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其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也是由人類3 型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血病毒和鼻病毒感染引起的[1],臨床表現主要是哮喘和明顯的支氣管梗阻,然而有部分患者出現反復呼吸或轉變為哮喘,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尚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選取2016 年1 月~2018 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1 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 年1 月~2018 年3 月在本院就診的81 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聯合組(41 例)與對照組(4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患者無其他重大疾病。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病情惡化需要調整治療計劃。②在研究之前,患者接受了影響臨床結果的藥物或物理治療。③具有其他系統功能障礙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綜合治療,即給予抗感染、祛痰、吸氧、鎮靜等治療。
1.3.1 聯合組 在綜合治療基礎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方案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規格:2 ml∶1 mg×5 支)1 ml/次,加入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瑞典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140108,規格:2 ml∶5 mg)1 ml/次,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 ml/次,壓縮霧化吸入,氧氣驅動霧化裝置,氧流量>6 L/min,霧化吸入10~15 min/次,2 次/d,直到喘息聲、濕啰音消失或減少3~5 d。
1.3.2 對照組 在綜合治療基礎上采用糜蛋白酶加病毒唑加地塞米松霧化吸入方案治療。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次+糜蛋白酶1/2 支(2000 U)/次+病毒唑50 mg/次+地塞米松2 mg/次,超聲霧化吸入,2 次/d。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4.1 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每日記錄的觀察項目有咳嗽、喘憋、心率、哮鳴音濕啰音。
1.4.2 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治療7 d 內,咳嗽、呼吸困難、肺部喘息和濕啰音消失,心率恢復正常;好轉:治療7 d 后,咳嗽、呼吸短促、肺部喘息減少,有或無濕啰音,心率減慢;無效:治療7 d 后,上述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改善。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治療后,聯合組咳嗽消失時間、喘憋消失時間、心率恢復正常時間、哮鳴音濕啰音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聯合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主要是由于機體對病原體抵抗力低引起的,病灶不受限制,常見的炎癥擴散到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等部位[2]。由于黏膜發炎和水腫,毛細血管支氣管收縮,肺泡壁也因充血和水腫而增厚,肺泡腔內充滿炎性物質,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使管腔變窄,妨礙通風和通氣。在過去,人們常常認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在支氣管炎的發病中不起主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醫學發展的進步,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發病機制研究得到廣泛關注,人們能夠證實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該疾病的主要病原體,其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學類似于哮喘,患者呼吸道存在特有的類似介質,這些病原體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和支氣管炎患者的血液中,如病毒特異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組胺類物質、花生二烯酸等[3]。這些物質可引起氣管平滑肌痙攣,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血漿滲出,水腫生成,促進氣管腺體黏液分泌,并引起支氣管阻塞,毛細支氣管炎患者呼吸反應性高。研究表明[4],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有三個方面:①病因治療(抗病毒);②癥狀緩解治療(支氣管擴張劑);③抗感染治療(皮質類固醇)。近年來,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吸入療法被提出,得到醫學界的關注,吸入的優點是藥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局部抗感染作用強,全身不良反應少,利于疾病的治療,而丁二酰胺是一種新型合成吸入非氯化糖皮質激素,該藥具有良好的局部抗感染作用和抗過敏作用,能抑制呼吸道炎癥細胞介質的釋放,降低呼吸道的高反應性,減緩氣道痙攣引起的呼吸不暢感,同時,其可以收縮呼吸道的血管,減少黏膜水腫和黏液分泌,增加呼吸β2受體的數量,實現哮喘治療,改善通氣,緩解喘息癥狀;其對氣道的消炎作用大約是倍氯米松的2 倍,氫化松的600 倍,地塞米松的20~30 倍[5];其能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通過抑制免疫反應,降低抗體合成,從而降低組胺等過敏性遞質的釋放和活性,達到降低抗原-抗體結合刺激的酶促過程;其可抑制支氣管收縮的合成和釋放,降低平滑肌的收縮反應。局部使用布地奈德具有顯著的消炎、抗過敏、止癢和防滲作用,同時能改善肺功能,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緩解呼吸困難、麻痹等癥狀。特布他林是腎上腺β2受體激動劑,在肥大細胞的表面選擇氣道平滑肌和β2受體,并擴張支氣管,減少脂肪細胞和嗜酸性細胞的顆粒,防止炎癥遞質,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細胞的纖毛運動功能,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研究結果表明[6-9],布地奈德聯合硫酸特布他林不僅能擴張呼吸平滑肌,改善呼吸,還能作為抑制呼吸免疫細胞和減少炎癥的激素,具有減少局部抗感染、呼吸過度反應等優點。通過氧氣霧化,藥物在肺部分布良好,在幾分鐘內,效果得以實現,使患者喘氣和肺部喘息聲減少,從而克服了由常規超聲霧化吸入時間長而引起的不耐受和肺水腫,提高了治療的有效率。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混懸液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有協同作用,能有效減輕喘憋癥狀,縮短肺部喘鳴及咳嗽持續的時間,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可作為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