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作為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郭旭生專注牧草加工利用研究。在企業和農民眼中,他是能夠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農民科學家。
2012年,郭旭生結束了在美國高校一年的訪問學者工作,回到了蘭州大學。在中國的積累和美國的深造,使他更堅定了把研究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決心。
郭旭生主動出擊。他把想法告知了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強。“你有技術,我有資源?!瘪T強說,兩人一拍即合。在馮強的“穿針引線”下,郭旭生帶著甘肅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益民赴安徽一家牧草加工企業考察。
從牧草收割到加工利用,安徽企業通過引進裹包青貯飼料生產線,實現了青貯飼料的商品化。整個機械化的操作過程,使林益民大開眼界。
林益民下定決心,“引進生產線,發展裹包青貯飼料。”
2012年底,得益于郭旭生的協調,林益民所在企業購置了一套日本進口的拉伸膜裹包青貯飼料生產線,不久后,開工建設。
郭旭生說,有了設備,還需要精準的技術指導。為此,從收割時間、切碎長度、壓實密度到密封以及如何確保青貯飼料發酵品質,防止發霉變質,郭旭生手把手地教給企業和群眾。
基于大量實驗室的研究,郭旭生將苜蓿鮮草打成漿,按比例加入葡萄糖,再密封發酵,發酵而成的綠汁發酵液便含有乳酸菌,然后將綠汁發酵液噴灑在鮮草上,就能起到很好的發酵作用,生產出來的飼料有營養,口感也好。
對于企業而言,綠汁發酵液的低制作成本節省了開支。不僅如此,郭旭生還利用食品工業副產物,比如蘋果渣、馬鈴薯淀粉渣,作為苜蓿添加劑,代替葡萄糖,變廢為寶。
有了技術支撐,這家企業生產的飼料每噸利潤達100元左右。郭旭生的“金點子”為企業賺到了錢,為自己贏得了“草狀元”的口碑。
2015年,郭旭生兼任定西市牧草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他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技術推廣上,帶動更多企業和農民參與到現代草產業的發展中來。
臨近春節,郭旭生還在美國進修。他說:“我希望學以致用,讓更多科研成果惠及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