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婷
優化創新生態,助力轉型升級。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本報記者深入攻堅一線、走向創新前沿,用心傾聽科技工作者的故事、記錄奮斗者幸福的笑臉……本報今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與您共同見證三晉大地科技創新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展現人民群眾歡度春節的祥和景象。
“學子們充分發揮奇思妙想,構思并制作出直擊實際生活需求的汽車作品,對初創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來說尤為重要?!?月12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晉中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實踐指導老師郭瓊琳介紹道??粗覂燃o扣教學實際的產品類、工藝類、教育類模型,盡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現代職教精神。
郭瓊琳表示,創新型汽車最突出的特點是變廢為寶,學生根據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依據教學需求調整布局,利用報廢汽車零部件,自由進行汽車組裝。“我們在新制作的這臺汽車中實現了多處創新,利用方鋼套接技術代替傳統焊接工藝以提高車身承載力,進行汽車防盜系統的改裝以及共享汽車遠程遙控啟動功能等,理念的創新與實踐的摸索全面激發了學生對創新技能的學習興趣。”參與創新汽車項目實踐組的學生史鵬飛說道。
一件產品的成功并非易事。創新汽車的研究設計有車身結構、配重情況、圖紙樣式等,包括有效分析車身所需數據、羅列所需材料配件、購買所需材料和配件等準備環節。“機器成型的過程從制備材料與配件、材料沖壓焊接到配件裝配調整與路試等用時近兩個月。參與的師生文思泉涌,進行頭腦風暴式的理論學習與操作,老師可以從中獲得更優秀的教學實踐經驗,學生們可以獲得良好的動手操作技能。”實訓指導教師車飛標說道。
“意志品質、學習能力方法、團隊協作等方面的提高,是我在工作室同老師實踐交流過程中收獲到的最為可貴的財富。持之以恒、溝通交流是合作學習的金鑰匙,為日后自己的實踐工作奠定寶貴基石。”史鵬飛對記者說道。
作為為社會輸送優秀技術人才的科研載體,工作室成立一年來屢獲殊榮,先后榮獲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總工會“五小”競賽一等獎、晉中市總工會“五小”競賽一等獎、2019年山西省總工會“五小”競賽三等獎等,真正實現“師徒工匠”精神,為社會儲備更多優秀人才,助力人才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