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 廣東 深圳 518106)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主要指的是因為感染多種肝炎病毒而導致肝臟病變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以上腹部不適、惡心、食欲減退以及乏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治療,隨著病程的進展,可出現諸多并發癥如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臨床上在對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對癥治療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因為病程長、遷延不愈,再加上患者疾病知識缺乏,過度擔心自身病情,可出現諸多負面情緒如焦慮、緊張等,使治療依從性降低,影響整體療效[2]。而健康教育通常指的是將服務對象的心理、社會適應以及心理能力等作為基本依據,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措施,并且作為一種宣傳形式和治療手段在醫院中得到廣泛運用。因此,本文研究了健康教育路徑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運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隨機將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50 例分為兩組,每組75 例。對照組年齡20~65 歲,平均(42.6±10.4)歲,其中22 例為女性、53 例為男性;觀察組年齡22~68 歲,平均(44.2±10.7)歲,其中20 例為女性、55 例為男性。入選標準:①患者可正常溝通和交流,且具有較好的依從性;②符合臨床診斷標準;③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④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缺失者;②嚴重意識障礙或精神分裂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兩組的疾病類型、年齡等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以常規護理為主,即對人員的探視時間和次數進行限制,為患者營造舒適、干凈、安靜的病房環境,叮囑患者多注意休息;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時,嚴格按照醫囑要求;指導患者合理安排日常飲食,并且加強病房護理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具體如下:①教育內容。通過了解患者在不同治療階段的教育需求,再結合醫生的診療計劃,編寫健康教育路徑內容,并且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修正,給予患者全程護理,具體內容見表1;②實施方法。由當班護士或責任護士將教育路徑內容作為基本依據,給予患者健康教育,通常在治療或晨晚間護理時施教,護士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患者講解,然后在護理記錄單上認真填寫施教的內容,讓患者簽名和評價,并且在下一次健康教育前,對患者掌握前一個問題的情況進行了解,對于依然存在疑問的患者,要耐心講解,及時幫助患者解答疑問。由于一些患者年齡較大或較小,應該由家屬共同參與,并且還可以采用各種施教形式,比如發放教育材料、播放錄制片、設置健康咨詢服務臺、開展專題講座以及辦板報、院報等。

表1 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內容
觀察以下指標:①運用Zung 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負面情緒,得分越高,則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②運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有三個等級可供選擇,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③運用自制健康教育知識問卷對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100 分,包括病因、臨床表現、傳播途徑、消毒隔離、飲食調節、情緒控制、藥物治療以及定期復查等相關知識,其中<60 分為不知曉;60~80 分為基本知曉;>80 分為知曉。
由SPSS20.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疾病知識總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疾病知識知曉率對比[n(%)]
兩組干預前的各項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SDS 和SAS 評分均下降,組間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分)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對比[n(%)]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不斷推進,再加上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廣大患者對醫療質量,尤其是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明顯提高,臨床護理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3]。臨床上在對病毒性肝炎患者進行護理時,健康教育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向患者宣傳預防保健知識和自我護理技能的一個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為抑制病情進展,避免發生并發癥,從而改善患者預后[4]。健康教育路徑主要指的是根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某一類疾病患者住院期間制定的健康教育表格或路線圖,與傳統護理模式比較,其優點如下:①適當的心理干預和疏導,能夠及時幫助患者解答疑問,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提高治療依從性[5];②耐心講解疾病知識,可以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正視自身病情,了解到堅持用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疾病的進展進行控制,從而使治療效果提高[6];③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可以確保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④根據路徑內容,從入院到出院給予患者連續、動態、系統的健康教育,可以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7]。
綜上所述,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運用健康教育路徑,一方面能夠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減輕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護理滿意度,有助于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