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國家提出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號召,要全面建設法治社會,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形成。法治社會的建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和目標,建議從娃娃的法治教育抓起,家庭和學校要共同努力,造就新一代的懂紀守法的公民,逐步消除文盲和法盲。
關鍵詞:法治社會;提高法律意識;娃娃的教育;消除法盲
一、農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亟待提高
本人自幼生活在安徽滁州的農村,印象中多年來從來沒有哪家因為鄰里糾紛去告到上級部門或是法院,最多他們找所在的生產隊和村干部的領導處理解決,或是找當地有威望的人物,或是找雙方都認可的親戚長輩從中調處解決。在農民的意識中,打官司是很丟人的事情,不愿意花費訴訟費不說,還怕遭人恥笑。當地的基層干部領導就是父母官,沒啥問題解決不了的,這多半受自古流傳下來的厭訟、恥訟的傳統觀念的影響。殊不知,有的鄰里矛盾和糾紛往往積壓多年,基層部門一時也無力調處解決,能夠拿出令雙方都能接受的處理方案,此時就需要通過仲裁或是法院做出最終的判決。可是有許多農民情愿天天因為糾紛受氣受折磨,他們也不去找法院或是仲裁部門解決,甚至于頭都被打破了,都不會選擇報警,根源還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走法律的途徑解決問題,或者說根本意識不到,有許多農民一生也沒有進過法院的大門,認為法院跟自己無關,打官司那是別人的事兒。據我了解,在農村矛盾糾紛最多的集中在宅基地和承包土地流轉侵權方面,由于中老年人姊妹眾多,在贍養老人方面存在的矛盾糾紛問題也不少,這些問題因為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處理解決,致使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受到影響,農民生活的幸福指數下降。所以說在廣大的農村,想要建立起法治社會,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農民法律意識淡薄成為法治社會建立的主要障礙。個人感覺最好趁早從娃娃的教育抓起,在青少年階段就把他們培養成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創建法治社會和法治國家就指日可待了。
二、對娃娃的法治教育要依靠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我們說,孩子自從出生,他們首先面對和接觸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后天發展影響重大。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較高,法律意識較強,他們培養出的孩子往往懂事,遵紀守法,在學校里也是個遵守校紀校規的好學生。可是有的父母平時對子女疏于管教,袒護自己的子女,不能夠配合學校的老師共同管教自己家的孩子,導致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不服從學校和老師的管教,有的學生還經常打架鬧事,成了問題學生,父母的監管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對于父母來說,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比如帶著孩子過馬路,告訴他(她)要靠右行走,要從斑馬線處快速過馬路,不闖紅燈,在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吵鬧喧嘩,不要和小朋友隨意打架,撿到東西要交還失主等,這些既是公民應該具備的良好的道德修養,也是公民應該具備的起碼規則意識。孩子上了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后,法律意識的培養,主要依靠學校的管理和教育。可是目前,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學校對兒童的法治教育還不夠重視,還沒有開設法治課,雖然發放的教材中有關于法治內容的讀本,但是老師不教課,學校也不予以考核,指望孩子自己去學,去遵守,能有多大收效?到了初中和高中,學校開設的有思想政治與法律課,雖然有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內容,但畢竟不是真正的法律課,學生對法律知識知之甚少,甚至于有的大學生不知法而犯法,在大學生中法盲也不少見。
國家既然提出了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號召,無疑是非常正確和及時的,但是如何對全民進行普法教育,消除法盲,這項工作卻是艱巨而長遠的任務。從娃娃做起,重視對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的培養,讓青少年一代自覺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并且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是當務之急。目前囿于法律專業人才的欠缺,在中小學階段都開設專門的法律課程并且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考核目標還有困難,不妨考慮各級各類學校對教師和學生定期集中進行普法大課宣傳教育,一般的學校都具備了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學習校紀校規和法律常識,一學期開設幾次普法課還是切實可行的。另外各級各類學校可否考慮配備一到兩名法制宣傳員,常規對在校的師生提供法律法規咨詢和答疑解惑,我想這點應該不難做到。老師和學生都對跟自己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有所了解熟悉,才能更好的遵照執行,教師依法執教,學生依法接受管理,這樣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治校才不會是一句空話。法律不能只掌握在少數專家學者和法律精英手中,而是要對全民普法,全民懂法守法,社會管理要想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關鍵還是要靠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法律素養的形成和對依法管理的配合。
三、法治國家的建設要依靠新一代的兒童成長為知法守法的公民
身為一名教師,我以前也是一位法盲,曾經自己的權利受到別人的侵害不敢維權或者說不知如何維權,后來通過自學法律,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拿到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目前雖然我仍然奮戰在教師崗位,但是對法律的熟悉和掌握給了我巨大的力量和后盾,遇到矛盾和糾紛時,很少還會意氣用事,首先有理說理,已經習慣采用平和的手段解決處理問題,把矛盾和糾紛盡量及時化解掉,這樣既不會損害和別人的和諧關系,也不會讓自己處于長久的矛盾糾紛中從而影響自己正常工作和生活。我想我們的青少年一代如果個個都能熱愛法律,都能了解和熟悉跟生活和學習相關的一些基本法律,那么學校對學生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便順利容易許多,因為學生法律素養高,更會遵紀守法,遵守課堂紀律,學習也才會取得更大的成效。這樣的一批遵紀守法的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也會習慣依法辦事,從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去自覺學法守法。在家庭中,青年人也會帶動老年人運用法律途徑來維權處理問題,從而逐步改變文盲和法盲思維習慣。在中國要真正建立起法治社會,還是要趕緊從娃娃的法治教育做起。
作者簡介:盛芳(1975.08—),女,安徽滁州人,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和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