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爽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語文教學理念,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將生活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文章從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要求出發,結合生活化教學中出現的偏離及其原因,探究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策略,以期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所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
在傳統的語文課上,教師的教學活動伴隨任務和目的,學生按部就班地聽從教師的安排,課上全過程教師主要帶著教學任務來講解知識,然而學生卻坐不住板凳,有打瞌睡的,有私下聊天的,也有昏昏欲睡的,學生沒有積極性,教師講得很累,教學效果也上不來。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開始嘗試著打造開放性的語文課堂,對學生放手,把生活活水引入課堂,把靜態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以下,筆者分享和交流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的幾點做法。
一、基于語文學科特點,開展生活化教學實踐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育工作者應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與語文學科相結合,根據學科本質、課程標準和文本內容展開實踐。
首先,教師應深入分析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既要夯實學生的“雙基”教育,也應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氛圍。在課堂設計中,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并在課堂中營造開放、互動的教學氛圍,輔助學生夯實字詞,分析掌握文本中出現的陌生詞匯、修辭手法以及文章結構;結合文字營造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品味作者的描寫,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其次,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要求設計教學目標,并體現生活化教學的特點。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于培養學生“積極地人生態度和正確地價值觀”提出了要求。在課堂設計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對文本的初步閱讀,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并依托生活經驗體會和理解作者的描寫,將文本閱讀融入生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意識和能力。
二、從多媒體視頻中獲取直觀的生活畫面
初中語文課本內容有著濃郁的生活色彩,為了學生在主觀上有學習心得,就要把學習的廣角拉到生活中,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生活,那么對于有些生活情節需要馬上再現出來,讓學生沉浸在溫暖的氣氛之中,這就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視頻給學生展示活生生的生活畫面。
例如學習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時,老師通過截取母親的影像片段,配以不同顏色的菊花制作成視頻,將閻維文的《母親》設為背景音樂,生動地影像視頻更直觀地將母親對兒子的愛展示出來。在此情境下,老師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輪換角色來扮演文中的母親和兒子,同時,將母親的語氣、神態和兒子的語氣、情緒表現出來,學生通過情境模仿從中獲得更多情感體驗,對課文的內容自然也就領悟了。多媒體教學不僅能豐富語文的課堂內容,還能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帶動全班同學投入到課堂中,對于引導學生進入文中情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將實踐生活化
在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突破教材的限制,進行教學內容的擴展,設計一些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通過課外游戲活動增長知識,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這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同時,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學生能將從課堂中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語文知識變得鮮活而生動,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例如,在《故鄉》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輕松地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從“我們的家鄉”出發,讓學生試著說一下自己眼中的“家鄉”是怎樣的,對最近幾年家鄉發生的變化加以描述,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以此引導學生積極尋找、發現家鄉之美。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仔細觀察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的人,用寫日記的方式談一下自己的感受。通過這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對家鄉的美好有更清晰地認識與了解,真正感受到家鄉人民的樸實,從而調動情感。而且,有了文字記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能力都可以得到對應的提升。
四、從生活實踐中增強學生對生活的實際體驗
初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內容都和生活有關,所以語文知識的實踐性較強,教師如果只在課上講解課文知識,不能讓學生兩耳聞窗外事,那么學生只能固定在狹小的學習空間里反復吸收固有的知識,學習處于封閉狀態,就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從課堂走進實實在在地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不同的經歷,使情感受到熏陶,同時還能使學生留意生活中的美,在潛意識中培養學生的美感,這樣更能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水平,使教學更豐富和充實。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當一回新聞小記者,深入校園的每個角落,用眼睛去捕捉新聞素材,比如說有的同學看見保潔阿姨將學生隨手扔的零食袋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學生通過這件小事,來搜集身邊有意義的人和事,從保潔阿姨身上讓學生感到慚愧。身為中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品行,不能隨手扔垃圾,之所以校園環境這么整潔,是保潔阿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更要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也要養成自律的好習慣,當學生把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之后,然后交到學校廣播站,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觸動,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來教學,脫離了生活的語文會顯得蒼白無力,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使語文教學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師要把語文教學教活,把生活一汪活水引入課堂,讓語文知識成為學生的生活所需,讓學生能在學習和日常實踐中積極探索,并學會利用語文知識處理生活中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生龍[1]. 探析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理念與其實施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3):P.81-81.
[2] 雷秋芳. 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 知識文庫, 2019, 000(011):P.133-133.
[3] 張生龍. 探析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理念與其實施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