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艷紅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山西 太原 030002)
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其發病原因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自身免疫、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酗酒、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有關,一般慢性胃炎患者體內損傷與修復并存[1]。病理學研究,慢性胃炎的特征概括為三個方面:炎癥、萎縮、腸化生,炎癥的發生主要是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將黏膜層浸潤而導致,慢性胃炎能夠按照病理學分為非萎縮性和萎縮性,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若炎癥細胞導致胃黏膜固有腺體減少或消失進而被纖維組織或纖維肌性組織替代則稱之為非化生性萎縮,但是固有腺體也可能被腸腺樣腺體、假幽門腺替代則可稱之為化生性萎縮[2]。目前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的治療方案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使用抑酸藥、服用促進胃腸動力藥、使用胃黏膜保護藥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可能發展為胃癌,其腸型化生和異型增生都屬于癌前病變的狀態,需要認真對待處理慢性胃炎,防止疾病惡化[3]。本文目的為觀察評估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膠體鉍劑四聯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36 例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分為三聯組和四聯組,每組68 例,納入標準:(1)通過胃鏡檢查確診患者為慢性胃炎;(2)患者經過13C 或14C 尿素呼氣試驗[4]證實體內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3)患者對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膠體鉍劑均無過敏反應;(4)經患者本人以及家屬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本人有過相關疾病藥物治療史;(2)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者;(3)合并肝腎等器官的功能性病變。
三聯組患者中由38 例男性,30 例女性,年齡為26~64 歲,平均年齡為(44.87±3.59)歲,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為(5.29±3.19)年,其中有40 例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有28 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四聯組患者中由36 例男性,32 例女性,年齡為25~63 歲,平均年齡為(42.84±2.88)歲,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為(5.77±3.04)年,其中有39 例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有29 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三聯組:本組患者均采用奧美拉唑、呋喃唑酮、膠體鉍劑三聯方案進行治療,主要為患者口服奧美拉唑鎂腸溶片(生產廠家:瑞典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81233),口服劑量為一天20mg,每天服用二次,時間為早晚餐前半小時,叮囑患者吞服,不可嚼服,口服呋喃唑酮(生產廠家:遼源市百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廠家:國藥準字H22020653),劑量為一天0.1mg,每天服用兩次,服藥時間為早餐和晚餐之后,同時服用膠體鉍劑-枸櫞酸鉍鉀(生產廠家:鄭州韓都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521),劑量一次220mg,一天兩次,早餐前半小時服用,在治療期間患者均戒煙戒酒,禁止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四聯組:本組患者均采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膠體鉍劑四聯方案進行治療,患者同樣口服奧美拉唑鎂腸溶片(生產廠家:瑞典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81233),口服劑量為一天20mg,每天服用兩次,服用時間為早晚餐之前半小時,叮囑患者吞服,不可嚼服;口服呋喃唑酮(生產廠家:遼源市百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廠家:國藥準字H22020653),劑量為一天0.1mg,每天服用兩次,服藥時間為早晚餐之后,同時服用膠體鉍劑-枸櫞酸鉍鉀(生產廠家:鄭州韓都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521),劑量一次220mg,一天兩次,早晚餐之前半小時服用;口服阿莫西林(生產廠家:通藥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851),劑量為一天1.0mg,一天服用兩次,服藥時間為早晚餐之后,叮囑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忌口,飲食清淡。
觀察比較三聯組和四聯組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評估兩組患者的上腹痛、上腹脹滿、燒灼感、反酸等不適癥狀改善狀況,分數越高,患者癥狀改善越明顯。
將實驗所得數據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四聯組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88.24%,三聯組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73.53%,四聯組高于三聯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比較[n(%)]
四聯組患者的上腹痛、上腹脹滿、燒灼感、反酸等癥狀改善評分高于三聯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適癥狀改善狀況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不適癥狀改善狀況評分比較(,分)
據研究,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炎可長期存在于患者體內,很多患者有可能發展成為消化性潰瘍,另外還有不少患者會進一步發展為慢性多灶性萎縮性胃炎,使得其自身發生胃癌的幾率直線上升,慢性胃炎患者起病較為隱匿,大多數在疾病剛發時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而到疾病后期則通常有上腹部脹痛不適、早飽、噯氣等消化道癥狀[5,6]。若患者有胃黏膜糜爛、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消化不良癥狀以及胃癌家族史的,則必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抑制胃酸的分泌的關鍵酶起作用,阻斷壁細胞內的氫離子轉移到胃腔內,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均為抗生素,雙抗生素的耐藥性更低,抗藥效果更好,膠體鉍劑是一種保護胃黏膜藥物,能夠形成鉍肽復合物保護膜,抑制胃蛋白酶活性,隨著幽門螺旋耐藥性增加,四聯方案更夠更好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7,8]。
四聯組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為88.24%,高于三聯組的73.53%;四聯組患者的各項不適癥狀改善程度均比三聯組患者更為良好,P<0.05。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中,采取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膠體鉍劑四聯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清除Hp,對胃黏膜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