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應用性是其最大的特點。針對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語教學的經驗,從構建英語有效課堂、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英語學習方法、課后作業、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思路,旨在把改革與創新輸入學生學習思維中,實現英語素質教育。
關鍵詞:初中英語;創新;教學課堂;素質教育
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自身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在常規課堂時間內,不僅要按照課本內容科學有序地完成教學過程,而且還要完成知識、技能和情感這三維目標,更要從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發展要求出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1]。
然而在十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單一,“一刀切”現象非常嚴重。為了整齊劃一,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和個性發展的不同。《新課改》標準提出,教學的目的就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所以初中的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注重分數,而是要加強對學習的過程、方法和態度的轉變[2]。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英語教學理念也在積極轉變,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改變了過去只重視語法及詞匯的填鴨式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應用語言能力的培養。
一、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決定了教學方式
在現階段中考試卷中還是重點體現了對各類英語語法基礎知識的測試。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決定了現階段英語教學的方式,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仍然要把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的教學放在教學活動首要的位置。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可供教師創新的余地較小。
2.缺乏有趣的英語課堂環境
從初中英語課堂上看,現階段缺乏有趣的課堂環境。在傳統英語教育中,英語一直享受“主科”待遇,是任何形式的考試必須考核的科目,這就造成了英語教育的死板、曲解。英語教育是很重要,但作為一種語言,英語的最大用處是應用,而不是為了應試。傳統英語教育中老師和學生對英語教學目的的誤解,造成了“唯成績論”現象,老師和學生只追求英語考試成績,無限的朗讀、背誦、做題,不關心課堂氣氛及學生的心理感受,導致目前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環境,由于缺乏樂趣,逐漸使許多學生對英語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主動地位,和學生課堂交流少
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需要認真聽講、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即可,在英語教學課堂中的自主性行為往往受到教師及其他同學的排斥。小組討論等要么時間太短,要么主要用中文進行,因此英語課堂中的交流,要么是流于形式,要么就是根本沒有。在這種錯誤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習慣于被動學習,產生了惰性,缺乏自主性,學習興趣低,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影響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新形勢下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
1.構建英語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學習效率
1.1 英語教學有效課堂的導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前五分鐘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節課的成敗,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慢節奏,在講解語法時,開門見山,明確地告訴學生語法的重點與難點,避免考試中出錯的相關措施等。雖然該方法看起來有些霸道,但對于整個課堂時間安排,興趣點的調動非常關鍵。
1.2 課堂上有效的提問、交流。德加默說過“提問的好即是教的好”。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好的提問具有增進師生交流、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鍛煉表達能力等。交流的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提問的技巧。以筆者的教學經驗看,提問的難易程度是關鍵因素:問題太易不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問題太難會挫敗學生學習的信心,使提問失去價值。因此教師要掌控好提問的難易程度,挺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3 有效的學生活動,為初中教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初中英語教學課堂要面向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集體朗讀單詞,幫助膽子小的以及不愛說話的學生通過聆聽別人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小組對話活動可以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英語學習興趣。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每個學生都動腦、都張嘴,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1.4 有效作業布置。作業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檢查師生之間教與學效果檢驗的紐帶。有效地布置作業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改善學習方法。
1.5 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還學生一個自由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激發學習主動性,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3]。
2.構建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雖然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教師切忌僅僅通過成績等給學生貼上登記標簽,比如“學困生”的產生有來自家庭的、社會的。以及自身的各方面因素,不能僅僅通過學習成績來判斷,這將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因此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不斷更新完善。
正在實施的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狀況,教師要正確理解,通過構建英語有效課堂,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對現階段英語教學活動進行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把改革與創新輸入學生學習思維中,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程春華. 初中英語教學方式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0):124.
[2] 郭桃平.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分析及解決方法嘗試[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0):67.
[3] 彭石秀. 如何改進初中英語教學方法[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