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吉宗 巴桑措姆
摘 要:天氣原因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惡劣的天氣變化會為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保證農業生產可以更加安全順利的進行,就需要加強農業氣象服務功能,準確的針對農業行業進行氣象預報預警,使農業工作人員可以及時針對氣象變化而展開有效的防備措施。這樣才可以使氣象變化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并且農業生產人員也可以利用氣象的變化來提高產量。本文將對山南市氣象服務現狀與發展趨勢展開探討,希望可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有效性從而起到有助于農業生產的作用。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現狀;發展趨勢
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元素,而我國又是典型的氣候型農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受到季節天氣的變化影響較大。山南市是我國西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地理位置位于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主要屬于溫帶干旱性氣候,年降雨量較少,全年溫差較大,在每年12月至4年3月還屬于風期,一年中季節變化差異性較大,所以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更大。筆者結合日常工作經驗,對山南市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分析。
一、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功能
山南市有大量的農業用地,占山南市總土地面積的80%以上,再加上山南市中河流湖泊眾多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資源。大量的農業用地和豐富的水資源使得山南市的農業生產較為發達,糧食、蔬菜、水果、藥材、林木應有盡有。但是在日常農業生產活動中氣象變化影響最大,如何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更加良好有效的績效服務成為了山南市氣象工作者所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針對山南市氣象服務的功能,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首先,農業生產需要建立在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前提下,而農業氣象服務業需要為生態環境服務,氣象部門監測生態環境的變化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生態環境相關氣候變化資料,為農業生產進行指導,從而在提高農業生產的同時建設良好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第二,監測預測預防自然災害,山南市大量的農業用地導致出現森林或者草原火災的幾率直線上升,而氣象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氣象衛星進行實時監控,并且通過預報天氣變化引導農業工作人員盡早展開防火防災工作,并且在火災高發的季節可以利用人工降雨等方式來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第三,由于我國特殊的市場經濟政策,每經過一段時間都需要針對各地的農業氣象情況進行分區,從而為全國農業生產區域化的發展和結構調整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第四,為農業工作者及時預報,可能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危害的天氣情況,惡劣的天氣變化會導致植物大面積死亡或者生病,所以農業氣象工作人員需要針對天氣變化可能帶來的農業危害引導農業工作者提前做好防災準備,盡可能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二、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
由于農業氣象服務對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具有較強的積極促進作用,所以目前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農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在我國各地建立了氣象信息服務站,山南市農村地區的氣象服務站機構隊伍建設使得山南市氣象服務得到了強化,氣象服務機構和工作團隊的建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同時,由于氣象服務并不是單純的只針對農業,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也需要配合氣象站工作,使得當前我國基層各部門合作逐漸增多、交流增多提高了社會服務的質量,其中林業部門、農業部門、國土資源部門以及衛生部門都與氣象部門展開了充分有效的合作,為我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應對自然災害提供了有效的幫助,有效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當前氣象業務體系已經逐漸形成了縣市省國家4級業務布局,各氣象部門數據互通就可以建立成體系化的監測網絡,從而對全國農作物生長和氣象變化展開觀測,可以為農業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氣象數據,同時,當前農業氣象服務方式也正在不斷優化,從以往單純的通知轉變為可以有針對性的直接面向農戶提供指導意見,使得農業生產者的工作可以更加科學。氣象部門同時也肩負著向國家預報年糧食總產量的職責其準確程度較高。并且可以以省為單位預報較為準確的氣象災害,在氣象災害等級較高時可以進行人工降雨、防雹作業等人工干涉天氣變化的行為,使得我國各省市的抗災能力得到了進。
三、農業氣象服務當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當前農業氣象部門對于高科技氣象觀測技術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各地方的氣象服務實施方案和總體設計方案不配套,缺少拓展和創新點,使得農業氣象服務綜合性較差,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安排。同時,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氣象觀測相關設備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由于資金限制部分地區或者氣象工作團隊的氣象設備并沒有得到改善,一些氣象設備功能較少已經被當前社會所淘汰,再加上技術人員不足,觀測手段較為落后,導致農業氣象服務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的發展。
四、農業氣象服務未來的發展與趨勢
農業氣象服務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就需要擁有當前最新科學技術的知識,但目前大部分科研技術與氣象行業差距較大,導致氣象行業無法得到當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因此,在科學項目立項時,應當由國家牽頭將科學研究與農業氣象服務聯系起來,使得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于農業生產人員,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同時,不斷加強山南地區天氣變化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自然災害的預警并且在預警播報時給予農業工作者應對意見,從而提高農業對于自然災害的防御能力。政府仍然需要加大對于農業氣象服務的投資,在更加偏遠的地區建設氣象站,使得農業氣象服務更加精確的服務于每一個農業工作者。山南市氣象工作者還應當為人們的居住和村莊規劃提供科學的環境評價依據,在城市內部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應變效率。而從國家科研角度來說,應當提高對于農業氣象科學研究的水平,加大對農業氣象的科研投入,使得農業氣象研究成果可以更加直接的反饋給農業生產項目,使農業氣象技術獲得長足的發展。
五、結語:
農業氣象服務對于農業生產來說至關重要,農業工作者應當認清當前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改善農業氣象服務中所存在的問題,增強科技發展和科技利用率,使得農業氣象服務質量可以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筱竹,張曉美,呂明輝,高曉玲.基于社會調查的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分析[J].農學學報,2019,9(09):82-90.
[2]吳歡峰,仲淙舜,李冀寧,劉洪林,楊喆,董海濤,程雷.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24):52-53.
[3]趙文博.氣象保障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J].河北農機,2019(07):86.
作者簡介:次仁吉宗(1969-07-16)女,藏族,本科,工程師,從事農業氣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