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晨文
摘? ?要: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數學課程的質量。“微課”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以靈活便捷等優勢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為初中數學課程帶來了新的契機,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豐富了課堂內容,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闡述了“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衍生出一系列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科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契機,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實際情況,推動了教育改革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手段,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優勢顯而易見,那么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保證其有效性成為教師廣泛關注的問題。
一、發揮微課優勢,提升學生興趣
數學課程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學生望而卻步,他們無法對數學產生興趣,也不知如何進行有效學習,導致其數學成績始終無法提高,甚至影響了個人綜合學習能力。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微課實施教學時,應發揮微課本身的優勢,在教師的合理設計與引導下提高學生興趣,激發他們的能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用微課時,應掌握良好的微視頻設計能力,積極開發微課具有的功能,合理應用于微課設計之中,融合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以趣味形式呈現出來,降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提升學生興趣[1]。
例如,教學“配方法”時,教師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設計問題情境引出課題:印度古算中有這樣一首詩:“一群猴子分兩隊,高高興興在游戲,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樹林里;其余十二嘰嘰喳,伶俐活潑又調皮,告我總數共多少,兩隊猴子在一起。”在視頻中呈現對應的圖片與文本,將問題情境與方程關聯起來,降低了方程原本的抽象性,以生動化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方程知識來解決問題,順利過渡到新課內容。
二、利用微課預習,提高預習效率
預習是數學課程學習的先導環節,預習效果的良好與否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總是忽略預習任務布置的合理性,布置預習任務時簡單一句“課后預習下節課內容”就草草了事,因為教師的不重視,學生的預習漫無目的,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將微課應用于預習環節,教師在課前提供預習知識的微課資源,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行觀看學習,在觀看時記錄疑惑之處,以備的課堂中針對性提出,在明確的預習方向下可獲得良好效果。同時,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可設計不同的預習課件,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預習效率自然得到保證。
例如,教學“二次函數”時,教師根據預習目標設計微課課件,組織學生課前預習:首先復習一元二次方程、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明確其一般形式。然后過渡到二次函數的預習,通過觀察:y=6x2;d=1/2n2-3/2n;y=20x2+40x+20這三個函數,歸納出二次函數的定義,學生可明確把握二次函數概念形成的過程。最后通過幾道例題鞏固二次函數的概念,加深對二次函數特征的認識與理解。在上述預習過程借助微課實現了溫故知新的預習目標,學生的預習循序漸進開展,為課堂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實施難點教學,保證課堂質量
重難點知識是教學核心內容,因為其重要性與特殊性,始終成為教師教學的“痛點”。重難點講解時花費時間太多,直接影響課堂進度;花費時間太少,學生又不能完全掌握,影響教學質量。基于這個問題,很多教師選擇應用微課來突破重難點知識,轉變傳統的口頭講解與板書模式,改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用微課時,將重難點知識精簡提煉,融合圖形、圖表、案例以及動態演示等內容以集中講解的方式呈現,弱化重難點的理解難度,在較短的時間內指引學生迅速掌握[2]。同時,教師可根據微課的教學情況進行口頭補充教學,在全方位的引導下促使學生對重難點內容完全理解,保證課堂質量。
例如,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在微課設計時側重于重難點講解,在視頻中通過類比一元一次方程,詳細講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進而過渡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通過具體的例題依次引導學生識別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系數。上述過程通過微課的細致講解,引導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相關概念及形式產生明確認識,有助于深入學習與運用,極大地保證了課堂質量。
四、輔助復習鞏固,強化解題能力
復習鞏固是數學知識的強化環節,通過對基礎的概念性知識、重難點內容及例題的練習,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提高解題能力,保證整體的教學效果。應用微課進行復習鞏固,教師可將本節課或本單元內容中涉及的知識點集中梳理,利用思維導圖或文本形式直觀呈現,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3]。同時,可在微課中設計題型講解內容,由學生在課余時間反復觀看,了解題目的考察方向,把握解題思路,根據微課內容同步完成相關練習,對所學知識及時應用,強化解題能力。
例如,教學“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將復習資源以微課課件上傳至學習空間,在視頻課件中通過案例分別講解了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總結歸納出相關的概念與性質,同時關聯出反證法這一推理方法,形成了完整了理論知識框架。上述過程應用微課資源為學生的復習鞏固提供了正確指導,將關鍵知識精簡體現,有助于學生把握關鍵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的有效應用需要教師的合理設計與正確引導,在教學目標指導下,貼合教學內容,融合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有效應用于課前預習、新課導入、重難點知識講解、復習鞏固等環節,為教師的課堂教學開展提供更多選擇,提高初中數學課程質量,推動課程改革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哲.研精闡微,微課不微——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數學:初中版,2020(4):11-12.
[2]侯進位.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5):145-146.
[3]向征.解析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