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肸
摘 要:我們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考察馬克思實踐概念及其當代價值,當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無非是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因為,只有正確地理解全球化,才能正確地理解當代世界;只有正確地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正確地理解當代中國;只有對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形成正確的觀念關系,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當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由此可見,馬克思實踐概念的當代價值在于,把全球化理解為革命的實踐、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革命的實踐、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關鍵詞:馬克思;實踐概念;當代價值
一、全球化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全球化是革命的實踐
所謂全球化是革命的實踐,是指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在全球范圍的一致。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就資本積累的意義而言,就是剩余價值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全球化,就是無產者剩余勞動的全球化。剩余價值是對象化的剩余勞動。從而,全球化就是無產者剩余勞動的全球化。全球化對于無產者的革命有二個方面的積極意義:其一,創造了無產者解放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例如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其二,創造了無產者解放的自由時間條件,例如全球范圍內科學發現、藝術創造活動的大發展。我們要站在無產者的立場上,依自己對全球化的思維全面地參與全球化過程,實現改變環境和自我改變的一致,既反對只改變環境不自我改變的做法,又反對只自我改變不改變環境的做法。
2.全球化是科學的實踐
所謂全球化是科學的實踐,是指人應該在全球化實踐自身及其矛盾中證明全球化思維的真理性。就全球化矛盾的意義而言,作為無產者剩余勞動的全球化,就是資產者占有剩余勞動的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剝削的普遍化。全球化中交織著資產者和無產者、大公司和員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全球化思維在全球化實踐自身中的矛盾。我們要站在無產者的立場上,全面地研究全球化,反對從單一方面抽象地研究全球化的方法。
3.全球化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
所謂全球化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是指全球化的革命實踐和科學實踐統一于無產者的全部社會生活。全球化必然引起全球人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改變,特別是全球無產者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改變。那種認為,只要物質生活的全球化,而不要政治生活的全球化和精神生活的全球化的做法是不可靠的,問題在于我們應該依自己的革命的和科學的全球化思維參與全球化實踐。我們應該堅持人民大眾的革命的實踐的立場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要時可以采取人民大眾的資本立場,共建共享。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革命的實踐
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革命的實踐,是指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在中國范圍的一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其現實性上,是中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市場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調動了中國人民實現改變環境和自我改變的一致的積極性。這一實踐的革命意義有二:其一,它以中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計劃階段為基礎發展起來,它揚棄了前一階段的公有財富。其二,它正在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公有財富。在某種意義上,十八大以來全國性的反腐敗恰恰證明了中國社會財富的社會主義公有性質。當代中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提供公共產品和精神產品,應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所在。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科學的實踐
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科學的實踐,是指人應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自身及其矛盾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身交織著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和市場手段的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矛盾等等。因此,我們應該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直接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生產總過程,提出具體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證明這些路線、方針、政策的真理性。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
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是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革命實踐和科學實踐統一于人民大眾的全部社會生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當代中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當代中國的全部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當代中國目前就有城市與鄉村不平衡等矛盾,我們應該依人民大眾的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的立場解決這些矛盾。因此,新一代領導集體正在做生態文明的戰略調整,目的在于城鄉差別再平衡,發展最高層次的現代化農業即生態化的可持續農業。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1.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的實踐
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的實踐,是指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圍的一致。當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地體現在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爭議能力方面。這就是依思想政治教育規定,作合乎事理規劃,預防爭議發生于先,處理已發生的爭議于后,協助建立一個自由、公正的社會秩序。前文提及的,針對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黨中央適時提出生態文明的戰略調整,這就是作為革命的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預防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爭議的能力,對人民群眾的活動和黨的領導的活動的一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學的實踐
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學的實踐,是指人應該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自身及其矛盾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自身交織著人民大眾之間的多種多樣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從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自身及其矛盾中去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生產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這些知識是指明了現行思想政治規定的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性或民族性、各種實踐和自由的關系,及教化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實踐,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實踐和科學實踐統一于人民大眾的全部社會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民大眾的整個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多種實踐方式和多種理論見解的交鋒中,堅持人民大眾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鍛煉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能力。這些能力是指依循思想政治教育邏輯,以價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論證,解釋適用思想政治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