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平 單旭明
(東莞市沙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廣東 東莞 5239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屬于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可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該病臨床表現包括氣短、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及胸悶等[1]。該病具有很大的危害,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很多患者因患病后未得到及時治療,不僅會加重病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引發多種并發癥,甚至喪失生命,對家庭及患者心理、生理均造成負擔。該疾病的發病原因包括多種,最重要的是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可預防疾病發生,提高生活質量[2]。研究顯示,社區干預通過疾病實施綜合性干預措施,干預后有顯著效果[3]。本次研究,即為探討社區干預需求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抽取我社區2019 年1 月—12 月,收治的8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0 例,年齡41~75 歲,平均年齡(56.34±2.14)歲;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7.64±2.36)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此次觀察。(2)患者及家屬同意并參與此次觀察。(3)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疾病患者。(2)無法正常交流者。(3)同期參與其他研究患者。
對照組患者施以常規干預,醫護人員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告知患者疾病相關注意事項,并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去醫院復查。
觀察組患者施以社區干預,通過綜合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適宜技術手段具體如:①營養指導:指導患者飲食選擇優質蛋白、維生素及低糖食物,告知患者戒煙戒酒的重要性,保證每餐營養均衡,攝入體內所需營養;②心理指導:主動與患者溝通,開展健康教育、動態檔案、雙向轉診、家庭體檢、家庭訪視等貼心服務,利用家庭醫生實現與衛生服務平臺數據共享,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提高患者依從性,保持樂觀心態;③呼吸訓練指導:指導患者緩慢呼吸,可閉嘴經鼻正常吸氣,呈吹哨形吹起,堅持練習;另外還可選擇腹式呼吸,指導取臥位,保持吸氣呼氣達1:2 反復進行,每次15 分鐘,輕度循序漸進;④運動訓練指導:根據患者身體不同情況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極、做操及自行車等,強度循序漸進,避免劇烈、過度運動;⑤家庭氧療:指導患者每日間斷吸氧15h 左右,氧濃度為15%~29%,保持動脈血氧分壓穩定。
(1)觀察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0(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實測值/預計值、FEV1.0/FVC(用力呼氣容積),輕度阻塞型通氣障礙上述指標值分別為75%及以下、70%~80%;中度阻塞型通氣障礙上述指標值分別為50%及以下、40%~60%;重度阻塞型通氣障礙上述值均為40%及以下。
(2)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進行評估[4,5],內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每項分值0~25 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干預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肺功能指標()

表1 肺功能指標()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t=1.881、1.760、3.341、1.787,P=0.032、0.041、0.001、0.039,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2 生活質量評分(,分)
2018 年中國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 歲及以上成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8.6%,中老年患者高達13.7%,首次明確我國該疾病患者人數近1 億,該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整體健康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6]。因此,我國應重視該疾病的預防,從社區干預做起,著力加大該疾病的防治力度,保障公眾健康。
本次研究通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以社區干預,通過營養指導、心理指導、呼吸訓練指導、運動訓練指導、家庭氧療等綜合性干預措施,可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提高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另外還可提高干預后總有效率,可促進患者較快恢復,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張軍霞等人研究中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以社區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肺功能指標中FEV1.0/FVC 干預前后,均有差異統計學差異(P<0.05)[7]。證明社區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顯著效果,社區護理通過對該疾病的多方面,實施有效、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及健康知識的認識。該病發病后,選擇藥物等治療方式可改善癥狀,但不能避免復發等情況,因此需要在生活中學會預防。社區干預是基礎干預的延伸及推廣,不僅可增加醫患間的信任,使預防疾病完美融入生活中,提高藥物治療該疾病的效果,同時還可預防其他疾病發生,學會在生活中處理疾病異常情況,從而降低病情進展;另外還通過指導患者呼吸訓練指導、運動訓練指導及家庭氧療指導,幫助患者治療并促進患者較快恢復,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標,提高生活質量[8]。
綜上,社區干預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干預總有效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