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丹 殷毅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成功開展取決于諸多因素,黨支部書記的素質應為首要因素。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基層領導者和組織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實施者,因此,對其信念思想、黨務知識、領導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學生群體有區別于教職工思想和行為的特點,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需能夠理解和把握高校學生的年齡、思維、行為特點,并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現在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的身份多為輔導員、高年級學生,受學術背景、年齡、黨齡、個性、能力、黨務工作和本職業務平衡等多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的領導能力和領導結果。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勝任力作為其領導力的評估工具,可以用來對其進行選拔、培訓和培養,它不僅關乎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也是影響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這一職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關于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的研究較為單薄,主要集中在隊伍建設、素質培養、管理考核等層面。自“勝任力模型”概念在我國面世以來,研究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1]在勝任力研究的熱點階段,“從心理學的領域出發,建立了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銷售人員等職業的勝任力模型,主要為通用勝任力模型,對特定崗位的勝任力模型研究剛起步。”[2]
近年來,部分研究開始構建針對性的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基于這一模型,可以對黨支部書記進行選拔和管理,[3]創新構建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體系,并以此為重點持續推進黨支部建設。[4]但同時也存在部分問題,如構模方式不夠科學,沒有體現數據分析的相關性,生成方法研究可能不夠充分,[4]再如模型與實施路徑并不明朗。[5]勝任力本身是模糊不清的,難以精確量化,這使得勝任力模型在應用過程中出現難以轉化和測量的情況,如何實現量化標準對實操效果的讓渡,是研究的難點。
(一)研究方法和前期準備
采用行為樣本分析、質性研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等,初步構建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第一步:創建編碼詞典。以HAY公司1996年版分級素質詞典為基礎,結合學生黨支部書記這一特定崗位,通過對開放式勝任力關鍵詞的采集,形成《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特征詞匯調查表》詞條要素100個。第二步:實施行為事件訪談。選取近二年獲得優秀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和未獲優秀的學生黨支部書記共20名進行訪談,提取詞條形成勝任特征條目庫,通過剔除重復較高的詞條、專業意見等,詞條減少至60個。再次邀請50位學生對量表進行測試,又剔除了21個條目,最終,得到39個相吻合的勝任力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要素表[6](P32)
(二)研究過程
1.調查對象。根據表1的39個要素,選取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中的黨員687人(含預備黨員),訪問其對以上黨支部書記勝任力要素的重要性評價。
2.研究方法。根據表1,采用目的性抽樣方法,取樣時間為2個月,主要通過麥克表單方式發放問卷和進行問卷的填寫及提交。
3.黨支部書記勝任力的假設模型。通過對問卷數據結果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其中“幽默感”、“工作藝術”以及“智力”3個要素的重要性評分較低、組間差異較大,將這3個要素剔除后,共得到36個勝任力要素。按照這36個要素的內在涵義指向的一致性,分別歸類為學生黨建知識、學生黨建技能、支部書記自我概念、支部書記人格特質和支部書記動機需要等5個主要類型,其分屬各自主要特征因素內成為分項特征,如表2。

表2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要素歸類
4.驗證與修正黨支部書記勝任力假設模型。用SPSS22.0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數據分析,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對假設模型進行檢驗和修正。問卷共發放695份,回收有效問卷687份,其中正式黨員474人,占69%;預備黨員213人,占31%;學生黨員589人,占85.5%;女性395人,占57.5%;男性292人,占42.5%。
(1)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即可靠性分析,指對調查問卷內在一致性程度的分析。本研究用Cronbach的內部一致性系數——a信度系數檢測量表的信度,a信度系數在0~1之間,越接近1則代表量表信度越好。本研究檢驗結果如下:

表3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各維度可靠性分析

表4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總體信度分析
各維度的a系數如表3所示。總體a為0.955,表明信度良好、量表之間一致性程度較高,即表明對本研究中“測量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這個目標,所用的問卷量表是非常可靠的。
(2)效度分析
本研究的效度分析主要針對調查問卷中的結構效度進行檢測,學術界上認為效度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因子分析中的KMO和Bartlett’s檢 驗測量量表,當KMO達到0.7或以上,這說明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由下表可見,本研究的KMO值為0.958,遠大于0.7,顯著性概率(Sig.)為0.000,數據結果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因此本研究的問卷結構良好,適合做因子分析。將各維度的數據輸入SPSS22.0軟件,得到的結果如表4.2,由表可知各維度間題項的一致性都非常高,即本研究的問卷設計質量過關。

表5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各維度信度分析

時政敏感度 4.7729 0.54133動 機奉獻精神 4.7749 0.54452學習力 4.5885 0.65308利益分配 4.6254 0.65743改進工作能力 4.7186 0.57684勇敢 4.4682 0.73193政治立場 4.8797 0.43911工作效率 4.6701 0.61497工作計劃性 4.7011 0.57926 0.926 9

表6 勝任力特征頻數統計

?
(3)頻數統計
對各維度的勝任力特征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可見大多數黨員對本研究中黨支部書記的勝任力特征是非常認可的,表明該研究的模型構建是有效的。
(一)被試
選取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的黨支部書記87人,通過對自編的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量表的施測,以填寫問卷的方式從知識項、技能項、自我概念項、特質和動機5個維度自評,對所得的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得出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的維度包括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拓展素質、綜合素質、人格魅力。從客觀層面上對其進行勝任力探討。

表7 黨支部書記勝任力各維度統計分析結果
(二)研究方法
采用霍蘭德的勝任力量表和李克特量表,在以上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問卷設計,通過問卷網向研究對象發放電子問卷、收集數據,然后通過行為事件訪談法進行訪談,就行佐證補充。
(三)研究分析
1.統計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總共發放問卷87份,共回收87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43人,女性44人;20歲—30歲的人群較多,占69%;教工黨員35人,占40.5%;學生黨員52人,占59.8%;本科學歷為32人,占36.8%;研究生學歷為51人,占58.6%。

表8 人口特征因素對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的相關分析

表9 五個維度對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7可見,勝任力測量均值偏低,即廣州大學城中的黨支部書記整體勝任力不高;其中知識維度的得分最低,這意味著黨支部書記在黨內相關流程、材料或公文撰寫、黨課教授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提升。
(2)人口特征相關分析
統計研究中常用皮爾遜相關系數檢測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由表8可見,黨支部書記的性別、所學學科范圍、政治面貌、身份、黨齡、學歷、年齡的顯著性Sig值均大于0.05,即黨支部書記的人口特征與其勝任力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2.5個維度相關分析
在表9中可看出,5個維度的相關顯著性Sig值均為0,即知識、技能、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均對黨支部書記的勝任力具有顯著的影響;由皮爾遜相關系數均大于0可知,5個維度與勝任力之間存在一定的正向線性相關性,即可以認為知識、技能、自我概念、特質、動機5個維度對勝任力的影響力度較顯著,且有正向的影響作用。

表10 模型數據統計
3.5個維度多元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是研究多個要素對一個變量影響程度的研究方法,當至少有一個要素與變量之間有顯著的線性關系時,該模型便具備研究意義。
由表10可得,R2為0.445,表明5個維度一共可解釋黨支部書記勝任力44.5%的變化,解釋效應較大;同時Sig值為0,即至少有一個變量與勝任力之間呈顯著的線性關系。

表11 相關系數統計
Beta系數表示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線性方程的系數,反映了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程度的大小。觀察表11,顯著性Sig值小于0的只有特質維度,表明特質維度對黨支部書記勝任力影響力最大,雖然其它維度與勝任力有顯著的相關性,但不呈線性相關。
目前,我國在勝任力測評領域的研究中多采用國外的量表模型,部分條目并不適合我國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而且作為政治性要求非常高的黨支部書記勝任力,其模型編制更需符合國情和黨情。
(一)嚴格選拔程序,創新選拔方式。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全面主持黨支部工作,對一個黨支部的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確保其積極作用的發揮,選拔工作是第一道重要工序。
從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要素均值,可以看出對于這個角色的自然情況分布沒有明顯差異,即無需考慮性別、學科背景等要素,更應考察其個人特質、思想品質和動機水平等要素。勝任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需要有較高的黨務理論素養,即對黨史、黨員發展流程、材料的撰寫等知識有較高的熟悉度。基于此維度的人員選拔,可通過筆試對有意愿擔任高校黨支部的人員進行知識等級定位,選擇突出人員。
勝任力模型的考核結果也表明具備公平意識、團隊合作意識等高特質的人員更能與黨支部書記這一崗位相匹配。而這部分環節,恰恰難以量化,可考慮通過設計面試環節或現場展示環節,包括書面展示及競聘環節,用于有意愿擔任高校黨支部書記的輔導員、學生、專業教師表現個人特質和水平,同時可引入心理測量技術和黨務實操測試。
通過對入圍人選的崗位經歷、知識技能、發展潛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結合黨支部書記職責、能力需求、勝任條件等職位特征,對每個入圍人選進行適崗能力綜合評價,依據評價結果逐個比較,最大程度地了解意愿人員的勝任力以達到“人崗匹配”。
(二)加大培訓力度,更進技能迭代。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選拔過程中,黨務知識和技能是必要條件。從勝任力模型的考核結果來看,參與測評的黨支部書記,整體勝任力不高。其中知識、技能和自我概念的影響權重較低,而這部分要素,可對現黨支部書記的能力與理想能力的差距進行評估,開設定向補丁式課程模塊,按需設置課程內容,開展“菜單式”點學,培訓前采取電話征詢、下發征詢意見單等形式,廣泛征求校黨支部書記對搞好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建議。在培訓過程中,通過采取座談討論、典型發言、案例剖析、觀看電教片、知識測試等形式,能有效提高黨支部書記的專業素養和黨建能力。根據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勝任力模型的分析結果,黨支部書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注意知識技能的與時俱進、黨性原則的千錘百煉、工作方法的及時更新。在高校學生黨支部運行過程中,黨支部書記應及時更新知識技能,進一步熟練黨務,必須要定期參加培訓。中共中央2018年10月28日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對于黨支部書記的培訓有明確的規定,除任職培訓外,還需進行示范培訓、全員輪訓等,充分考量黨支部書記知識技能的迭代和黨性意識的錘煉。
(三)完善考核機制,促進多方檢顧。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的考核,是保證這個隊伍無以松懈的科學機制。以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勝任力模型為基礎,針對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的工作目標和工作實效,建立考核條目,構建自評、支部內評、支部互評、上級下評、群眾評議系統的全方位的評價機制。除了定量考核黨支部書記的黨務業績,還要反哺式考核黨支部對黨員的直接教育、管理和監督情況,以及對群眾的組織、宣傳、凝聚和服務情況。考核將每年進行一次,一般于年底進行,參與考核人員包括上級黨組織考核人員,以及支部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非黨員學生,還包括其它黨支部書記等。考核將采取三種方式進行,分別為個別談話、述職評議、查閱資料,個別談話主要參考黨支部班子成員、黨員和服務對象的意見,述職評議指被考核黨支部書記需要同時向上級黨委(黨總支)和本黨支部黨員述職并接受評議,支部組織生活記錄本、發展黨員工作檔案等是主要查閱的資料。通過對考核機制的不斷完善,目的是檢查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發現和改進問題的能力,促進從不同視角檢查回顧自己的工作,對其工作做出及時的反饋以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水平。對履職能力低,黨員群眾評價低的被考核人員進行批評教育,監督其調整工作思路、改正工作方法,以保證各高校黨支部書記切實擔負起群眾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組織、宣傳、凝聚和服務職責,夯實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職責。
(四)落實激勵機制,實現個人追求。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為兼職,他們的第一身份一般為輔導員、大學生和專任教師,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學生黨支部書記,激勵機制能積極推進其工作的開展,鼓勵他們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同時也能提高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活力。對黨支部書記的需要層次結構和其中內容進行研究如下:對黨支部書記的職責和工作內容的掌握、對黨支部活動正常開展的基本保障、定期開展支部內部活動和對外交流活動、對其和其工作的認可和評價和能夠創造性地完成上級黨組織的工作任務,并成功接受考評。因此除必要的報酬待遇、經費保障之外,還需根據個人實績來進行評獎評優等精神激勵,把薪酬水平和能力相連接。同時,高校各級黨委可通過組織舉辦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黨支部活動,加強各支部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進黨支部書記與支部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提升支部書記對支部的歸屬感,由此激發支部書記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要加強兩級黨建工作者的溝通,上級干部通過談話了解下級干部面臨的困境,及時給予指導,幫助解決困難,增強黨支部書記的凝聚力。此外,在新時代背景下,各種現代技術和網絡手段的教授和配備,應作為保障機制的部分予以提供,保證黨支部書記工作的有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