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劇院等演出場所上座率開放至50%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udience attendance increases to 50%
2020年8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印發了《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三版)。新版《指南》指出,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院座位數的50%。暫緩新批涉外、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活動(演職人員已在境內的除外),暫時取消演出現場互動環節。在低風險地區,經過當地黨委、政府同意,可以舉辦中型及以下營業性演出活動。《指南》還明確,含有多個劇場的綜合性演出場所,不同劇場之間應當實行錯時錯峰出入場,加強統籌調度,避免人員聚集。演出場所應當于每場演出前后,對公共區域全面清潔消毒,加強通風換氣,并配備充足的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消毒劑等防護用品。各地文旅部門應推廣在線實名制購票,采用二維碼閘機驗票,減少人員直接接觸。鼓勵云音樂會、空中劇場等線上演出,豐富文化產品供給。
國家大劇院半舞臺版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亮相
NCPA launches semi-staged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opera Visitors on the Snow Mountain
8月21日至22日,國家大劇院半舞臺版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亮相。本次“半舞臺版”演出由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執棒,周曉琳、張心、王沖、王鶴翔等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與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管弦樂團共同呈現。為了能更好地展現劇情,此次演出特別邀請了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趙嶺擔綱旁白,在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重拾記憶里的動人故事。1960年代,一部黑白故事片《冰山上的來客》風靡大江南北。2014年,國家大劇院將《冰山上的來客》這部經典之作以歌劇形式搬上舞臺,歌劇由作曲家雷蕾、劇作家易茗、導演陳薪伊攜手國際創作團隊打造。全劇運用音樂巧妙地將敵我雙方的爭斗搬上舞臺,再現了經典。同名電影的作曲雷振邦之女雷蕾,以大氣磅礴的交響音樂中融合了濃郁的新疆風格。此次上演的半舞臺版歌劇《冰山上的來客》,突破了傳統歌劇音樂會的形式,在音樂廳的舞臺上構建戲劇空間,通過簡單而有效的戲劇調度,輔以一定的布景、服裝、道具、燈光等舞美手段,讓觀眾在音樂廳也能領略到歌劇作為整體藝術的魅力。與此同時,半舞臺版《冰山上的來客》還于8月22日晚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以及各大網絡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
上海大劇院新演出季公布
Shanghai Grand Theatre announces new performance season
8月7日,上海大劇院公布了今年全新的20/20演出季,從即日起至今年底的秋冬時節,演出季將在近5個月內呈現33臺65場節目,分別通過云上、線下不同的方式和觀眾見面。在線下,演出季將以國內文藝院團的作品為主力,歌劇、舞蹈、戲劇、戲曲、音樂等各大板塊中都不乏首演新作。8月7日晚,一場由青年鋼琴家張昊辰擔綱獨奏,上海歌劇院院長、指揮家、鋼琴家許忠執棒,攜手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共同演繹的貝多芬的經典樂章為演出季拉開大幕。“上海大劇院出品”(SGT Production)一直是歷年演出季的重頭戲。這一次,由上海大劇院獨立出品或參與制作的戲曲、舞蹈、交響等代表作品將大量回歸。上海大劇院、上海芭蕾舞團2010年首次聯合制作圣誕芭蕾《胡桃夾子》將在首演10周年之際再度上演。上海大劇院新年音樂會也會在辭舊迎新之際,第7度點亮申城。多臺紅色主題的新作也將在大劇院陸續上演。上海歌劇院歷經5年醞釀的民族歌劇《田漢》今年國慶之際將在大劇院首演,另一部原創歌劇《晨鐘》經全新修改也將再度上演。這個誕生于“非常時期”的演出季,最大的亮點是將在“云上”發力,上海大劇院首度提出打造云上“T站空間”(T, Theatre首字母)的構想,獨家推出了一檔流媒體節目《巡演零號站》,該節目和百老匯點播獨家合作,攜手英國國家歌劇院(ENO)、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B)等多家頂級劇院共同呈現。第一季將在上海和倫敦兩地完成拍攝,英方拍攝地為倫敦大劇院(London Coliseum)。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音樂劇制作人研修班 9 月舉辦
Beijing Tianqiao Art Center Musical Theater Producer Training Class starts in September
9月14至21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舉辦第二屆音樂劇制作人研修班,特邀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五個國家的16位重量級嘉賓講師授課。研修班以“新形勢下音樂劇制作人的新思路”為主題,圍繞兩個主題板塊展開:“從國外經典到中國市場的運作”和“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與制作人的新思路”。來自國內的導師將與學員們進行面對面授課,因疫情無法到現場的國外導師則通過在線形式分享他們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據悉,2019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設立“音樂劇人才培訓基地”,三年音樂劇專業人才培訓計劃同步啟動。2019年8月,首期“音樂劇制作人及舞臺監督研修班”成功舉辦,共吸引了近5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制作、劇院管理者、舞美設計師、演員等不同領域從業者等參加,獲得學員一致好評。除了上課,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還為學員們做了特別策劃,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帶領學員觀摩國際A類音樂劇,探班國際知名巡演劇組,向學員提供與國內外優秀音樂劇團隊交流及實踐的機會。
四川大劇院上演抗疫題材原創音樂劇《遍地英雄》
Sichuan Grand Theater stages Heroes Everywhere inspired by the pandemic crisis
8月13日,一場以華西醫院奔赴一線的感人事跡為主線的四川首部反映抗疫故事的原創音樂劇《遍地英雄》在四川大劇院拉開大幕。這也是四川大劇院在與觀眾闊別大半年后的首場演出。演出邀請了曾參與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作為首批觀眾,向他們致敬。《遍地英雄》由李揚舟、陶美岑任編劇,青年導演王小知、伍埕執導,邀請了全國精英團隊傾力打造,“希望用現當代年輕人的方式,去傳遞和表達在面對疫情下的樂觀和積極態度,用年輕人自己的方式參與到這場抗擊疫情的保衛戰當中。”該音樂劇通過抗疫期間真實的人物故事,塑造了黃醫生、護士吳櫻、蓉漂青年天歌、網紅經紀人大圣的人物形象,展現了平凡人物曲折抗疫經歷和心路歷程的巨大轉變,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內涵,熱情歌頌了戰斗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志愿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新聞記者等各條戰線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和人民英雄。據悉,原創音樂劇《遍地英雄》在四川大劇院完成首演后,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巡演。
“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進入中期考核
“Chinese Original Musical Incubation Plan 2020” selection process underway
近日,“演藝大世界——2020上海國際音樂劇節”重要活動板塊,“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已進入緊張的“中期考核”階段。最終,《南墻計劃》《無法訪問》《你在哪里》,以及疫情特別征集劇目《兩個人的城》進入下一階段孵化。經過創作者與孵化導師近3個月的集中研討和打磨,在8月5日至6日舉辦的線下劇本兩場朗讀會上,成功入圍第一輪孵化的6部原創音樂劇作品進行第一次集中孵化展示。其中,《南墻計劃》以一個年輕人名為“京韻布魯斯”音樂創想為切入點,談論的是傳統與傳承、失去與擁有、父與子、新與舊之間的對抗與和解。《無法訪問》選取密室逃脫的懸疑風格,劇情處處可見對于網絡暴力、媒體話語權、人際交往等犀利議題的批判。《你在哪里》則將母女親情中隱秘的拉扯羈絆置于劇情核心,講述了一個好勝的女兒和一個看似強勢的母親從互不理解、指責到互相接納,跨越數十年的故事。《兩個人的城》設定在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借由兩個微小個體在大時代震蕩變化中的經歷,捕捉人類最本能的情感與愿望。12月,這些作品將以30至40分鐘的工作坊方式向觀眾、媒體和演出制作公司呈現工作坊版本的演出。此外,2019年完成認標的三部孵化作品《生死簽》《對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均計劃在2021年進行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