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瓷釉料是現代陶藝制作過程中重要的材料,近年來,隨著現代陶藝的不斷創新,釉料的可選擇性也在逐漸增加。本文將主要分析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的現狀以及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的重要性研究,以期為相關業內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陶藝;釉料使用;釉料屬性
陶瓷釉料是現代陶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釉料已經有3000年的發展歷程。釉料主要起著裝飾、防污染的作用,同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因此有必要研究現代陶藝中釉料的使用,不斷將陶瓷釉料進行傳承與創新。
一、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的現狀
(一)釉料應用范圍廣闊
在現代陶藝制作的過程中,對于釉料的使用是十分廣泛的。釉料生產者會根據不同陶瓷用品的需求生產相對應的釉料。最常用的釉料主要有生料釉和熔塊釉、顏色釉和無色釉、透明釉和乳濁釉。隨著釉料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釉料的種類也在不斷的豐富。現在陶藝對于釉料的要求不同于傳統的陶瓷,近年來現代陶藝迅速發展,在國內國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現代陶藝要求釉料的色調、質感都要與現代陶藝作品相適應,釉料生產的種類也在現代陶藝不斷增長的需求中逐漸豐富。隨著現代陶藝的不斷進步,釉料市場也形成了相對成熟、穩定的生產體系[1]。
(二)釉料產量連年增長
釉料作為現代陶藝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推動現代陶藝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目前來看,釉料生產市場不斷擴大,產量連年增長。一方面,在現代陶藝中上釉產品的比例逐年增長,陶藝中釉料的品類、數量都在連年增長。隨著全拋釉產品、微晶產品的流行,不僅在數量上增加了釉料的生產量,并且也新增了許多新的釉料品種。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75.76億平方米陶瓷磚的產值約2500億元,釉料約占總值的8%-10%,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陶藝方面釉料的產值約為200-250億元,除此之外還包括衛生陶瓷、日用陶瓷。另一方面,我國是全球較大的釉料出口大國,目前我國擁有各種釉料生產制造企業2000多家,早在2010年是釉料的年產量就已達536.37萬噸。
二、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的重要性研究
(一)熟練掌握釉料屬性
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時應熟練掌握釉料的不同屬性。在設計師們為陶藝產品構思的時候,用何種釉料,哪種釉料與之相匹配能夠呈現出最大的審美價值應隨著產品的確定而進行選擇。常用的釉料主要有鍶釉、施釉、一次二次燒成釉、結晶釉等,在使用鍶釉時應注意其燒成范圍寬、具有良好耐磨行的特點,是一種很好的無鉛釉。因此,當鍶釉與下色劑一起使用時,幾乎無法看到其對色料的不良影響,但在與鉻錫紅一起使用時,需要在釉料中加入一定的氧化鈣,起到穩定色調質感的作用。而施釉一般適合于生產硬質陶藝品以及各種低膨脹胚體。結晶釉能夠產生新穎的自然晶花,色彩繽紛,對審美價值要求高的陶藝產品可優先考慮結晶釉。此外常用的還有古銅黃色釉,在使用時應注意其施釉厚度,最重要的時注意其燒成溫度,當各種條件滿足最佳要求時,才能使釉色變成較為明亮的銅黃色。此外,還應及時調整釉漿的性能,防止在燒制的過程中粘底,在選擇陶藝產品時,應選擇更適合表現該釉特點的陶藝造型。在使用深豆綠色釉時,由于其色度比較飽滿,與我們常見的豆明色有明顯的不同,能夠隨著燒制氣氛的微小變化而變化,適合應用于現代陶藝中。
(二)選擇環保陶藝釉料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陶藝釉料的選擇也更加注重綜合價值,越來越注重釉料的環保性能。在以往的釉料中,鉛成分的占比是巨大的,但眾所周知,鉛會對人類的身體產生巨大的傷害,并且對自然環境也對造成嚴重的污染。鉛主要來源于偏硅酸鉛和硼硅酸鉛。目前,在大眾的市場需求中可以分析出,人們越來越摒棄帶有鉛的釉料,更偏向于無鉛釉料,而前文提到的鍶釉就是無鉛釉料的一種。如今,鍶釉很好的成為了鉛釉的替代品,不僅更加生態環保而且對陶藝品的色彩飽和度、質感也不會產生影響。此外,在一次燒成釉和二次燒成釉的選擇上,生產廠家更傾向于一次燒成釉,因為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并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一舉兩得的選擇。但這并不代表二次燒成釉就會被徹底拋棄,有些二次燒成釉可以減掉殘次的半成品[2]。在陶藝市場不斷成熟發展的過程中,注重效益的同時更要有生態意識,釉料作為一種化學用品,如果不加限制的使用不但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損害,對于陶藝行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無益的。因此,在日后陶藝產品制作的過程中,選擇釉料應以生態環保為第一要義,并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調整釉料的選擇,在傳承中創新與發展。對于生態環保釉料的日益重視也恰恰說明我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陶藝釉料選擇市場正在初步成型。雖然目前在某些技術上還存在一些限制,但在經過不斷的經驗激烈與借鑒之后,相信我國的釉料市場會朝著更加科學、健康的方向邁進。
(三)注重陶藝釉料的傳承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也應與時俱進,在不斷的經驗積累中進步。現在陶藝釉料使用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當下,更在于如何進行傳承。對于釉料使用的傳承是一代一代人接續努力的結果,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陶業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人們的現實生活中也離不開陶藝制品,而上釉是陶藝產品制作過程中必要的一個環節。將事先配好的釉料放入陶藝產品的胚體中,用浸、畫、染的方法上釉,使釉料具有更加鮮明的色彩,更加具備審美價值。而關于釉料的使用卻是一代又一代人經驗積累的結果,如何上釉、什么樣的陶藝品適合什么樣的釉料,工藝復雜并且環環相扣。特別是在釉料調制的過程中,以京彩瓷工藝為例,洋紅、玻璃白、廣翠是配色技師承襲前人的經驗,反復總結,付出諸多心血調制而成的結果。更有“以舌試釉”之說,以流傳至今。在護城河湖畔,居仁堂京瓷文化有限公司曾舉行了珍貴釉料的封存儀式,此次儀式不僅代表了釉料代代傳人對陶藝的信仰,更是對歷史文化經典的美好回憶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在現代陶藝發展的過程中,釉料的使用對于提升陶藝產品的藝術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現代陶藝的進步,釉料的種類也在不斷豐富,不同企業和個人對于釉料的可選擇空間也逐漸擴大。在未來陶藝發展的過程中,相信釉料會伴隨著市場的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料。
參考文獻:
[1]張頒潮,李白毅.陶瓷釉料在現代陶藝中的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9,3(09):222-223.
[2]張冠雄.論現代陶藝中釉料使用的重要性[J].中國文藝家,2018(10):90-91.
作者信息:姓名:昌德敬,出生年月:1989.10,性別:男,民族,漢:籍貫:貴州遵義,畢業院校:貴州遵義師范學院,畢業專業:美術學,學歷:本科,工作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職稱:中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陶瓷,學校省份:貴州,郵編: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