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臻
1
“真的好煩啊,作業多到寫不完……”這是同桌第N次碎碎念。我一摔手中的筆,目光像刀子一樣剜向她。
“不要講話了,越念叨越寫不完。”我的語氣有些不耐煩——作業本來就很多,這時候有個聲音一直在你耳旁叨叨,只會讓情況更糟。
“干嗎,我抱怨一下都不成啊?”同桌用熟悉的口吻懟回來,我便料到世紀大戰又將拉開帷幕。
“Stop!我們不能吵架了,不然一個大好的晚自習又沒有了。”我擺出一副認慫的模樣,試圖讓對方冷靜下來。
果不其然,同桌沉默了,卻仍然沒有動筆寫作業。過了五六分鐘,她又開始了:“但我還是想不通啊,為什么我們學生要這么苦、這么累?”
接下來便是我煲心靈雞湯的環節——“你不能讓這種心理支配著你,”我語重心長地勸道,“如果你總是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就會拿這個理由作為破罐子破摔的擋箭牌,比如,理所當然地不寫作業。”
電風扇吱呀呀地轉,白熾燈的光一閃一閃。其他同學或坐得筆直,或用手托著下巴,都在安靜地寫著作業。而我同桌眼里亮起了星星點點的光,她轉過身拿起筆開始向數學難題發起挑戰,末了還補上一句:“我真崇拜你,我的救星。”
“我也很崇拜我自己,真高興我們又破鏡重圓了。”我終于能將注意力轉回我的數學作業上了。
“破鏡重圓是形容夫妻關系的,請你給你的語文老師留點面子。”她嚴肅地糾正我。
“同學,請不要在我扮酷的時候讓我尷尬,okay?”
2
沒錯,這就是我與我同桌的相處方式——有什么不愉快的就“吵”一架。我倆平時講話都不喜歡委婉來客套去,那樣多累啊。但我們的“吵架”不是常見的毫無顧忌地攻擊對方的那種,而是幫對方成長。
我們曾因為各種各樣的細微小事“決裂”過。比如我吐槽她老愛在很冷的晚上吃冰淇淋真是太傻了,比如她嘲笑我衣服上沾了菜湯都不知道換太不淑女……很多次,我們也是不歡而散。然而和好之后,我們便不會再因同樣的事發生分歧。這很奇妙,就像我們之間有一本共享的錯題本,所有的錯誤記錄在冊,弄懂后被完全掌握,不會再錯。
至于為什么能夠如此聽話地改正每個缺點,你想想,做錯事后,被別人毫不留情地直言指出,你會不會羞愧得很想找個地洞鉆進去。“太沒面子了,這事兒我下次再也不干了”和“這點我馬上改,絕不會再讓你找到我的弱點”都是我們的常用臺詞。
即便如此,我倆依然樂此不疲地在對方身上“找茬”,毫不留情地互損。我會在她的本子上畫滿豬頭,而她則報復性地在我本子上涂滿小狗。我常常嘴上說著“你這人,就會數落我,指出我的不好。攤上你這樣的同桌,我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霉”,心里卻想著“能遇見你這么個同桌真幸運,但我就不說”。
“那就換位子啊。”她也總是如此回復。
“你去辦公室找老師!”
“我才不去,你去找。”
“那就不換唄。”
接著我們便會心一笑。我相信,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我和她都不會忘掉這段重復過無數次的“傲嬌”對話。
3
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有一次,她跟我說,她不太喜歡我另一個朋友的穿著打扮,我覺得她不尊重我朋友,一頓激烈爭執后,我便整整三個星期沒有理她。
讓我難以置信的是,這三周時間里,她也很倔強地沒跟我講話,要知道,她可是個憋不住的話嘮,而且,我們是同桌啊,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終于,在一天的晚自習課間,我刻意去接了她的話茬,然后,假裝漫不經心地問:“你要和我和好嗎?”
“不要。”她果斷回答。我十分驚訝,她居然都不給我一個臺階下。我失落地轉身,打算趕緊逃離這種尷尬氛圍,結果她拍了拍我的肩膀:“嚇唬你的,我勉為其難地原諒你了。”
“你這人怎么這樣!”我沖過去作勢要打她,她往后一躲,我又抽回了手。“嚇唬你的,不打你。”我嘻嘻一笑,然后就被她追著打了。一陣歡笑聲后,我知道,一切都回到了原來的軌道。
感謝老天賜我一段如此美好的友誼。我們心照不宣地給予對方絕對的信任,如果班里有人在背后議論我,我敢拍胸脯保證,那個人是她的可能性為零,因為她向來是光明正大地揭我的短。我相信,她也這么想。雖說平時我們只會說對方“你真夠差的”,但彼此心里裝的卻是滿滿的信任和暖暖的溫情——嘿,有沒有被我說中呢,笨蛋同桌?
4
初二下的期末考結束后,我如釋重負,卻又有些悵然若失。初三就得完完全全投身學習了,也許我和同桌再也沒有那么多互掐的時間了,不能同從前那般無憂無慮地嬉笑打鬧了。
在一番思想斗爭后,我決定說出一直未說出口的話,無論如何一定要告訴她。我飛速奔向校門口,穿過來來往往的人群,找到了正在幫忙張貼通知的她。
“嗨,怎么樣啊,我親愛的同桌,考砸了沒?”她見到我的第一句還是損我。我卻一反常態地沒有反駁,而是猶豫著要不要說出就在嘴邊的那幾句話。
她疑惑地看著我。“科學把你考傻了?不過這次題目確實挺難的,特別是對有著科學短板的你來說。嘖嘖,心疼你,別太悲傷啊。”換作平時我一定會拿她的數學缺陷“攻擊”她,但那一刻,我依然沉默著。
這個氣氛有點像告別。的確,故事慢慢接近尾聲,我們只剩下短短的一年了。想到這兒,我莫名地傷感,竟然鼻子一酸差點流淚。隨著這份感傷而來的是勇氣,我就這樣很大聲、很自然地說出了那幾句有點像臺詞的煽情的話:“豬頭,我要告訴你,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同桌。而且我也是你遇見過最好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初三要加油,考上理想的高中。如果我們能上同一所高中就更好啦。那個,我一直把你當成我最好的朋友!”
很意外,她居然沒有打斷我,卻在聽我說完后笑了:“干什么啊你,又不是畢業,搞得這么讓人動容。還有,你也太自戀了吧,說自己是我遇見過的最好的同桌……”
“嗯,的確是最好的。”她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后點點頭。
我明白了,我們一直以來的“決裂”都是友情式的,這樣的友誼永遠不會走到盡頭。縱使時光點點滴滴悄然溜走,縱使以后會相隔比兩張緊緊相挨的桌子遠上千萬倍的距離——也永遠不會!
我們像往常一樣,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