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蘋果產業是甘肅省莊浪縣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產業,是地處西部山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為了全面掌握莊浪縣蘋果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優勢,加快蘋果產業發展再升級,筆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莊浪縣;蘋果產業化;發展;升級
一、莊浪縣蘋果產業發展的現狀
甘肅省莊浪縣蘋果產業發展經歷了“政府大力推廣期、農民毀園還田期、自覺發展期”三大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把蘋果種植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小康”主導產業大力推廣,大面積栽植。但是,農民對蘋果產業缺乏深刻認識,導致該縣蘋果產業化發展緩慢。直至2010年前后,農民對蘋果產業化發展有了自覺的認識,發展果園的自覺性空前增長,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高達3.15萬公頃,農民人均果品收益1170元,占人均總收入的39%左右。如今,農民對蘋果產業化發展的堅定決心與地方政府達到了高度一致。然而,農民對優質蘋果生產技術有待提高,電子商務營銷能力欠佳,蘋果品牌意識淡薄等短板逐漸顯露,并影響蘋果產業化升級改造。
二、莊浪縣蘋果產業發展的優勢
1.地理優勢。莊浪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以西,屬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山區。全縣總耕地面積92萬畝,總人口45萬人;域內海拔在1405-2857米之間,年降雨量482.4mm,年平均氣溫9.0℃,無霜期152天,年均日照時數2075.9小時,平均相對濕度50-60%,屬于農業部評定的蘋果最佳生產區。
2.氣候優勢。莊浪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的過渡帶,具有大陸性季風和高原氣候的雙重特征。光照熱量充沛,自然降雨量適中,氣候比較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熱水同季,7項主要氣象指標中就有6項符合蘋果最適宜生產區指標。
3.品質優勢。“莊浪蘋果”果實長圓形,色澤鮮艷美麗,全面鮮紅或深紅、色相條紅或片紅,著色度在80%以上;果形美觀,果面光潔、無污染、無果銹;果型端正、果頂圓形,果形指數為0.85-0.95;果肉黃白色,肉質細密,汁液較多,口感脆嫩,香味濃郁,極受國內外商家和消費者的青睞。
4.市場優勢。莊浪蘋果產品暢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四川、新疆、寧夏等地,遠銷印尼、泰國、越南、俄羅斯等國,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國內國際市場的贊譽,并不斷與國內外客商擴大合作經營,市場潛力非常巨大,為莊浪蘋果產業化進一步提質升級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
5.技術優勢。莊浪縣利用3年時間建成3000畝歐盟標準蘋果示范園,3萬畝國家級標準蘋果示范園,30萬畝市級標準蘋果園,培訓3萬名具有專業資格證的蘋果生產技術人員,全面提升果園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水平。國內知名果樹專家李丙智教授考察調研莊浪縣果園標準化管理之后說:“國際上最先進的蘋果栽培模式在這里變成了現實”,并大加贊嘆。莊浪縣每年計劃列支專項資金培訓果農3.5萬人,聘用縣、鄉、村三級果業專項技術人員1381名,讓“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支撐全縣蘋果產業化發展再提質再增效。
三、促進蘋果產業升級增效的對策
1.規范優質蘋果生產流程,實行優勝劣汰戰略
按照國際優質蘋果生產規程,成立莊浪蘋果產學研專業技術領導小組,制定《莊浪縣蘋果提質增效工程規劃》、《莊浪縣優質蘋果生產技術規范標準》,引領莊浪蘋果產業不斷升級增效。一是以陽川、萬泉、朱店、大莊、南湖五鎮為重點,高標準,高質量擴大蘋果栽培、生產、研究,助推全縣蘋果產業再升級再增效。二是建立國際優質蘋果種苗本土化繁育基地,強化種苗規范生產管理,讓全縣蘋果產業化在一個高起點上發展。三是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果園區道路硬化、節水灌溉、防雹防凍減災、果品貯藏、深加工等工作,不斷改善果園基礎設施硬件建設。
2.堅持以科技創新手段打造國際優質蘋果品牌
一是按照現代生態科技建設推廣“果、畜、沼、窖、網”五配套蘋果園。二是抓好優質示范果園建設,搞好典型輻射帶動全縣蘋果產業升級增效。三是創新培訓模式,努力提高果園管理水平。在果園管理關鍵節點,組織技術骨干深入基層一線,實地指導培訓果農綜合管理技術。
3.整合相關產業鏈,提高蘋果再增值能力
一是建立與互聯網緊密相連的果品批發市場,為全縣果品保鮮、貯藏、銷售發揮龍頭引領作用。二是以金融優惠政策鼓勵農村能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創辦、領辦、參與各類蘋果產業合作社建設,積極推進“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產業鏈,實現互惠共贏。三是大力發展多種類型的蘋果專業合作經營組織,在抓好現有果品龍頭企業的同時,要推薦一批與蘋果產業關聯度大、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企業進入省市級龍頭企業。
4.堅持以更高的質量占領市場制高點
一是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在蘋果銷售旺季,組辦大型展銷會,研究現代促銷策略;按照不同品質特點,結合不同市場需求層次,不斷完善果品包裝的規范化、質量等級化工作。二是參與推介促銷活動。積極參與國內各種果品展銷會、國際蘋果博覽會活動,最大限度地推介莊浪蘋果暢銷國內國際市場。三是指導規范銷售。探索研究并形成全縣蘋果市場指導價格體系,充分發揮果品價格對產業升級增值的促進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恬等.構建創新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夯實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基石———以南京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研究[C].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論文集,2015
[2]李衛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問題起點、理論內涵及發展方向———以實效性為中心的考察[J].中國農業教育,2017(6):30-35.93
作者簡介:
李靜,女,漢族,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現代園藝專業,本科學歷,現供職于甘肅省莊浪縣岳堡鎮人民政府,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