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驕麗
摘? ?要:當老師的都希望與自己的學生關系融洽,有一種友好的、親密的情感交流方式。從當老師第一天開始,我就一直在尋找、探索一套適合自己的“師生有效的溝通”方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漸漸發現用筆談與學生交流、溝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跟學生的筆談無所不包,而且我總以平等的態度、商量的語氣跟學生探討問題,交換看法,因此,有些學生就在筆談中稱我為他(她)們的“朋友”。
關鍵詞:師生交流;筆談方式;心靈溝通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從先生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悟到,教育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一種雙邊互動,是師生之間心靈的交流和溝通。筆談就是師生之間交流、溝通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下面介紹一些我探索的經驗,以供同行批評、指正。
一、筆談的方式
(一)利用“周記”進行筆談
每周一學生上交的周記,我總是急于去批,我覺得這是與學生交流的極好機會。我常常沉浸在學生的日記中,跟他們一起哭一起笑,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酸:初入中學的學生進入到斷乳期,我班的小姝在日記中流露出“不單軍訓累得腰酸腿疼,還有面對初中生活的不適應,心情感到壓抑,更不愿舉手發言。”我在評語中鼓勵她戰勝自己,相信你自己能行。后來這個學生不斷堅定信念,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年組第二名的好成績。苦:“學習苦,壓力大,心理壓抑,怎受得了這初中三年的煎熬。”這是我班李楠寫在日記中的心聲。我給的評語是:“這就是一個競爭的世界,只能面對;不如快樂地面對。一個人應該積極地面對這個世界,你說是嗎?”辣:我班有一本傳奇書在偷偷地被傳看著,我在學生的周記中發現苗頭。經過調查,我發現這本傳奇的主人竟然是我非常信任的一名學生。因此,我借題發揮在他的周記中寫到: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你說是嗎?甜:現在班級的情況,我通過學生的周記就能了解,及時指導孩子走上正軌。
(二)寫“字條”進行筆談
隨時在學生能翻到文具盒等物里,放一張字條。如:祝賀你取得好成績!祝賀你競選成功!等這類鼓勵的語句。往往學生看到字條,拳頭握起來,然后再舉起來,一聲yes!然后就是用笑眼望著你,師生之間無形中多了一種默契!一種向上的力量!有時也給家長寫字條,讓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看,并把家長的回條帶到學校。這樣的字條的內容多是對孩子的表揚,目的是給孩子看的。孩子看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心里美滋滋的,昂揚了向上的力量!
(三)利用“作文評語”進行筆談
作文評語是教師與學生筆上交談的有力工具,教師把要對學生說的話寫在本上,使學生有時間回味、去咀嚼,好的作文評語是教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交流難得的機會。我對如何給學生寫評語,作了一些嘗試,將點滴體會寫出來。
(1)評語要少挖苦,多鼓勵
即使是寫得最不好的文章也有可取之處,因為最起碼是字數夠。我采取的策略是作文寫得好的:在全班朗讀,學生找好處,我來寫評語。作文寫得不好的:找出并擴大優點,使學生越來越愛寫作文,即所謂的忽悠,有的學生越被忽悠越愛寫作文。
(2)評語要有文采,多幽默
有一女生習慣把字寫在格子的中下部,且不成行,我批道:“請把字寫在格子中間好嗎?不要上躥下跳,也不要伸胳膊撂腿,請記住,要堂堂正正做人。”如此等等,幽默中見師情,學生在笑聲中接受了意見。有時還可以引用一些古詩文名句代批語,如發現有抄襲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識燕歸來”。
(3)評語要規范,中肯
幾句評語就要把作文的問題指出來,要尊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作文批改本無定法,在這方寸之地理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要我們用心去評改,就能通過這座橋梁 溝通師生心靈。
(四)利用“筆記”進行筆談
強調個性化的作業。既可以留家庭作業,又可以有學生的個性化展示,如畫一張笑臉,畫一幅畫等等;在這里,有學生送給我的祝福,也有學生遇到的各種難題,生活上的煩惱,家庭中的困擾等等都可以向我傾訴,而我則會像朋友一樣幫他們分析、開導。這里就是師生交流、溝通的平臺。
各種形式的筆談,讓每個孩子都能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真誠的與我進行心靈的溝通,讓學生通過與老師的交流,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潤物無聲” 的各種形式的筆談正如細雨哺育花朵,使他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