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嬌
摘? 要:本課題對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應用進行了論述。本文認為合作學習是一個師生經驗和知識不斷生成的過程。在課堂導入階段,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興趣。在課堂實施階段教師需要抓住時機,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另外在總結評價階段,需要結合組內評價、組間評價、教師評價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036-01
由于高中化學教學任務繁重,一直以來教師都是通過口授和板書的形式完成教學的任務,導致了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進行學習。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已經逐漸的改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合作學習教學法,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動能動性。教師只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適宜的時機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但如何將合作法引入到高中化學教學當中是一個難題,本文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合作學習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專業教師引導下,形成學習小組來研究和探索教師提出的課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成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性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進行綜合性培養。
二、合作學習法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運用
(一)合作學習在問題導入階段的策略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十分強調情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情境體驗能夠加強學習者的印象。心理學也表明了當遭遇外部刺激,會在大腦皮質上形成興奮中心,從而提升人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首先就需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因此本文提出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欲望。
(1)需要注重問題的適度性,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設計問題。比如學習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問題設計如下:①寫出Fe和H2SO4、H2SO4和NH3·H2O、SO3和NH3·H2O、SO3和NaOH的離子方程式。②現有以下幾種物質:Fe、H2SO4、NH3·H2O、SO3、NaOH。哪兩種物質會反應呢?你能用離子方程式表達嗎?上面的兩個問題難度不一,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2)需要注意問題的梯度性,設計問題時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差異,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問題,同時還需要控制問題的難度。例如在學習鋁的性質時,問題設計如下:①金屬與酸和堿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②書寫該金屬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畫出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鋁溶液至過量的圖像?(3)注意問題的趣味性。比如學習《醋酸》時,教師通過講授“醋的七十二變”來導入新課,從而讓學生了解醋字的來源,醋酸是各種美食的調味品等。
(二)合作學習在課堂實施階段的策略
課堂是合作學習實施的載體和基本保證,在開展合作學習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合作學習。(1)學生思維阻塞時。在面對教學重難點內容開展合作學習,比如Fe(OH)2制備,實驗中出現了紅褐色沉淀,與課本中的白色絮狀沉淀不符,教師抓住時機及時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組織大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探討中得出結論。(2)學生觀點有分歧時。正確利用學生的思維差異,來提升學生思維判別能力。比如合成溴苯的實驗時,在向裝有苯與鐵屑的蒸餾燒瓶中滴入液溴后有白色煙霧產生,有學生認為是水蒸氣,有的認為是HBr等,通過設置合作學習,引入吸收裝置NaOH溶液便可知白色煙霧是什么。(3)在探究、發現規律時。探究是化學永遠的主題,在化學實驗中,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互相補充。以《過氧化鈉的性質》實驗為例,將0.2克Na2O2包在兩層脫脂棉中間,上層棉花中央撕開一個洞,在脫脂棉上滴2-3滴水,棉花劇烈燃燒,請思考Na2O2的化學性質。
學生小組代表1的猜想和方案:Na2O2與H2O反應過程中釋放大量的熱量,導致棉花燃燒,學生提出兩種方案來驗證猜想。方案一是用溫度計來測量反應后溶液的溫度。方案二是在試管中反應用手觸摸試管壁。
學生小組代表2猜想和方案:部分學生在Na2O2與H2O反反應中看到有大量氣體產生,有的學生認為是氫氣,有學生認為是氧氣。方案:用帶火星的木條來驗證產生的氣體檢驗是否為氧氣。
(三)合作學習在總結評價階段的策略
一直以來,由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和學生都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其他方面的影響。在合作學習中,學業成績不再是唯一的標準,更加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所以在合作學習中,課堂總結中的評價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1)組內互評。組內互評的方式,主要是引導學生對于小組內部成員的貢獻進行反思,組內互評遵循民主的方式對于組內的成員的表現進行分析,比如發言的次數,做對問題的數量等,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等。通過組內評論來衡量小組成員是否有進步。(2)組間互評。在合作學習中,還需要進行組間的互評。本組的表現只是小組成員在進行評論,往往會無法看清自己在小組的表現。通過組間互評,能夠認識到其他小組的長處,從而取長補短,另外組間互評還可樹立合作學習榜樣,從而調動小組間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3)教師評價。教師評價也是合作學習課堂總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差異、學生的小組表現。另外針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生進行點撥,培養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意識。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組織教學互動中需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幫助解決組內的難點,調動組內的活躍氛圍,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羅沃文.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 No.625(05):72-73.
[2]劉南安. 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 2004.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第三中學,湖南? ?雙峰? ?41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