產品的打造,將靜態的名人旅游文化轉變為動態可感知的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創意型高附加值的名人文化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對產品與服務的精神需求。集聚人氣,激勵后人。
2.積極培育文化旅游環境
對歷史名人文化內涵進行挖掘,要緊緊抓住全域旅游發展契機,培育歷史名人文化發展的內外環境。首先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應在政策法規上對歷史名人文化創意產業適度進行傾斜,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歷史名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其次,建設網絡信息平臺,提供各項宣傳服務的同時為歷史名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一個公開、暢通的信息渠道,提高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然后,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可考慮開辟多樣化的資金籌集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壯大歷史名人文化產業發展的實力。
3.樹立貴陽歷史名人文化品牌
名人文化品牌的建設是一個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延伸、品牌保護在內的系統工程。樹立貴陽歷史名人文化品牌對貴陽全域旅游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首先從文化品牌建設入手,可鼓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和文化活動,積極探尋文化品牌塑造的方向,以歷史名人文化傳播為根基,發揮歷史名人文化的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其次,創造更多形式的載體推廣文化,以專題研討、媒介宣傳、文創產品、書籍等形式傳播名人文化精神、探索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1]吳憲霞.產業融合視角下名人故里文化旅游開發路徑[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36-38
[2]李詩強.寧波市名人故居保護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J].規劃師(增刊),2011.249-251
[3]陳輝.基于名人文化的旅游產業橫向融合研究——以魯迅故里為例[J].江蘇商論,2012(3):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