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在戰(zhàn)國末年組織其門客編撰的一本著作,它匯集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家的學說,闡明了世界萬物和古往今來的哲理,蘊含著偌大的智慧。
關鍵詞:《呂氏春秋》;大智慧
一、《呂氏春秋》的價值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在戰(zhàn)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組織其門客編撰的一本著作,它以儒家思想為主干,以道家學說為基礎,融合了法家、墨家、陰陽家、名家等等學說,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多萬字,包括了古往今來天地萬物的事理。
二、《呂氏春秋》中蘊含的大智慧
1.得言不可以不察。數(shù)傳而白為黑,黑為白。
這句話的意思是: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八卦”,有時候,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不管男人還是女人,談論的大多都是“八卦”,人們鄙視這類言論,卻又樂此不疲,是因為好奇心在作祟。這類言論對人的傷害也是不小的,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個人兩個人說或許不那么值得人相信,但說的人多了,人聽了很多次就會信,而且一個人添油加醋一句,到后來確實可以顛倒黑白。這些傳言輕者可以損壞一個人名聲,重者毀壞前途,甚至致人于死地。所以,我們面對一些傳言,如果你需要與傳言中的人打交道,那就需要去考證一下,到底靠不靠譜,然后再做出判斷,永遠不要在別人的嘴里去認識一個人,因為即便不是傳聞,每個人的認識也都存在偏差,要自己感受才行。
2.天不再與,時不久留,能不兩工,事在當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不會給人兩次或多次機會,時機稍縱即逝,不會為誰停留,人的才能也不會同時把兩件事情做好,事情成功的關鍵在于把握好時機。它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把握時機的重要性,一個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成功的關鍵在于把握時機。人的一生主要就是在關鍵時刻別糊涂,做出正確的選擇。我的母親是個很優(yōu)秀的人,她小時候學習很好,并且多才多藝,是班長,是學生會主席,也是文藝骨干,后來遇到文化大革命,當時沒有機會參加考試,她就一直等,等了十二年,高考等來了,她超齡了,看似很荒謬的一件事,卻迎來了轉機,她復習了這么多年,民辦教師考上了,后來,鄉(xiāng)里招聘一名公務員,她也考上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頭腦,她抓住了機會,轉變了命運。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學會很多,就只能在一個階段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事實上,我們現(xiàn)代人的精力都是分散的,因為你需要有工作和家庭,所以上班的時候集中精力搞好工作上的事兒,回家做好家務、管好孩子。如果有多余的精力,還可以發(fā)展一下自己的愛好,但不能同時來,一段時間就一個,沒有余力就一個都不能發(fā)展。
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這句話的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發(fā)臭,經常轉的門軸不容易遭蟲蛀。也就是說我們要經常運動,才會有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可見,古人已經非常重視運動了。我們現(xiàn)在提出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理念,就是要增強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只有身體素質提高了,十四五規(guī)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才會實現(xiàn),我們美麗的中國夢才會成為現(xiàn)實。
4.人以自是,反以相誹。
這句話是說,人們總是自以為是,反過來又互相責難。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總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但很多年過去之后,我們回頭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選擇也沒精明到哪去,反而發(fā)現(xiàn)人家怎么那么聰明,于是有人感慨說,人要是從一百歲活到一歲,那就都是偉人。偉人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能夠審時度勢,能夠聽下去別人的建議,既有主見,又不自以為是,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也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缺點,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出現(xiàn)問題之后最忌諱的就是互相責難。其實沒有什么大不了,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開始就出現(xiàn)大問題,都是小問題積累到最后問題才嚴重了,那就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把它解決掉就可以了,何必任由其發(fā)展然后再互相指責呢?事后的互相指責除了傷和氣之外沒有任何用處,所以,我們要做到防微杜漸,事后不埋怨。
5.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水中能吞食船只的大魚,一旦處于陸地上,還不如一只螻蛄、螞蟻的力量。啟示我們,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都有自己不適合做的行業(yè),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擅長的領域里一展才華,別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用盡全力也一無所獲,還會被人傳為笑柄。
其實,理論很簡單,但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因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每個人都足夠了解自己。你說讓一個科學家去搞人際關系,他肯定很別扭,而且效果也不會好,你讓一個交際花去搞科學實驗,她得憋得不行,道理一說就懂,但是實際生活中呢,多少人做了不適合自己做的事兒,做到半途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于是痛并尷尬著,所以了解自己的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擅長的事兒很重要。
6.言之易,行之難。
說容易,做很難。我們經常聽到情侶在一起會說要愛彼此一輩子,甚至于有的人說婚姻只是一張紙。有的情侶邁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禮上信誓旦旦地說要愛彼此一輩子,有的做到了,有的根本做不到。做到的都是受百般委屈依然堅守我心的,沒有善良的本性、足夠的耐心、堅持不懈的品質、無私奉獻的品格、良好的教養(yǎng)和不易破碎的玻璃心,就不要提什么愛一輩子。生活中太多細碎的事情可以消磨掉曾經的激情似火,婚姻中真正持久的愛情就是一粥一飯。
7.力貴突,智貴卒。得之同則速為上,勝之同則濕為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用力貴在突發(fā),用智貴在敏捷。同樣獲得一物,速度快的為優(yōu),同樣戰(zhàn)勝對手,拖延久的為劣。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的行動力特別強,做事從不畏難。這種品質讓他很成功,賺了很多錢,他可以一天做很多事情,效率很高,也沒聽他說過累,他習慣了這樣做事,若是遇到了一個拖延癥的同事,估計他會崩潰。
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會在拖延中流失,會在猶豫中錯過,先下手為強,想要什么就積極去爭取,否則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后天一問,這事兒跟你沒關系了,有的無所謂,有的真的會遺憾終生。
三、結語
《呂氏春秋》匯集了多家的智慧,闡明了世界萬物和古往今來的哲理,蘊含著偌大的智慧,本文所載不過冰山一角,更多的需要讀者去挖掘。
作者簡介:劉智群(1984- ?)女,滿族,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人,講師,大學本科,文學學士學位,單位:中共法庫縣委黨校,研究方向:中文·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