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
(文山州人民醫(yī)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臨床中非常多見的一種疾病類型,臨床又將其稱之為甲亢,是一種內分泌疾病,且甲亢患者容易出現(xiàn)心悸癥狀,增加房顫(atrialfibrillation)的發(fā)生風險,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甲亢患者合并房顫的發(fā)生率大約在10%~15%左右,這種房顫會導致患者的機體血流動力學發(fā)生異常,提升心房內血栓形成與脫落的風險,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當前,臨床上針對甲亢合并房顫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手術治療為主,但病情容易反復,且并發(fā)較多,因此,找到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方向[2]。基于此,本文探討了他巴唑與不同劑量的普萘洛爾聯(lián)合治療甲亢合并房顫的療效與安全性,現(xiàn)將內容報告如下:
選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 例甲亢合并房顫病患,隨機抽取30 例設為A 組,給予他巴唑與低劑量普萘洛爾聯(lián)合治療,其余30 例設為B 組,給予他巴唑與高劑量普萘洛爾聯(lián)合治療,A 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8~58 歲,平均年齡(43.46±5.83)歲;其中19 例為陣發(fā)性房顫,11 例為持續(xù)性房顫;B 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9~59 歲,平均年齡(43.49±5.94)歲;其中20 例為陣發(fā)性房顫,10 例為持續(xù)性房顫;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批準,對比兩組病患一般資料顯示(P>0.05),對比可行。
入組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符合《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房顫管理指南》;均首次診斷出甲亢合并房顫;均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同時合并肝腎疾病者;合并高脂血癥、支氣管哮喘以及糖尿病等疾病者;近期接受過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者。
兩組患者均給予他巴唑(商品名:甲巰咪唑片,生廠廠家:MerckKGaA(德國默克公司),國藥準字:H20120405,規(guī)格:10mg*50 片)口服治療,具體方法為:讓患者每天3 次服用他巴唑,每次服用10mg。在此基礎上,A 組患者再給予低劑量的普萘洛爾(生廠廠家:上海信誼黃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146,規(guī)格:10mg*100 片)治療,藥物使用方法為:讓患者每天3 次口服普洛萘爾片,每次口服10mg。B 組則給予高劑量的普萘洛爾治療,藥物使用方法為:讓患者每天3 次服用普洛萘爾片,每次的服用劑量為30mg。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服用藥8 周,之后依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適當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治療期間需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開展針對性治療。
治療前后,分別檢測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變化,指標主要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治療前后,分別檢測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指標主要包括心率(HR),收縮壓(SBP)以及舒張壓(DBP),持續(xù)隨訪患者3 個月,觀察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將兩組結果進行對比。
所得數(shù)據(jù)均以SPSS22.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T4、FT3 以及TSH 指標水平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B 組患者的FT4、FT3 以及TSH水平顯著均優(yōu)于A 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對比(,p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對比(,pmol/L)
治療前,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B組患者的HR、SBP以及DBP均顯著低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
治療后,B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00%與A 組的6.67%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例)
甲亢在臨床中主要指的是患者血液當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后,導致的累及到多個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一系列的高代謝癥候群,甲亢患者發(fā)病之后的許多臨床癥狀、體征和腎上腺素神經活動過度表現(xiàn)出的癥狀非常相似,例如心率異常快速、血壓水平偏高以及容易激動等,此外,甲亢病發(fā)之后人體組織會對兒茶酚胺類物質產生更強的敏感性[3]。他巴唑是當前臨床最為常用的一種抗甲狀腺類藥物,此藥物進入患者機體后,可以對其機體局部組織過氧化物酶活性進行明顯抑制,同時還能對碘化物氧化與絡氨酸偶聯(lián)進行抑制,從而影響到患者的T4、T3 等物質的合成,進一步降低甲狀腺激素量,最終達到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目的[4]。普萘洛爾是一種β受體阻滯劑,臨床主要將其用于甲亢合并房顫的治療,通過藥物減緩患者的房室、心率傳導功能,降低其心肌收縮力,使心肌耗量量持續(xù)下降,同時還能改善甲狀腺患者的不安、發(fā)熱、定向性障礙以及心動過速等臨床表現(xiàn),用于甲亢合并房顫患者治療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療[5]。此外,普萘洛爾還具有改善患者甲狀腺生理功能的功效,清除過度分泌產生的激素,并對患者的甲狀腺組織直接產生作用,降低FT3 物質的合成,故臨床認為將他巴唑、普萘洛爾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用于甲亢合并房顫患者的治療,即能有效抑制甲狀腺激素的生成,幫患者的T 細胞恢復正常功能,而且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6]。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后B 組患者的FT4、FT3 與A 組相比明顯更低,B 組的TSH水平顯著高于A 組(P<0.05);B 組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低于A 組(P<0.05),但兩組的藥物不良反應率則無顯著差異(P>0.05)。普萘洛爾與他巴唑治聯(lián)合治療甲亢合并房顫患者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且高劑量普萘洛爾與他巴唑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更優(yōu)于低劑量普萘洛爾,而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高低劑量并未出現(xiàn)明顯差異,表明此法治療不僅療效更為理想,且安全性也值得信賴。
綜上所述,高劑量普萘洛爾聯(lián)合他巴唑治用于甲亢合并房顫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狀腺功能與血流動力學,且不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