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素彩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素質教育在全國各地小學展開,在網絡時代,學生的思想更容易受到深入貫徹落實德育工作也成為重中之重。根據各地小學的教學實踐來看,加強和改善德育工作,已經成為德育的關鍵一環。
關鍵詞:網絡時代;德育工作;解決對策
傳統德育在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筑起一道圍墻,學校與家長通過制定規則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應該或不應該,導致學生難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成長,很難有自己的個性發展,而這樣的結果也往往造成孩子在真正接觸社會時會出現逃避、自卑、糾結、迷茫等消極效果。當的前網絡時代,每天面對大量的信息,我們每每感受到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價值觀的沖擊,面對著復雜多元的道德觀與價值觀,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是擺在家長、學校和社會撒放的重要難題。本文就德育工作如何更科學更有效的展開進行討論。
一、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 評價機制不健全,德育意識不強
由于德育與智育的區別,使得智育工作很容易進行量化,例如升學率、考試分數等等,而德育工作卻難以用數據來證明,因此德育工作的評價機制有待完善。同時,當下很多學校在做德育工作,但大部分學校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德育工作過于機械化。部分學校并沒有真正思考德育工作的意義,只是將其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長此以往,不僅僅是事倍功半,更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二是德育工作停留于表面。在唯分數論的社會風氣下,很多學校并沒有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是一項漫長的工作,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密切配合在能夠凸顯成效。
2. 德育工作隊伍不優,德育工作手段單一
如果任課教師素質較差,就會導致德育工作難以發揮應有的成效。同時,部分學校為求簡單,在德育工作中將其作為量化學生成績的手段,例如做好事加分獎勵,做錯事減分懲罰等,這樣雖然有助于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但卻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及創新思維的形成,使得學生道德內化嚴重受阻,部分學生甚至為求表揚,出現知行不一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學校專門設置了德育課程,但由于部分老師缺乏經驗,或者是由語文老師之類的代上因此最終得到的教學效果并不好。
3. 學校德育環境封閉,與社會嚴重脫節
學校德育環境是指學校內、外各種對學生思想信念、道德品質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有形或無形的環境因素的總和,既包括學校內部德育環境,也包括學校外部環境。環境是參與學生人格形成、完善的重要力量。而在社會急速發展、社會思潮不斷涌現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呈現出一種封閉的狀態,我們并沒有根據社會實際情況進行解釋,更不要說去社會中真正的經歷了。同時,學校試圖通過某些強制性的手段規定學生的一切,包括學習和日常生活等,或通過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規范、服從指令、接受約束的方式進行管理。
二、網絡時代下小學德育工作問題的對策
1. 落實德育工作,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學校的教育需要逐漸由重智育轉向重德育,由重分數轉向重素質,由重結果轉向重過程。在此過程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萬萬不可缺少的,這就要求一線教師樹立向前的教育觀念,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對傳統的教育理念及手段進行創新,身體素質、道德素質、科學素質缺一不可。教師要利用好網絡技術,做更多的功課在對學生的德育上,同時改變急功近利的心態,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非一味追求成績。
2. 結合生活實踐,逐漸減弱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壁壘
學校應與家庭共同努力,在提高學生道德素質這件事中,在網絡時代,家庭更應適當地給予積極的引導,鼓勵學生參與到日常生活實踐中來。如學校組織,家長參與一些親子運動會,讓家長與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接觸了解。
3. 增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度
在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學校應關注當前小學生三大心理問題:一是難以正確認識由于性成熟帶來的兩性關系,這使得學生的兩性關系處理不好極易發生心理問題;二是學業逐漸加重,學生在小學如果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學業壓力,不僅造成學生情緒低落,產生自卑的消極心態,還會嚴重影響到家庭關系、師生關系,更有甚者,部分學生還會有輕生的念頭并付諸實踐;三是小學生在生命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成熟的情況下強力要求獨立,對成年人的干預表達出強烈的不滿情緒,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叛逆期,造成老師與學生、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代溝。因此我們要多了解學生,體諒學生,加強師生溝通,積極幫助學生釋放壓力,幫助學生處理好父母的關系,同時也要幫助學生處理好生活與學習的關系,不能因為學業的加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對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適當配備心理咨詢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 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多途徑滲透德育工作
學校要設置科學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學校通過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要以真實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陶冶情操。三要在校園文化中滲透德育。學校不僅可以通過黑板報、名人名言、文化長廊等形式,還可以利用學校網等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
結語:
網絡上時代下,我國各小學開展的德育工作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正是因為有不足之處,才有發展的空間,小學德育教育是一項漫長的工作,需要學校、教師、家庭以及學生本人的配合和努力才能逐步看到成效,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馬婷.芻議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如何加強德育工作[J].考試周刊,2021(20):9-10.
[2]郭穎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優化策略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3+5.
[3]陳曉紅.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