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靜
高校物業疫情防控難點及對策分析
王德靜
[南開大學]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物業因其承擔著公共衛生和秩序維護職責的職業特性,而且員工隊伍龐大、分布廣泛,從防控工作開始就是高校疫情防控中的關鍵力量。在實踐中,高校物業承擔了校園環境衛生整治、預防性消毒、出入管控、為師生提供防疫衛生條件、防疫宣傳等職責,為落實學校各項防控措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也面臨物業員工自身防控管理難度大、缺乏防控操作規范、付費支出待明確、工作邊界模糊、物業服務人員心理恐慌等難題,需要從制度、標準、經費、培訓等方面著手,予以解決。
高校物業;疫情防控;物業管理
自2019年12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出現并迅速向全國蔓延,全國各地相繼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2020年1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國高校開始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封校、延期開學等一系列措施,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學校采取的很多措施,如信息統計報送、出入管控、預防性消毒等,都需要物業落實。物業服務人員堅守一線崗位、積極投入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高校采取購買服務的模式,通過公開招標引進社會物業服務企業,承擔校園環境衛生、秩序維護、設施設備管理和維修、綠化養管等后勤工作。高校物業因其職業特性和員工隊伍龐大,在疫情防控中有著天然優勢。
高校物業平時主要承擔校園環境衛生維護、秩序維護、設施設備管理與維修等工作,這與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校園環境整治、預防性消毒、出入管控等高度契合。高校物業在這幾方面有人員儲備、業務知識儲備、物資儲備等,只需對各崗位人員稍加培訓,便可馬上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
高校物業服務面積大,每個物業項目都擁有十分龐大的員工隊伍。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新校區物業服務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物業服務人員總計達600多人。且這些人員分布在各個樓宇,覆蓋了學校的每個角落。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的物業服務人員,直接成為防控一線的生力軍,極大地彌補了學校防疫工作人手不足的短板[2]。
物業每天工作在基層,對各種設施,包括疫情防控工作涉及的衛生間設施、給排水系統、空調系統等,都全面掌握。他們對樓內的老師和同學也非常熟悉,便于出入管控時進行身份識別。這使得物業在防控工作中可以表現出極強的組織動員能力和高效率,成為落實學校疫情防控措施的一支得力的防控大軍。
高校物業是學校后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學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就是嚴格落實學校的各項防控措施。
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等重點區城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消除衛生死角。建立專門消毒工作隊,對校園公共區域進行預防性消毒。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在每個樓宇設置廢棄口罩、廢棄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專用的垃圾桶。做好愛國衛生運動工作,重點做好滅鼠、滅蟑螂、滅蚊蠅工作,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打造健康環境,助力全面決勝新冠肺炎疫情。
核對進入樓宇人員身份,禁止未獲得許可人員進入校園和樓宇。檢測進入人員體溫,及時報告體溫異常情況。監督進樓人員佩戴口罩、按屬地防疫部門要求進行掃碼登記。統計返校師生信息,每日將樓宇進出人員信息報告學校。
檢查樓宇給水設施,保證每個洗手間有足夠的洗手水龍頭。檢查樓宇排水設施,保證排水通暢,對便池、地漏、墩布池等部位進行消毒。暫停公共衛生間坐便器使用,按照防疫規范運行中央空調,每天對公共區域開窗通風。
充分利用物業服務企業的采購平臺和資源渠道,協助學校儲備額溫計、消毒液、免手洗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為廣大師生創造良好衛生條件。樓宇公共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擦手紙、廁紙,樓宇入口登記處配備免手洗消毒液。
張貼防疫宣傳海報,引導師生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風。及時將最新的屬地政府的防控政策和學校的防控措施進行公告,引導師生科學防疫,確保防控政策或措施落到實處。
高校物業在落實學校各項防控措施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也面臨著很多困難。
物業員工隊伍龐大,中老年人占比較大,并且有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這為開展“日報告、零報告”工作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各地陸續推出健康碼后,物業管理人員不得不手把手教員工申領和使用健康碼。物業員工多住校外,而且很多物業崗位都是輪班制,物業員工在非工作時間的活動行程難以管控,不排除有去公共場所的行為,每個物業員工每天進校對學校來說都是一份風險。尤其是封校期間,物業每天進出學校的人數幾乎占了全校進出人數的三分之一,物業員工防控壓力可想而知。從工作上講,物業負責出入管控,提醒進出人員佩戴口罩、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工作,值班人員做這些工作時要近距離接觸人,存在被感染的風險[3]。
疫情爆發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和各行業協會都陸續出臺了很多防控指南或指引。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大專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等;再如中國教育后勤協會物業管理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校園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中國教育后勤協會發布的《高等學校學生公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高等學校校園物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發布的《高校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等。這些文件對高校物業防控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逐漸從無標準可依、摸著石頭過河到標準依據豐富、詳實。但高校物業在實踐中也遇到一些問題:不同標準之間規范沖突,物業無所適從;大多是從學校整體防控工作出發,對消毒、出入管控等涉及物業防控方面的工作要求是原則性、綱領性的,可操作性差;理論知識多,表述專業,物業防控執行者難以全面準確理解;對于社會中實際已經發生的一些防控措施沒有明確指引,如為避免因接觸電梯按鈕而感染,在電梯中放置抽紙或牙簽是否有效,會不會帶來其他隱患,沒有相關指引。
高校物業防控工作與平時物業服務工作在內容上有很大不同,物業承擔了很多原來沒有的工作內容,且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增加了人員和物資消耗。物業承擔的防控工作哪些是在物業服務合同內,哪些超出物業服務合同,增加的人員和物資費用誰來承擔,這都需要明確界定,建立高校物業防控成本分擔機制。而且,增加的人員或物資費用有可能超過學校招標限額,如何在滿足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滿足學校財務、招標及內控工作要求,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疫情早期,口罩等防疫物資嚴重缺乏,而疫情防控用品并不屬于物業常用物資,而且在學校統一調配防控資源時,沒有將物業服務人員的口罩使用需求考慮在學校整體防疫物資的調配范圍之內,很多物業服務企業只能讓員工延長口罩使用時間。物業服務工作紛繁復雜,有著“大管家”的美譽,由于學校物業主管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職能分工,高校物業與學校其他部門、其他運行維護單位有著非常長且復雜的“工作邊界線”,在日常物業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模糊地界。工作界面模糊延續到疫情防控中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不止是人員緊張,還關系到責任。比如空調出風口和冷凝水盤的清洗、消毒工作,是物業負責,還是空調維保單位負責等等。
物業處在防控第一線,在缺乏專業衛生防疫培訓、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在公眾被告誡居家隔離的時候,物業服務人員卻要“逆行”,堅持在崗,并進行衛生消毒、出入管控等工作,高強度的工作加上對未知疾病的天然恐懼,情緒容易產生較大波動,心理壓力增大并產生恐慌[4]。產生恐慌的后果是物業服務人員不能及時返崗,造成高校物業崗位空缺,或者是返崗后有選擇性地工作,造成防控措施落實不力。比如有學生出現發熱癥狀去醫院檢查后,需要對宿舍進行消毒,有關消毒作業人員會心生畏懼,不敢去開展消毒工作。
高校物業疫情防控中的難點,需要從制度、標準、經費、培訓等方面著手,形成合力,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按照學校防控體系,明確各樓宇的防控主體責任單位,將物業納入學校防控體系,物業承擔所管理樓宇的清潔消毒、樓宇出入管控等防控職能,向樓宇防控主體責任單位負責,服從樓宇防控主體責任單位管理。學校物業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統一全校物業防控操作規范和工作標準,監督物業服務企業落實學校防控措施,以及學校整體性工作的安排與監管。通過學校層面的防控協調機制,及時明確界定物業與其他運維單位之間的工作邊界,協調物業與其他運維單位密切配合,共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解決物業防疫物資嚴重缺乏的問題,保證物業防控工作正常開展,學校應將物業防疫物資需求考慮在學校防疫物資籌集、分配范疇之內,向物業發放關鍵防疫物資,如消毒劑、紅外成像測溫儀、額溫計、免手洗消毒液等,向關鍵物業崗位免費發放口罩,或向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可靠的防疫物資采購渠道。
綜合上級政府主管部門發布的防疫工作要求及各類防控指南,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物業防疫操作規范,統一全校物業防控工作標準,明確物業防控操作規范。在制定物業操作規范時,綜合各類指南要求,合理確定學校執行標準,消除不同指南之間的矛盾沖突;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便于一線員工理解;按崗位性質進行編寫,便于某一崗位物業服務人員只需要閱讀有關章節便可以明確自身崗位工作職責和標準要求;按條目編寫,每一條操作規范便是一條工作要求,便于物業逐條對照、檢查落實。物業防疫操作規范可以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不斷修訂,每次修訂后的物業防疫操作規范及時向物業服務企業發布并說明修訂的內容。
按照物業服務合同,對物業防控工作內容進行對照檢查,明確哪些工作內容超出物業服務合同,哪些物資需要另付費。在此過程中,應充分維護學校經濟利益,同時充分考慮物業服務企業的承受能力,合理確立物業防控成本分擔機制。在物業服務合同范圍內的,成本由物業服務企業承擔,如物業服務企業應該免費為員工提供口罩,這屬于勞動保護,是雇傭單位的義務。再如進行清潔消毒和出入管控的人員、工具等費用也應該由物業承擔。超出物業服務合同的,成本由學校承擔。如為公共衛生間配備洗手液、廁紙、擦手紙等防護用品,為樓宇登記處配備免手洗消毒液等。對于有些本身含在物業服務范圍內,但因疫情消耗量大幅增加或成本大幅上升的物資,由學校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商,共同分擔成本,如消毒液、酒精等。學校應開啟特殊通道,及時給付物業費用,緩解物業服務企業的生存和運營壓力。
利用學校附屬醫院資源,邀請醫護人員或衛生防疫人員向物業服務人員宣講新冠肺炎及其防護的基本知識,對消毒作業人員進行消毒培訓,開展消毒演練,現場指導物業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心理恐慌源自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通過宣傳教育和培訓,可以使物業服務人員正確認識新冠肺炎,增強戰勝新冠肺炎的信心,消除心理恐慌。另一方面,通過指導和培訓,也可以使一線物業服務人員科學防控、精準操作,降低風險,提高效率。
疫情防控一線在物業。高校物業要嚴格落實學校各項防控措施,科學防控風險,協助學校有關部門,扎牢疫情防控網,有效防止疫情在校園蔓延,為復課開學創造條件,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做出應有的貢獻。
[1]黃蕾,陳德豪.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疫情防控體系和常態機制刻不容緩[N].中國建設報,2020-02-19(007).
[2]常華.強化物業管理守護疫情防控“最后 100 米”[N].邵陽日報,2020-3-2(005).
[3]陳平.特殊時期物業服務項目風險管理研究——以新冠病毒防控為例[J].中國房地產(上旬刊),2020(03):72-75.
[4]羅艷霞,黃蕾.疫情防控中的物業管理人員心理疏導應對與方法[J].城市開發.2020(02):81-83.
(責任編輯:趙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