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高健
摘 要:隨著新高考政策的實施以及不斷地深化,其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影響也是逐漸的凸顯出來,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策略也產生了很多的變化。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需要對地理課堂的教學提出一定的建議。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對地理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提出一定的建議。而區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地理教學中是需要十分重視的,因此,筆者將此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結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識為主,以此為切入點寫一篇對高二區域地理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地理課堂教學;區域地理
一、新高考背景下地理選考背景解讀
新版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變動性不是很大,但是從《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說明》一書中可以看出,題型和分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原來的11個選擇題、2個大題變成了現在的25選擇題、4個問答題。和之前的高考相比,新高考實施之后,區域地理所占的分值相對減少了一點,尤其是前面的25個選擇題,基本以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內容為主。
相對于其他知識點而言,區域地理部分出題類型更具變化性,綜合性更強,對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更高,更需要發揮學生的理性思維與綜合分析能力。但是,它也是存在許多共通性的。將近些年來浙江省高考(包括新高考之后的選考)試卷上的區域地理的題目與答案放在一起分析可以發現,很多題目的案例選擇都具相同性。例如,很多題目都會有以大氣環境或者地質作用作為中心的案例。而這些題目的答案與提問往往也都是十分相似的,試題多以地圖、示意圖、圖表、資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并且結合必修和選修部分的內容進行設問,提出選擇和問答的相應要求。因此,在區域地理的教學過程當中,涉及到選修類的知識點要重在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并且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結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上的相關知識。
二、新高考背景下針對區域地理教學的幾點建議
1.根據新高考背景詳細備課
在新高考背景下,區域地理教學的每一堂課的知識點都比較分散,并且量比較大,如果教師不進行事先的預習與備課,那么會使教學過程充滿迷霧感,學生難以接受。各類試題,無論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其都需要以基礎知識作為載體。特別是在每一輪的區域地理教學復習中,都需要回歸到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教材之中,對基礎概念、原理、規律以及需要學習記憶的知識點進行網羅與編輯,用恰當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牢記。例如以經緯線定位為背景,考查某一個區域生態環境的治理措施及工農業的區域開發;以案例為具體分析的對象,考查對某一個區域在開發過程中的評價,并將此評價擴展到世界區域的范圍;以圖形、表格為資料素材,考查對圖形的理解以及圖形變換的能力;以人地關系為主線,考查人類活動在區域開發、國土整治中的作用等。區域地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自然地理特征的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需要學生掌握氣候、地形、植被、河流、資源、土壤等方面的特征,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區域地理教學的同時增加區域農業以及工業特征,城市以及人口分布等人文方面的知識,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點相結合。
在地理課堂學習階段,部分學生都認為教師講的內容都是自己日常學過的,因此就不需要再認真聽老師講課了,針對這種學生的心理,教師更應該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內心所想。高中教師從事教育多年,尤其是在高考行情中一般都會了解高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等,猜題的機率比較大,因此,教師應當結合當前的高考背景,制定詳細的課堂備課內容與教學方法,在上課中盡可能的挖掘考點與知識點,多注重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教材內容,對其進行升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制定合理的課后作業
一節課結束后,教師要結合課堂內容制定相應的課后作業,令學生可以對課堂知識點進行鞏固與加強,令學生可以養成看問題找知識點以及出處的習慣。與此同時,課后作業不僅需要展示考試的方向以及重點,還需要在考試的范圍內,結合歷年考試的重心與典型的習題,令作業具備針對性,避免課后作業成為“無頭蒼蠅”一般。歷次選考的真題也應該在課后作業中進行展現,并要求學生可以將其作為典型例題對待,教師也應當在作業中展現真題的歸類,并且可以舉一反三地加強練習,目的就是讓學生清楚類型,將其歸納入庫。
3.引導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考試
日常復習中,要注意對典型區域區位特征的歸納和概括等。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應對高考過程中的復雜局面,令自己處于不敗之地。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考前準備,令其可以在日常考試過程中養成記錯題的習慣,只有不斷的對錯誤的題目進行查看與記錄,才可以在日后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態面對選考,遇到難題時不要心灰意冷,而是需要調整好狀態,主動去面對。教師也可以偶爾出一套簡單的題目讓學生做,然后對學生進行鼓勵,提升學生對地理選考的自信心。
三、總結
區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地理教學中是需要十分重視的,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日常教學中需要結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識為切入點對高二區域地理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高考是一個學生進入大學的關鍵,因此高考考綱十分嚴格,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日常備課、作業以及考試中合理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知識點的穿插要合理,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教師要一直以研究者的心態對待地理課堂教學,不斷地而進行學習與研究,將新高考作為指導背景,不斷提高自身的學數教育水平,從而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樂淮輝.“高中區域地理基本結構”教學策略初探[J]. 地理教學. 2013(18)
[2]柳亞麗.例談區域地理的綜合分析方法[J]. 教育革新. 2010(02)
[3]周光麗.區域地理學習的策略[J]. 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