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康
T 細胞為淋巴細胞的主要成分,可以參與多種生物功能,殺死靶細胞,輔助或者抑制B 細胞產生抗體。CD3+、CD4+、CD8+是T 淋巴細胞亞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免疫應答。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慢性氣道炎癥是一種涉及多種細胞,如涉及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 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及氣道上皮細胞等成分的慢性炎癥性疾病,臨床上發病率比較高。近幾年由于環境的改變,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中國約有2000 萬人罹患哮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社會帶來承重的經濟負擔[1],該病是一種由臨床免疫機制介導的慢性肺病并與臨床患者的免疫功能好壞密切相關。罹患哮喘患者臨床體液和臨床細胞免疫功能均異常。由于該病反復發作,治療費用較高,因此如果判斷疾病的進展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臨床上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的增加與否與臨床哮喘發作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CD8+、CD3+、HLA-DR細胞水平進行研究,探討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 細胞的關系,為臨床支氣管哮喘的免疫預防和臨床診斷提供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80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急性發作期患者)和對照組(非急性發作期患者),各40 例。其中,試驗組患者男21 例,女19 例;年齡52~63 歲,平均年齡(57.0±4.5)歲;病程9~13 年,平均病程(10.2±3.23)年;基礎疾病:高血壓2 例,冠心病1 例,糖尿病2 例。對照組患者男20 例,女20 例;年齡46~67 歲,平均年齡(55.0±4.2)歲;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5.3±3.18)年;基礎疾病:高血壓2 例,冠心病1 例,糖尿病2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研究得到了臨床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都深度了解研究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表現為不停反復喘息、咳嗽、呼吸短促、胸悶的患者,接觸過過敏原以及冷空氣、物理、化學刺激等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過度運動以及過度通氣(如大笑和哭鬧)的患者,夜間或者凌晨發作加劇的患者;③發病過程中可在雙肺聽到散在或彌漫的喘息聲的患者;④抗哮喘治療可有效或自發緩解的呼氣期延長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其他肺部疾病包括肺纖維化、肺癌、支氣管擴張等患者;②肝腎功能不全患者;③最近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④腫瘤患者、結核患者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⑤不愿意參加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受試者在早晨均抽取5 ml 空腹外周靜脈血,測定外周血中CD3+、CD4+、CD8+、HLA-DR 細胞的含量。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CD8+、CD3+、HLA-DR 細胞水平分別為(36.35±4.16)%、(1365.90±301.40)%、(1.98±0.72)%,均高于對照組的(23.41±3.63)%、(1105.90±381.40)%、(1.59±0.71)%,CD4+、CD4+/CD8+細胞水平分別為(22.52±3.41)%、(0.61±0.62),均低于對照組的(30.31±2.93)%、(1.30±0.5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外周血CD8+、CD3+、CD4+、CD4+/CD8+、HLA-DR 細胞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外周血CD8+、CD3+、CD4+、CD4+/CD8+、HLA-DR 細胞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T 淋巴細胞來源于人體骨髓多能干細胞,其為卵黃囊和胚胎期的肝臟。在人類胚胎和初級階段,骨髓中的一些多能干細胞或前T 細胞在胸腺激素的誘導下進入胸腺并且長大最后變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 細胞。成熟T 細胞通過血流分布到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賴區并通過淋巴管、外周血和組織液循環最后發揮細胞免疫調節功能。T 細胞的循環利用有助于廣泛接觸進入人體的抗原并增強免疫反應最后使免疫記憶保持更多時間。T 細胞膜上有許多不同的標記物,其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體。這些表面標記物是結合在細胞膜上的大蛋白質分子。輔助T 細胞在其他T 淋巴細胞誘導的免疫應答中起輔助和增強作用。由于支氣管哮喘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一些研究報道過敏反應和氣道炎癥與支氣管哮喘的病理機制密切相關,免疫功能和炎癥是影響過敏反應和氣道炎癥的重要因素。免疫應答的主要參與細胞為T 淋巴細胞,因此,T 淋巴細胞的異常變化是評價哮喘的重要指標。
哮喘是一種免疫性過敏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呼吸道炎癥反應涉及多種細胞[2]。大量研究發現,T 淋巴細胞亞群的異常表達對支氣管哮喘的病情有較大影響。臨床上CD3+和CD4+以及CD8+是臨床T 淋巴細胞亞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臨床上CD4+和CD8+的比值分別表示免疫功能增強或減弱的程度。CD4+/CD8+是評價免疫功能的關鍵指標。氣管哮喘發作時,CD4+T 細胞的激活和CD8+T 細胞功能的抑制是一致的[3]。提示支氣管哮喘發作輔助性T 細胞的比例明顯優于抑制性T 細胞,進一步說明CD4+T 淋巴細胞亞群的表達在支氣管哮喘發作中起著重要作用。
病理學臨床免疫反應是臨床哮喘患者氣道慢性炎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當患者氣道受到刺激時會產生和釋放炎癥介質并導致呼吸分泌物增多,影響肺通氣。T 淋巴細胞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蛋白抗原誘導的免疫應答,并且其中最重要的是CD4+T 細胞,而且CD4+T 細胞與CD8+T 細胞比例的失衡會影響到患者免疫系統。有研究表明,當CD4+T 細胞或CD8+T 細胞的水平或功能異常時將會導致患者T 淋巴細胞調節失去平衡[3],并導致機體發病。有學者對健康人外周血CD8+T與哮喘患者相比較發現,無論是發作期還是緩解期,其患者外周血的臨床CD8+T 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且CD4+T細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人,這項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的T 淋巴細胞有差別于正常人,說明通過T 淋巴細胞的含量可對患者的疾病狀態進行判斷。
有學者對哮喘患者進行分組,急性發作期與非急性發作期相比較,發現在急性發作期下其外周血的CD8+T 細胞水平明顯高于非急性發作期[4]。而哮喘患者CD4+T 細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低于非急性發作期,且以上研究與本研究結果相同。最近研究表明,哮喘患者CD4+細胞在維持免疫平衡和抑制炎癥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并與哮喘患者氣道的炎癥臨床發作密切相關。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數量減少會導致哮喘患者免疫抑制減弱,并且患者T 淋巴細胞的功能取決于T 淋巴細胞表面抗原的識別[5]。
哮喘患者T 淋巴細胞活化階段發生在抗原刺激患者淋巴細胞活化和增殖的階段,哮喘患者激活T 淋巴細胞后分泌的細胞因子與細胞接觸后分泌的細胞因子激活其他的免疫細胞,最近的研究發現哮喘患者T 淋巴細胞在活化后會表達多種表面分子,包括CD69 和HLA-DR。這些分子的表達作為哮喘患者T 細胞活化的指標并已廣泛應用于哮喘患者T 淋巴細胞的研究中。
在許多慢性傳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感染、EB 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外周血中T 淋巴細胞表面活化標記物等的表達都會加強。臨床上哮喘患者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依賴于患者T 淋巴細胞的增加,并通過鑒定抗原從而使細胞呈現特定抗原以幫助CD4+T 淋巴細胞。哮喘患者CD8+T 細胞活化后成為具有細胞毒性的T 淋巴細胞,其是哮喘患者免疫應答的重要效應細胞,并具有臨床抗原特異性,因此檢測哮喘患者T 淋巴細胞活化標志物有助于判斷患者機體的細胞免疫學功能[6]。急性期患者CD4+T 淋巴細胞、CD8+T 淋巴細胞及HLA-DR 的表達水平高于緩解期。急性期哮喘患者比緩解期哮喘患者的T 淋巴細胞活化增多,且比急性期哮喘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活躍,這與以往的研究一致,認為T 淋巴細胞介導并參與細胞免疫反應,在哮喘患者氣道病變和全身炎癥反應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CD8+、CD3+、CD4+、CD4+/CD8+、HLADR 細胞水平對哮喘患者疾病的進展情況進行評估具有顯著意義。但是本研究尚有不足之處,研究樣本例數過少,觀察指標比較單一,應該從多中心進行樣本抽取,擴大樣本數量,增加免疫指標,為臨床治療提供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