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棟梅 滕麗麗
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生優育的觀念深入人心,每個家庭都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因此在臨床上及時排查導致孕婦和胎兒陷入危險的各種危險因素,并且進行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十分必要的。高危妊娠是指在懷孕期能夠直接威脅母親和胎兒生命安全的妊娠。高危妊娠的胎兒死亡率、畸形率以及患有各種先天性疾病的幾率明顯高于正常妊娠。在婦女妊娠期,為了適應胎兒更好的生長發育,為其提供更多營養,妊娠婦女在不同階段(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各器官組織都有一定的變化,特別是血液系統的改變,尤其孕晚期孕婦的血液呈現高凝狀態[1,2]。由于高危妊娠對分娩結局以及生活質量有著不良影響,從血液系統以及凝血功能的改變上可以為臨床醫師的診斷治療提供幫助,針對孕婦情況,對高危妊娠孕婦進行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孕婦以及腹中的胎兒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次實驗探討高危妊娠患者不同孕期血常規及凝血常規檢測結果,分析不同孕期血液指標的改變,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產科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根據孕期不同分為孕早期組(38 例)、孕中期組(42 例)和孕晚期組(40 例)。孕婦年齡17~44 歲,平均年齡(34.5±6.5)歲。選取同期40 例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本次試驗均在孕婦和家屬知曉下進行,且經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所有高危妊娠孕婦均確診為各種原因的高危妊娠;②所有孕婦均同意治療方法,并且能夠配合調查研究;③正常孕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均正常,并且孕婦均不患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并且肝腎功能指標正常。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血管系統或者肝臟、腎臟等方面的重大疾病;②患有重大血液類疾??;③孕婦精神異常,與其溝通有障礙,無法配合治療。
1.2 方法 四組孕婦均行血常規以及凝血常規檢測。本次試驗均采用XN1000 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3]。對孕婦體表淺處靜脈采血,用真空采血管采取患者血液2 ml 2 份,以備不同項目的檢查,并且保證標本在2 h 內檢測完畢,為防止發生凝血,可用枸櫞酸鈉抗凝劑。對孕婦血樣采用離心處理,轉速為3100 r/min,離心5 min,將離心好的血漿分離開來,以備凝血功能的檢測,所有儀器在檢測前均進行質量檢測,保證儀器檢測結果無誤。
1.3 觀察指標 比較四組孕婦血常規[Hct、HGB、RDW、MCV、PLT]及凝血常規[PT、APTT、TT、FIB、D-D]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孕婦血常規指標比較 正常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婦HGB、Hct、MCV、PLT 依次降低,RDW 依次升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四組孕婦血常規指標比較()

表1 四組孕婦血常規指標比較()
注:四組比較,P<0.05
2.2 四組孕婦的凝血常規指標比較 對照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婦PT、APTT 依次延長,D-D 依次升高,FIB依次降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孕早期、孕晚期孕婦TT 依次延長,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四組孕婦凝血常規指標比較()

表2 四組孕婦凝血常規指標比較()
注:除孕中期組TT 外,四組比較,P<0.05
在妊娠期有某種并發癥、合并癥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婦、胎兒及圍生期健康或導致難產,稱為高危妊娠。高危妊娠不僅對孕婦以及胎兒的身體健康情況有極大的影響,而且還是近年來孕產婦及新生兒發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孕婦年齡<16 歲或>35 歲、患有多種并發癥、以往有異常生育病史以及受多種社會因素、遺傳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均可導致高危妊娠[4-6],其中妊娠期的異常情況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期出血、胎盤異常、過期妊娠、羊水過多以及胎兒過大過小或窘迫等,均屬于高危妊娠。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壓力的增大,飲食習慣的改變,并且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部分符合條件的家庭計劃要二胎,但由于產婦年齡較大,產婦患有高危妊娠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因此在臨床上必須對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進行嚴密的檢測,實行嚴謹的高危妊娠管理與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7,8]。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可以清晰明了地顯示出孕產婦血液系統的各項指標的異常變化,通過對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體積和形態變化進行分析,來幫助臨床醫師對疾病作出診斷和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及時檢測血常規和凝血常規的變化對孕婦生產時減少意外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9-14]。
本次實驗通過對正常孕婦以各個孕期的高危妊娠孕婦血液系統進行檢查,研究血常規和凝血常規的變化,從而得出孕婦整個孕程中血液系統變化規律,從而對孕婦產前進行干預[7]。本研究結果顯示,正常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婦HGB、Hct、MCV、PLT 依次降低,RDW 依次升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婦PT、APTT 依次延長,D-D 依次升高,FIB 依次降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孕早期、孕晚期孕婦TT依次延長,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水平,表現為孕婦血液纖凝系統的變化,是臨床上血液系統的重要指標。此外,在臨床上建立正常孕婦不同孕期血常規及凝血指標的參數變化范圍,可以為高危妊娠患者及其他孕產期疾病患者的病情判定提供有效的幫助[15-18]。
綜上所述,高危妊娠孕婦各項生理指標會根據孕期的變化而變化,及時檢測血常規及凝血常規有利于監測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對醫生的干預治療起到指導作用,防止產時和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