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
2019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實現了全年主要預期指標,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2020年,中國經濟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是著力解決“一下”和“一上”的問題。其中,“一下”是指經濟增速下行,“一上”是指物價上漲。
解決“一下”的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問題,也不是數量問題,而是高質量發展問題。第一,經濟增速的回落體現了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指標、主要任務和主要矛盾。因此,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回落時,不必過于擔心。第二,現在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雖然不是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速,但也應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這就是說,對于中國經濟增速要有辯證的、全面的、科學的認識。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是前提,如果經濟增長穩不住,何以談進?因此,從短期目標來看,穩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為什么下行?要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展開:生產的角度和需求的角度。
(一)生產的角度
從生產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看工業。2019年9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為近10年來的低點。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是多種原因所導致的。
以汽車行業為例,過去幾十年汽車行業每年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但是2019年卻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汽車行業關聯150多個行業,對鋼鐵、電子、橡膠、玻璃、紡織品和制革等行業都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在工業領域中,除汽車行業外,我們難以找到一個具有如此強大產業鏈條和拉動力的行業。在當前環境下,我國應研究如何使汽車行業平穩運行。
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即主要依靠國內市場。同時,汽車行業管理思路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即對汽車行業的管理簡單化,缺少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問題的深入研究,而是簡單地采取限購、限行的措施。
發展經濟的關鍵是需求,汽車行業的需求很大。2019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中國并不是沒有需求和潛能,只是還沒有釋放出來。我們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矛盾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要用矛盾來推動客觀事物發展。因此,建議換一種思路對汽車行業進行管理,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并在擴大需求上下更大功夫。這就是說,既要鼓勵新經濟、新業態、新動能,又要防止舊的傳統產業動能衰減過快。按照辯證法的思維去分析問題,我認為經濟下行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二)需求的角度
從需求的角度分析主要是看投資。需求主要反映在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方面。我國現在正處于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消費結構升級也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但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升級還沒有跟上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兩者的“剪刀差”在拉大,這也是很多人到國外購物的一個原因。
再看轉型升級。從對經濟的作用來看,出口發揮的是拉動作用,消費發揮的是基礎作用,投資發揮的是關鍵作用。所謂關鍵,就是說在關鍵時期要發揮投資的作用。
投資可分為三部分,一是房地產投資;二是工業投資;三是基礎設施投資。2019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方面,不要讓房地產過多地體現投資屬性,然后出現暴漲;另一方面,不要讓房價過分下跌,要使房價保持穩定,進而建立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在工業投資方面,我一直主張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根據此前開展的調研,一些地方政府實行的技改貼息政策對于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效果較好。建議實行技改貼息政策,由地方政府部門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貸款利息支出提供補貼,這樣將激發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的積極性,也將提升銀行貸款的安全性。按照現在的利率計算,如果地方政府提供500億元貼息,將拉動1萬億元的設備投資。地方政府實行技改貼息政策將有助于拉動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很重要,其在投資中的占比為40%左右。我國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還有很多欠缺,也有很大發展潛力,例如舊城區改造方面?;A設施投資既是個民生問題,又能拉動經濟增長。
總之,無論從生產的角度,還是從需求的角度看,我國經濟下行問題并非無解。只要我們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論的觀點,在動態中尋求平衡,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圓滿解決。
解決“一上”的問題
如果從全球的物價走勢看,2020年我國有可能呈現通縮的狀態,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受非洲豬瘟及周期性因素疊加等影響,我國消費領域價格出現結構性上漲,尤其豬肉、鮮果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推高了食品價格。當前,我國控制物價上漲的任務很艱巨。價格的結構性上漲事關民生,需要高度重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經濟穩增長的目標,首先需要穩物價,從而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印穎? 鹿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