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畫面,令我們動容;
總有一些情感,讓我們銘記。
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除夕前一天10點,因疫情蔓延,武漢宣布“封城”。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關閉,市內公共交通停運,江城陷入寒冬。廈航武漢營業部的情況牽動著所有廈航人的心。
保障最后5個航班
1月23日凌晨,接到來自總部的緊急電話,大家的心一下懸了起來。天還沒亮,武漢營業部總經理陳偉鵬和站長徐凱便急切地趕赴機場了解情況。
10點,全體武漢市民收到封城消息。此時,營業部疫情防控應急小組已緊急成立,所有人員全部到崗在位。
封城,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第一次。面臨嚴峻的形勢,未知的局面,說一點也不慌張那是騙人的。“專注把眼下的工作做好,不要慌,不要亂,我們共進退!”陳偉鵬給大家打氣。
當務之急是保障好最后5個航班。營業部在場站售票柜臺迅速增派了人手,為旅客提供客票退改簽以及各種業務咨詢。機場、市區員工分頭行動,對各渠道和旅客解釋引導,沉著鎮定地完成了5個航班的過站保障任務。
24小時,隨時待命
平穩送走航班后,因為所有武漢進出港航班被調減,為保證大家的健康安全,營業部員工們第一次體驗了在家辦公——所有辦公電話全部轉接至個人,在家中處理大量旅客和代理人關于客票退改、機場開放和航班運行等情況的問詢。
所有人員保持應急狀態,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應對突發事件。除非必要,盡量不出門,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每天中午定時在溝通群里報告個人的體溫和身體狀況。
武漢營業部『封城』日記
愛的接力賽
1月26日,航班保障員林之沛接到一份特殊的武漢同城求助,一批境外旅行團采購捐助的口罩,通過VJ5378芽莊-武漢航班落地。但這時候,武漢已封城。普通機動車輛不得上路,武漢天河機場高速道路關閉,工作人員需憑證進入。
林之沛的孩子在同濟醫學院附屬小學上學,家長群里都是同濟協和的醫生。林之沛果斷拿著機場通行證,到機場幫忙把芽莊航班捐往前線的口罩運送到位。
“小孩說,我爸爸也是英雄!”林之沛笑道,“我告訴他,這不算什么,沖在前線的很多人比我辛苦多了,我們只是這次愛的接力賽里的小小一員。”越到艱難處,越是堅毅時。問起在武漢的伙伴,接下來最想做什么,他說,“等疫情過去,就到街邊來碗熱干面!”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60通電話,不容一點閃失
1月31日上午9點,武漢營業部接到一個緊急的任務——從曼谷和哥打基納巴盧接滯留的199名湖北籍旅客回家。
不同于往常,這是廈航第一次在武漢執飛國際航班,這兩個航班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不容一點閃失。
流程都要確認、確認、再確認。從未和武漢三關打過交道的徐凱,當天打了不下60通電話。三人工作組火速聯絡確認航班橋位,協調聯檢單位進行航空器消殺工作準備;聯系海關貨檢及機場貨運人員,加快應急救援物資的接收。此外,為減少機組和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決定與邊檢、海關協調機組及隨機醫務人員入境不下機,場站保障師方舟也主動請纓,為兩個包機航班的機組辦理入境手續。
20:54,MF8676航班準時降落武漢;22:31,MF8664航班落地,199名被困海外的同胞終于抵漢,旅客分批間隔下機。直到凌晨01:40,三人懸著的心才終于落了下來。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福州分公司 疫情抗戰的『擺渡人』
10個醫療包機,995名醫護人員;327批次23410件共計285噸防疫物資;復工包機包座30班,承運旅客562人……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廈航福州分公司的一組保障數據(截至2月26日)。
數據的背后,凝結著無數人辛勤的付出。此時此刻,仍然有很多的廈航人還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線,候機樓、客艙中、機坪上、AOC大廳里……總有那么一些身影,讓我們熱淚盈眶,他們使命必達、不懼前方,自覺扛起社會責任,他們就是一個個疫情抗戰的“擺渡人”,他們的身上,散發出來的是責任和擔當的光芒。
北京分公司 用堅守溫暖國門
“最重要的擔子我們挑,最困難的時刻我們到,最緊要的關頭我們上……”疫情發生以來,廈航北京分公司共有80余名黨員參與一線保障,大家紛紛主動放棄休假返回工作崗位,哪里任務重,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在首都國門,北京分公司的廈航人正在積極行動,一個個沖鋒者、堅守者、奉獻者的身影為旅客守護好一方平安。 他們是丈夫、妻子、父母、孩子……更是親人們的Superman,但穿上廈航的制服,他們就是守護者。他們分布在運行保障部、轉場投運辦公室、市場銷售部、北京空中乘務部、北京維修基地……疫情是集結號,也是試金石。面對突發疫情事件,北京分公司還有許許多多堅守者,用點滴力量構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抗疫期間,廈航集團旗下河北航空、江西航空同樣是一道壯美的風景線。
河北航空 眾志成城,抗疫同心
河北航空陸續完成了多次包機任務,從石家莊正定機場飛往武漢天河機場支援湖北。截至2月21日,河北航空先后派出7架飛機運送醫護人員836人,醫療物資近90噸。
疫情不滅,責任不止。河北航空將繼續勇擔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整體戰、阻擊戰。接到運輸保障任務,從來都是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河北航空了解到醫療隊攜帶的防疫物資及個人行李較多,為提高醫療人員乘機舒適度,公司特意安排兩架飛機進行保障。同時,還準備了一架備機隨時待命;選派業務能力過硬、紀律作風優良、主動請纓執飛的黨員干部組成兩套包機機組;對醫療物資及醫療人員隨身行李進行評估,優化艙位安排,確保各項物資及行李順利裝機。各部門協同聯動、高效配合,為醫療戰士順利奔赴前線提供堅實運輸保障。
江西航空 用愛溫暖客艙
江西航空先后六次主動請纓從南昌調機至贛州,再從贛州護送126名醫護人員、5159公斤保障物資飛往武漢。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截止到2月17日,江西省已累計派出106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還有10輛救護車、10000多盒藥品、200多箱防控物資、300多萬只口罩、40萬醫用防護雙手套、200多噸蔬菜。為了讓江西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抗一線時也能夠嘗到“家鄉味道”,江西航空特別準備了1000瓶“江航辣”辣椒醬送達湖北,希望借此捎去家鄉人民對廣大醫護戰士的思念和牽掛。
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亦讓我們認識了一些平凡的崗位,一些普通人在關鍵時刻表現的英雄力量。他們中有逆行的機長、奮戰在前線的地服,用愛溫暖客艙的乘務員……
送白衣天使逆行而上,他們是最美擺渡人;
運送物資使命必達,他們是藍天護衛隊。
與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鷺們共同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相信夜的盡頭,一定會有新的白晝。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的人因堅守和奉獻而閃閃發光。
“疫情就是命令,準確下達每一個政策、指令,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
——運行風險控制部 歐陽仁杰
公司防控辦啟動以來,作為主要聯絡人,歐陽仁杰開啟7×24小時在線的“鐵人”模式,駐守防控“指揮部”,深入戰“疫”第一線,97個機場的政策跟蹤與修訂 ,17份“疫情防控通告”,20份“疫情防控會議通報”,每天1份“疫情防控日報”,這一份份“緊急軍情”的發布與傳遞,詮釋的正是廈航精神,廈航速度!
“我希望在這個困難的時候可以幫助中國人。”
——外籍機長Captain Myles Weston
文化不同又怎樣?并不會影響彼此心相近,意相通。來自澳大利亞的機長Myles Bernard Weston,中文名叫魏斯頓,抗疫期間,他堅守崗位,并作為全國民航首位飛往武漢的外籍機長,運送抗疫物資,保障航班任務。他表示,這是他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抵抗病疫的時刻,“幫助我的中國朋友和同事,我想這就是我留下來的原因。”
“疫情航班我去飛,帶著一腔熱血,我義無反顧。”
——空中乘務部 張譯丹
2月6日,102名福建醫護人員乘坐廈航MF8769航班,從福州前往武漢增援。乘務員張譯丹是湖北荊州人,疫情爆發后,放棄休假的她主動寫下請戰書,帶頭執行航班任務。飛機上,她語帶哽咽向醫療團隊致謝:“非常感謝大家去支援我的家鄉,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最樸素的話語,飽含著最濃厚的深情。
“我爸爸在武漢一線抗擊疫情,我在后方運輸救援物資,我們在不同的地方為同一個目標并肩作戰。”
——空中乘務部 何松凌
何松凌來自湖北武漢,他的父親是武漢市第五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疫情發生后,何松凌在和家里聯系時總是沒有見到父親,后來才知道父親早已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很擔心父親,但也為父親感到驕傲。他自己也一直在積極主動地申請執行飛往武漢的航班,希望能為此次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無懼挑戰,沖鋒在前
“這是職責,風險高也要完成好。”
——地面服務保障部 郭利嵐
疫情期間,公司保障物資緊俏,保潔們只有在航班上有發熱旅客等特殊情況時,才拿出公司配備的N95口罩,其余時間,就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進行全客艙的消毒工具。盥洗室、地板,甚至小桌板、扶手處,所有旅客可能接觸到的地方,都要使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消毒重點關注部位,保證消毒到位。多一分用心,旅客就多一份依靠和安心。
“今天是情人節,也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我們第一次分開這么久。”
——飛機維修工程部 許俊文
許俊文是廈航的一名飛機維修員,無數次堅守保障白鷺平安起降;他的妻子曾淑敏,是五個月大孩子的媽媽,休完產假之后她立刻出發去了武漢,成為一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無數個分分秒秒搶救生命。碰巧的是,運送曾淑敏奔赴武漢的飛機正是許俊文前一天親手維護的飛機。口罩遮住了臉龐,卻阻隔不斷愛情,并肩戰“疫”之際,正是愛和勇氣引領他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