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三萍
摘 要: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是矛盾的,在學生眼中,教師是權威的,嚴肅的,不容置疑的,這導致學生與教師在溝通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礙,過重的壓力讓一些學生在課堂提問環節過度緊張,很難理清答題思路,出現表述不清、思路混亂、邏輯不通等狀況。要想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藝術地進行課堂提問是高中語文課堂中需要加強的一部分。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方式
引言: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語文課堂中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常見方式就是課堂提問,課堂提問也是增加師生互動及情感交流的有效形式,能夠有效考查學生的字詞運用能力、理解能力、書面閱讀能力、ロ頭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鑒于此,本文將從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角度出發,淺談語文課堂中的提問藝術。
一、設置新穎的課堂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提問環節存在一定的強制性和逼迫性,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自覺地產生壓迫感和緊張心理,以至于在回答問題時因為過度緊張而答非所問。高中語文教師要創新教學形式,以藝術化的手法處理課堂提問環節,要清楚地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有計劃地去實施,而非隨意性的發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可以以本課所講內容、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為考量,設計有針對性的提問內容和提問形式,使提問內容新穎有趣,提問形式不再單一,進而引發學生思考。高中語文學習中,對字詞和成語的掌握是深入學習語文的基礎,語文教師可以開展課堂文字找不同的游戲提問形式,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或投影中展示三到五組詞語,如“A.凄婉B.凄惋C.凄腕D.凄碗”,這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地,請問是哪一個,讓知道的同學不用舉手直接站起來說出正確答案。這樣的形式進行幾輪之后,學生答題的拘束感就會減少很多,積極性會隨之增加。教師還可以設置有獎競猜的形式開展答題,以增加學生的答題熱情。
二、掌握因人而異的課堂提問藝術,考慮每個學生的情況
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和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習質量的高低。為讓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和提高,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人發展情況,教師應當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有針對性的提問環節。在設計有針對性的提問形式之前,教師應當對本班學生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通過點名提問的形式將問題對應到個人,以考查學生的綜合應對能力。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還應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提問的形式、與學生之間的眼神交流等。對待個性較強、好勝心較強的學生,哪怕學生回答的不對,教師也不要直接批評或用強硬的態度指出學生的不足,而應當用溫和委婉的語氣,側面引導學生的正確答題思路;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則應善用生活例子,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三、調整提問方式,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教學活動中最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教師直接提出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回答情況引出答題思路,或者直接給出正確答案。這種提問方式簡單粗暴,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問一答的互動形式看似直截了當,實際上卻缺少對學生發散性、創造性思維的啟發,沒有給學生過多的思考空間。因此教師需要調整提問方式,可以先單問一個問題,學生回答出來之后再變換角度和層次,深入提問與第一題相關的第二題、第三題,或者用反問語氣層層深入地進行靈活提問,這樣也可以考驗學生對文章的深人理解程度。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還可以采用“設疑式提問”的形式,即提出的問題本身存在疑點謬誤或有其他思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或者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一起探究問題的多種可能性。這種提問方式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幫助學生深人思考問題主線和多條副線,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這樣的提問形式更注重探究問題的本質,學生通過“思考一探究一發言一再思考”的形式,能夠對問題產生新的理解,從而打破固有東縛,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培養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
四、學生在互動中自主運用提問策略
“教策略”“學策略”的目的是“用策略”。學生要在與課文互動、與同學互動、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運用提問策略。學生在閱讀時,會因自身的經驗和思考對課文產生疑問,但這些疑問往往是作為閱讀者的學生無法解答的,因此,需要學生梳理疑問、記錄問題,通過提問獲取答案,深入學習課文、掌握課文內涵,實現與課文的互動。同學是學習的伙伴,小組討論、交流、評價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提煉出高質量的問題,幫助學生運用提問策略進行深入閱讀。教師是引導者,學生通過模仿學習掌握提問策略,產生疑問提煉問題向教師求教的過程也是反饋教學信息、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的過程。學生在學習提問策略的過程中要學會舉一反三。學生在教師的傳授引導下了解提問策略的概念,并能夠通過學習模仿做到自主運用提問策略,從而在運用中意識到提問策略的重要作用。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應改變以往刻板枯燥的提問方式和既定的提問內容,多設置新穎的提問形式和回答形式,激發學生的回答興趣。教師要因材施教,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課堂提問環節,將問答計劃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幫助全體學生實現自我突破。此外還要改變傳統的直接式問答形式,善用反問、設疑、游戲互動等提問形式,拉近師生距離,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發散性深入思考。教師還要運用智慧的學科語言增加提問環節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為高中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秀芳.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有效策略[J]. 科教導刊(下旬),2019,(36):103-104.
[2]趙軍帥.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239.
[3]秦嬌風. 構建新時代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 中國新通信,2019,21(1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