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龍 馬靜淼 藺 文 范潤麗
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現狀評價
張國龍 馬靜淼 藺 文 范潤麗
[蘭州大學;蘭州財經大學]
自“雙一流”建設項目開展以來,作為其中重要一環的后勤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雙一流”高校建設。蘭州大學在“雙一流”高校的基礎上,提出了“一流后勤”的建設目標。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在改革的進程中,在成本管理、流程再造、精益化管理、師生滿意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通過梳理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果,并對其現狀進行評價,有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也可為同類高校后勤保障部門提供參考借鑒。
高校;后勤保障;雙一流
蘭州大學圍繞“雙一流”高校建設,不斷完善后勤保障部門的建設。隨著蘭州大學的發展,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門也先后經歷了從2000年的后勤管理辦公室,到2003年的后勤管理處、后勤集團,最后到2018年成立并發展至今的后勤保障部幾個時期。后勤保障部遵循學校總體工作思路,持續建設“一流后勤”。[1]目前,后勤保障部擁有職工1557人,下設6個管理類科室和6個服務中心。如圖1所示:

圖1 后勤保障部組織架構圖

表1 后勤保障部人力資源總體情況匯總表(單位:人)
由表1得知,事業編制和聘用制員工分別占總人數的8.8%和91.2%,聘用制員工在后勤保障部員工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這種聘用制度在今后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此外,從學歷方面看,本科以上人數占比為8.3%,91.7%的人為專科和高中及以下的學歷,因此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員工的培訓和人才的管理。[2]
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的服務水平在改革創新中逐步提高。自組建以來,后勤保障部在學校領導和各單位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預算管理
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門以建設雙一流高校為契機,以預算管理為出發點,有效實施成本管理。首先,在預算編制方面,使編制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其次,在過程中保障預算的執行,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及時掌控,積極反饋信息,對數據進行及時糾正,預算執行的效率得到提升。
2.內部控制
合理的內部控制有助于成本的管理,蘭大后勤保障部門一方面不斷完善后勤保障部門的績效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加強后勤內部的風險防范,完善監管制度和相關標準,鼓勵全校師生主動參與到監管流程之中,[3]并委托管理學院專家團隊分析后勤業務流程,完善后勤部門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體系。
3.成本管理激勵機制
后勤保障部門與學校簽訂目標責任書,并以此來加強成本管理。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考量多方面的績效指標,最終形成符合蘭州大學特色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同時,運用其全方位的綜合績效指標,使得后勤保障部門的成本管理規范化,服務保障能力得以提升。
后勤保障部以流程再造為主旨,將其職能部門重新劃分為6個服務類機構,使得后勤管理更加現代化。[4]此外,積極推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將流程上升到標準制度的層面,能顯著提高后勤保障部的工作質量,持續降低運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率。以運輸服務中心為例:
運輸服務中心通過設立油料監控系統,制定車輛油耗標準區間,對不同車型按月進行油耗考核。通過對油料管理的流程優化來加強對運輸服務中心的管理。此外,運輸服務中心建立GPS視頻監控系統,通過不斷強化IT技術手段,從而對通勤車的行駛軌跡和痕跡進行全程跟蹤并不定期檢查,實現了科學監管。
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以“精益思維”為出發點,通過“三化”,有效實施精益化管理。
1.培訓制度化、常態化
后勤部門改革后,制定了《后勤保障部年度綜合培訓方案》,對員工進行分層分類的專項培訓,實現全方位的服務能力提升。設立“后勤大講堂”,邀請校內外專家對管理人員每周開展輪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此外,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也組織管理人員赴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0余所一流高校進行調研,學習其他高校的管理經驗,轉化為富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
2.制度完善化
制度和流程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后勤改革的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材料采供制度、餐飲服務中心制度,物業管理制度、車輛運輸制度、監督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30余項制度。通過建立健全人、財、物等制度推動了制度體系的構建。后勤各部門對工作流程制定相關標準,為后勤精益化體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管理數據化
在城關校區物業服務中心開展內部改革,將城關校區劃分為88個區塊,實行網絡化管理,按每個區塊確定用工人數和物資配額。針對食堂物料需求和消費,即時建立菜品評價系統和自動稱重系統,通過利用數據分析師生每日消費需求,建立精準的物料采購及飯菜供應,精準的數據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在車輛運營方面,建立車輛數據管理系統、票務管理系統和車輛調派系統,對運輸進行更有效的管控。
1.員工生活豐富化
后勤保障部黨員僅占8%,1570余名員工屬于非黨員,這就需要更加注重團結工作,加強工會組織體系建設。學校后勤系統改革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二級工會班子,面向基層建立9個工會小組,構建了聯系各校區、覆蓋各部門、服務全體職工的新型組織模式。寒冬酷暑開展一線員工和困難員工慰問,組織開展“學養后勤,砥礪奮進”活動。還舉辦了“七一”知識競賽、“美食節”“廚味運動會”,全方位豐富職工生活。
2.服務理念貼心化
集團不斷加強對各食堂基礎設施的改造,通過調整經營管理方式來滿足師生的不同需求。引入兩家大型團餐企業和天貓校園超市,在食堂探索自助售賣方式。丹桂苑、新竹苑、護理學院等5個學生食堂被城關區食藥局、衛計局聯合評為“健康食堂”。以服務學生為出發點,在學生公寓、食堂開辟45間自習室,可供1800名學生自習。從各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
3.校園建設綠色化
推行“網格化管理”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校園環境衛生,制定《后勤集團環衛綠化工作督查實施細則》,確保把物業服務標準落到實處。種植各類花卉、苗木,養殖和平鴿、松鼠、白鵝、錦鯉等,構建動靜相宜的校園文化景觀。并在各校區打造具有人文特色、體現蘭大精神的校園景觀。
不足之處。由于后勤保障部門各個實體仍在改革的過程中,成本預算和成本控制的機制仍存在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會出現管理服務和經營服務兩種成本相互混淆的現象,很難合理分攤費用。此外,在績效考核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容易導致部分員工對績效考核制度的認知不到位,績效考核制度也存在漏洞。
改進措施。首先,完善后勤保障部門的預算管理體系,在預算審批過程中要更加合理化、精細化;在預算的制定過程中,要對突發情況的治理有所體現,要把這部分預算納入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來。其次,在薪酬績效制度的制定方面,實現定崗、定編、定薪,使薪酬績效制度更加完善。此外,要健全表彰獎勵、薪酬管理等制度,例如,職工在特殊條件工作或加班時,發放合理的崗位津貼等。
不足之處。蘭大后勤保障部不斷建立健全制度體系,但在此過程中并沒有實現標準制度的全覆蓋,也有一定的制度缺失,比如,對維修人員的監督管理無量化標準等。此外,后勤保障部不斷探索引進社會優質企業,與之相匹配對引進企業的管理制度較為薄弱,需要不斷提升其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例如,運輸服務中心應加強對重大活動和極端惡劣天氣條件下通勤車輛的安全檢查,并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
改進措施。首先,對現有制度進行梳理,彌補制度缺失;制定各崗位操作規范,制定工作手冊,有計劃有體系的做好員工培訓,實現操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其次,做好年度培訓計劃,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提升后勤保障部門的服務質量。最后,應當不斷完善監督檢查機制,提升中心質檢組的工作水平,堅持并落實內部監管機制,同時加強對引進的外部企業的管理,完善其崗位標準和管理制度。
不足之處:一流的后勤保障體系需要一流的工作人員,蘭大后勤保障部現有聘用人員月平均工資僅2100元,92%的員工學歷在本科以下,2018年員工流動率高達31%,招聘困難。雖然建立了常態化的培訓體系,但高度的流動性降低了員工操作的熟練程度,使得精益化管理效果微乎其微。對于后勤保障部非常重要的餐飲來講,存在高峰與低谷,高校食堂的就餐人數會隨著學生寒暑假發生周期性波動。除此之外,原材料的使用上也存在浪費現象。
改進措施:不僅要用精益化的理念來指導日常管理和員工行為,而且要不斷變更一些考核制度和考核標準,更好地實現精益化目標。針對食堂高峰與低谷現象,建立富有彈性的工作機制。在食堂高峰期,為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兼職,具有低成本的優勢。在后勤數據精確管理方面,充分利用高校后勤的各種精益化管理軟件,對現有數據進行準確分析。后勤管理部門可以參考數據分析結果,合理預期每日原材料的供應,避免成本的浪費。[5]
不足之處:雖然后勤保障部將“辦師生滿意的后勤”作為自己的服務宗旨,然而2019年1月至11月后勤保障部每月的滿意度調查情況顯示,物業滿意度在后勤保障體系中滿意度占比較低,平均數據為65%。對后勤工作人員調查結果顯示,有不少后勤工作人員對目前的月薪收入感到不滿意,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覺得壓力大,經常在工作中感到疲勞,難以實現良好的滿意度。
改進措施:后勤部門要拓展師生意見反饋的渠道,定期開展服務滿意度評價。通過師生的及時反饋,真正做到“想師生所想,急師生所急”。后勤部門中高層領導應該與基層員工交流,通過實地考察和“一日工作體驗”,即中、高層管理者下基層體驗工作,比如跟隨校車司機工作一天,來切實感受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不便,以做出相應的改善。
自蘭大后勤保障部成立以來,各部門內部的職能不斷完善,合理管控成本,通過不斷優化細節來進行流程再造。與此同時,以精益化管理為宗旨,努力實現師生的良好滿意度,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另一方面,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在改革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自身的問題,希望在今后加以改善,加快建成“一流后勤”。
[1]深化后勤改革,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蘭州大學后勤改革紀實[J].高校后勤研究,2019(10):1.
[2]孫雷.“雙一流”大學建設視域下高校后勤綜合改革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1):94-98.
[3]張凱.“雙一流”視閾下高校后勤標準化建設的探索——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9(09):5.
[4]戴江雪.W大學后勤管理現代化現狀與改進策略調查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7(05):22-27.
[5]房武.淺談高校后勤餐飲服務中的精益化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39.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