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摘? ?要: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取得長足的發展,人民在物質生活上得到富足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量日趨增長。因此,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與此同時,國家和政府對民族特有文化引起了高度重視。給哈爾濱市朝鮮族藝術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哈爾濱不光是黑龍江省的省會城市,也在東北三省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哈爾濱朝鮮族藝術館不僅僅對哈爾濱市的朝鮮族群眾開放服務,同時也對黑龍江省乃至東北三省各縣市地區朝鮮族群眾開放服務。雖然朝鮮族藝術館、文化宮、文化館站等機構和場所在阿城市、尚志市、延壽縣、五常市等地也有建設,但是在黑龍江省甚至在東北三省的朝鮮民族藝術館建設發展上,哈爾濱朝鮮族藝術館的文化發展卻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哈爾濱;朝鮮民族藝術館;藝術活動;文化事業
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于1950年1月2日成立,發展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風雨70載,發展初期階段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風波的影響,藝術館的正常活動遭到重創,例如下鄉演出遭到停滯,雜志社被迫停刊。直到改革開放后,藝術館的各類活動恢復正常,報刊復刊,朝鮮族的文化活動如期舉行,藝術館群眾的氛圍更加活躍,不僅如此,在黨的關懷和政府的良好政策的指引下哈爾濱市朝鮮民族文化藝術建設得到穩健的發展。1987年才被正式命名的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原名為“哈爾濱市朝鮮人民文化館”,1952年更名為“哈爾濱市朝鮮族文化館”。
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初建于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39號,當時條件異常艱苦,藝術館面積只有250平方米,管理人員僅有數名,設施簡陋,館員工資由政府發放,除此之外,只有部分活動經費。宣傳組織黨的民族政策、朝鮮族報告會,下鄉巡演、文藝演出是其主要工作日程。直到1959年,政府加大了資金支持,建立了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學校。70年代末期,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逐漸發展壯大,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建國街重新建立了能同時容納千余觀眾占地面積達兩千七百多平方米的“朝鮮族民族文化宮”,此時期的藝術館,不但能組建開展各種文化藝術交流,而且還能接待中外藝術團體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哈爾濱朝鮮民族藝術館的藝術團體受到國外友人的歡迎,受邀到美國12個城市進行演出,此次外出演出,受到文化部和駐美大使館的高度評價。進入改革開放以后,曾多次舉辦朝鮮族民族文化節及演唱會。90年代末期,朝鮮族藝術團體到松花江畔為抗洪戰士慰問演出。這期間,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為了擴大交流合作,多次接待了朝鮮、韓國各類藝術團體,此外,還到國外韓國進行中韓建交5周年演出。2006年,哈爾濱市政府加大了文化藝術事業的資金投入,對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進行了修建,搬遷于哈爾濱市道里區安升街85號,總面積達9336平方米,并籌建了教育培訓、藝術展覽、文化活動等項目。如今,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不光設有朝鮮族圖書館、朝鮮族民俗文化館、哈爾濱市朝鮮族發展史館、藝術展館、安重根義士紀念館,還設有青少年藝術培訓室、中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傳統禮儀室、小劇場等等,儼然已成為集學習、教育、培訓、觀摩、休閑、活動為一體的群眾文化基地,在哈爾濱市群眾文化事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主要對哈爾濱市8區12縣近13萬? 朝鮮族群眾服務,近幾年來,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不斷拓展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不斷創新進步,多次承辦了哈爾濱朝鮮民俗文化節、朝鮮族傳統打擊樂器比賽、朝鮮族聲樂比賽、朝鮮族傳統歌謠大賽等諸多大型活動,這些活動不但圓滿舉辦成功,還得到良好的反響,不光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魅力,還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從不同角度對朝鮮族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在做好本職工作外,還響應政府的號召,在近幾年的哈夏音樂會、哈爾濱韓國周、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大型的活動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圓滿的完成各項演出工作,努力的做好對朝、韓文化交流的銜接工作,前后組織了幾十場交流演出和訪問活動,為美麗的冰城、濃厚音樂文化底蘊的哈爾濱做出了貢獻,成為哈爾濱對朝、韓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改革開放后,哈爾濱朝鮮民族藝術館得到了繁榮與發展,不僅是個人榮譽,還榮獲的了許多集體榮譽。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國家級榮譽共27項、省級榮譽共38項、市級榮譽共120項、國際榮譽2項。例如:1996年康月華、崔炳奎的舞蹈《小鼓情》分別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銅獎;1997年崔炳奎的歌曲《希望之火》榮獲由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朝鮮族少兒藝術節組委會頒發的一等獎;1998年張海東的國畫《北方紅高粱》榮獲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頒發的金獎;1999年崔侖的歌曲《我自豪的唱起國歌》榮獲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頒發的一等獎;2004年李紅梅的舞蹈《鼓舞》榮獲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頒發的金獎;2008年康月華的舞蹈《情鼓》榮獲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頒發的二等獎;2009年唐琳琳的舞蹈《蝴蝶之戀》榮獲由黑龍江省文化廳頒發的一等獎等等,此外,藝術館2005年被黑龍江省政府評為黑龍江省第五屆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2008年被黑龍江省文明辦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同年,被中華文明共和國文化部評為國家副省級一級館;2009年被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也象征著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知名度在不斷提高。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及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的文化繁榮必然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各族文化相互影響、交融滲透,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創造力、向心力。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的建立對哈爾濱市、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朝鮮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另外,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在朝鮮族文化、民俗等知識的了解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弘揚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促進其創新發展上有著重大的意義。總之;望通過本文的撰寫,對哈爾濱市朝鮮民族藝術館的發展及藝術活動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今后的朝鮮族民族文化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為哈爾濱市朝鮮族民族文化事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徐基述,黑龍江朝鮮民族.哈爾濱:黒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年.
[2]黃有福,中國朝鮮族史研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1日.
[3]中國朝鮮族音樂研究會編寫組,中國朝鮮族音樂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1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