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 新媒體時代,社交短視頻迅猛發展,大學生成為主要的發展用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為依托,高校輔導員如何應用社交短視頻這一新媒體手段應對高校突發事件,利用社交短視頻實現突發事件預警、科普、信息發布、應對方案、監管輿情和思想引領是當前工作的新要求。
關鍵詞: 突發事件? ?社交短媒體? ?大學生
一、引言
高校突發事件在近年來成為影響高校穩定發展、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因素,突發事件的動機成因,具有無序性、不可預見性。目前,高校突發事件一般分為政治類、健康類、管理類、治安類四部分。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發。2020年1月20日,國家宣布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進行管理。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教育部于2020年1月21日啟動了教育系統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的一線工作者,除了承擔大學生思想引領、日常管理等工作外,還要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下,厘清突發事件工作思路,做好應急預案、輿論引導、心理疏導等實效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停課不停學”的特殊工作方式中,依靠新媒體手段,完成線上思想引領、心理建設、學風教育和就業指導等工作。
高校輔導員依托新媒體手段進行學生管理工作已經實現常態化,利用微信、微博和新聞客戶端的“兩微一端”進行線上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完善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4G、5G等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不斷提升,移動終端設備在學生們的生活中得到了普遍應用。近年來,隨著短視頻這一新型產業的發展,“音樂+圖像+社交”這一更加新穎直觀、生動多樣的表現手法滿足了現代人的表達欲,吸引了大批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成為活躍用戶。短視頻拍攝風格便捷前衛、時長簡短,不僅可以強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有利于拓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途徑,在高校突發事件應對中可以提供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
二、社交短視頻成為學生管理工作新途徑的原因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傳統新媒體方式多為利用QQ、微信、微博、官方客戶端及早期的博客、貼吧等新媒體手段進行信息傳播,具有信息傳遞時效性強、范圍廣泛、更新及時等優點,班級微信群、團學微信工作號、學院網公告欄等成為管理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等工作的主要途徑,改變了點對點的工作模式,實現了輔導員廣泛面對集體學生的管理模式。但是隨著自媒體的出現,小咖秀、秒拍到抖音短視頻App的成熟發展,大學生作為接受新興事物最快的群體,關注度由傳統新媒體轉向了新型新媒體平臺,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改變,從閱讀信息到閱覽信息,從文字到幾十秒甚至幾秒的短視頻,從面對面到網絡直播的線上實時互動。基于這一特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可以嘗試利用社交短視頻這一新型信息傳播途徑,通過平臺建設、視頻制作、優質內容引進等方式,擴大影響力,最終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建設與社交短視頻的整體協同發展。
三、社交短視頻在應對高校突發事件中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學生對社交短媒體接受度高。
抖音等社交短媒體App將目標對象定位于有渴望自我表達需求特征的青少年,主要內容涉及時政、美食、旅游、娛樂等各個領域,深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歡。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抖音用戶主要分布在25歲—30歲年齡層、24歲及以下年齡層及31歲—35歲年齡層,分別占比29%—48%、25.84%、24.93%。從年齡層分布來看,抖音用戶主要偏年輕化。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基本為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也愿意分享自我。
2.社交短媒體在疫情防控期間的信息傳播作用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農歷春節期間,正值大學生寒假階段,對于全國人民而言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度尤為重要。短視頻具有內容時長短、拍攝方式簡捷、用戶群數量龐大等特點,是實時更新信息的重要途徑。《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方媒體和醫療科普類博主賬號成為2020年1月以來抖音短視頻的熱門賬號,借助短視頻平臺及時、權威和準確地更新疫情動態、講述抗疫故事、傳播正能量。以央視融媒體平臺為依托發布的系列短視頻《主播說聯播》,由新聞聯播主持人就熱點問題進行生動闡述,從疫情的動態到疫情的防治再到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發布,不僅做到了信息公開,還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描述給予了大眾堅定的力量。這些短視頻不僅可以及時、高效、客觀、有力地發布疫情最新動態,還可以起到宣傳防控方法、消除恐慌、澄清不實謠言、展現醫者仁心和大國力量的作用。
3.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使用社交短視頻平臺現狀。
對本學院的1500名在校非畢業大學生發放關于《疫情期間大學生使用社交短媒體平臺現狀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283份,通過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約78.5%的學生會使用抖音App,有少量使用快手、西瓜視頻、小紅書等App軟件,由于抖音App使用量最大,以此為例;在使用抖音App的學生當中,約65%的學生僅用于視頻瀏覽,其余35%的學生會進行視頻制作和發布;疫情防控期間,約40.76%的學生會零星瀏覽,約35.65%的學生刷視頻在1小時以內,約23.6%的學生刷視頻時長在1小時之上;有631名學生會利用社交短視頻關注疫情動態、防疫指南及國家政策,占比約62.6%,有182名學生會利用社交短視頻關注抗疫故事、志愿服務及各地防疫實況,約占18%。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社交短視頻獲取疫情動態、科學防疫知識、抗疫一線感人事跡等疫情相關信息的學生占比在60%左右,證明大量大學生用戶會使用社交短視頻,并且會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和關注時事,汲取知識,傳遞正能量及第一時間掌握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及時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四、借助社交短視頻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對策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校大學生使用社交短視頻獲取實時信息和應對方案為依據,可得出利用社交短視頻作為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新渠道這一實施方案可行性較高,具體對策如下:
1.建立具備短視頻制作和宣傳能力的新媒體學生管理隊伍。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隊伍不僅具備高水平的政治素養、過硬的基本知識和服務學生的責任意識,還要改變固有觀念,不僅要正確認識短視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還要學習短視頻制作、視頻剪輯和選擇、視頻宣傳與推廣,聯系學生實際需求,關注學生興趣點所在,引導學生篩除負面錯誤信息,建立一支可以利用短視頻和小動畫等瀏覽內容展現學生工作最近進展,解答學生所思所困,發布應對方案,創新思政教育新平臺的新媒體學生管理隊伍。
2.利用短視頻及時發布突發事件日常預防和科普,更新實時狀況及應對方案。
重視高校短視頻賬號的維護、宣傳和運行,很多高校都有短視頻賬戶,并沒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要注重短視頻賬號的維護和運行,做到信息及時更新,制作內容有吸引力,可以借助專業人員的力量,和有興趣的學生溝通,收集學生意見,結合實時熱點,做好突發事件的歸類、科普和真人真事整理,將學生感興趣并且容易出現的問題集合到內容中,做成具有上乘質量的精品系列內容。對于已經發生的個體或整體性突發事件,做到實時跟進事件進展,及時對網上的謠言進行辟謠,及時將學校緊急應對方法公布,內容貼近大學生生活,解決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將平日書面刻板的通知按照大學生喜歡的短視頻方式發布,讓學生之間樂于相互轉發,達到傳播度廣、形式豐富、效果顯著的目的。
3.建立短視頻互動機制。
可以建立由輔導員、學工部、后管中心、網信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主播團”,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和疑惑進行定期線上直播解答,也可以實施“云課堂”,線上直播實時講解有關衛生、心理、防詐騙、平安校園等相關主題專場,實現和學生的實時互動,通過留言、點贊、轉發架起學校和學生溝通的橋梁,組織學生更好地預防突發事件,在發生之后用科學的方法合理應對,真正做到上傳下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信息公開透明。要注意雖然直播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遵循學生愛好,但是要避免直播內容淺層化,形式過度娛樂化,既要活潑生動又要講究高校的嚴謹專業,既要吸引學生關注又要引發學生思考。
4.做好網絡輿情防控,加強網絡監管力度。
高校學生管理隊伍要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工作,體現思政教育的價值,進行正確的網絡宣傳。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后,往往有人利用網絡傳播不實言論和信息。尤其是對于正確三觀建立過程中缺乏社會經歷的大學生來說,容易動搖其信心、打亂他們的思緒。高校管理隊伍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及時辟謠不實信息,引導學生關注權威官方信息,保持理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高校對于網絡內容要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對于一些傳播低俗、鋪張浪費、煽動學生激烈情緒等的網站和平臺要制訂監管制度,要有專門的網信辦專員進行了解和技術監管,一經發現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且發布信息,防止學生瀏覽不良信息。輔導員等學工線教師要利用新媒體手段和常規班會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瀏覽優質平臺,推薦相關賬號,抵制不良信息,尤其是注意對網絡安全和防詐騙等知識的懸窗和講解。
五、結語
身處全媒體時代,我們發現時代的進步日新月異,聰明、活潑,總是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是最熱情的群體。高校突發事件影響平安校園建設。高校輔導員也是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一分子,要時刻緊跟時代步伐,利用新媒體手段,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運用短視頻這一新型瀏覽平臺,以更貼近學生的方式、更豐富的內容、更實時的互動完成突發事件預警、科普、信息更新等,并針對突發事件發布應對方案、引領思想建設、監督網絡輿情,進一步提高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的時效性,提高和學生的溝通程度,使信息公開更加透明化,還要在實施過程中完善短視頻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行制度,妥善解決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子新,袁建勤.手機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思考——以南昌地區部分高校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9,010(018):23-24,88.
[2]郝焓旭.時間碎片化的“充分利用”——短視頻時代下的高校大學生如何趨利避害[J].新聞研究導刊,2019,010(019):218-219.
[3]李聰.微傳播視閾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研究[J].今傳媒(學術版),2019,000(012):48-51.
[4]王夢星.疫情期間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方法初探[J].公關世界,2020,000(010):99-100.
[5]林莉,徐寶星.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426.
[6]張春.抖音短視頻走紅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啟示[J].市場論壇,2018,177(1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