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霞
摘 要:本文主要就如何依托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平臺現有資源,構建適合于本校課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的SPOC課堂進行闡述,并對課堂的資源設計、線上線下教學活動設計、教學過程監控以及評價進行探索。結果表明,利用在線資源庫的混合式教學,有利于減輕教師課程資源建設的負擔,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程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資源庫 SPOC 線上線下 教學模式
課 題:本文系浙江省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2017年課題(ZD17002)、2017年度紹興市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課題(SXSKG2017086)、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80714)研究成果。
當今的世界是“互聯網+”的信息化時代,基于“互聯網+”的教育信息化是我國新時代實施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發展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和跨越發展的必然舉措。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在“十二五”信息化工作基礎上,由點及面、由單項工作到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加快教育教學信息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全面深入應用,使課堂教學更加個性化、管理更加精細化、決策更加科學化。教育信息化要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納入教育目標,同時把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地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注重數字化共享資源的建設和有效使用。為全面推進信息化教育與有效改革,提高資源建設的利用率,推進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共建共享,教育部于2010年立項首批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2018年,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由18所院校、40家行業企業參與建設共28門專業課程組建成共享在線平臺資源庫已經順利通過驗收。
一、課堂現狀分析
1.教師主宰的課堂教學模式
目前學校大部分課程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偶爾會有一些互動,但是課堂學習氣氛以及課堂學習效果一般。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達不到教學目的;而且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對所學專業缺乏自信。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并且逐漸扼殺了學生的探索欲和學習興趣。
2.課堂信息化技術不夠
目前專業課堂教學要求實現信息化課堂,但是由于教師平時教學任務重,學生管理、科研考核壓力大,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制作精美的微課和多樣化的數字教學資源。目前課堂中融入信息化技術,主要還是PPT課件、視頻等常規資源。目前現代紡織技術專業建有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資源豐富但是在課堂上卻沒有真正開發和利用起來,缺少對已開發好的仿真實訓軟件、網絡資源信息的應用,缺乏對原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再設計和更改以及使用。
3.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課程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平時考勤分+期末理論測試分”的評價形式,缺乏過程學習監督和考評機制,且有些教師雖然進行課堂考勤點名,但是時間較長且不方便,不能時時監督和及時課堂教學測試及點評,造成很多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隨便應付、漫不經心,期末考試考前突擊也能混個及格甚至得到高分。
二、SPOC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SPOC的課程特點是按照教學知識點構建在線教學平臺、錄制數字化共享視頻微課、設計在線自主測評的討論和習題測試作業、并提供課程個性化導學資源。SPOC課堂可以合理控制在線學習人數,學習方式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基于以上這些特點,SPOC開設的前提是建設完備優質的數字化在線課堂資源,且在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手段應用和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與創新。以上要求與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初衷完全吻合。
1.SPOC課程教學資源設計
為了充分發揮出專業教學資源庫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職能的轉變,課前教師應該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提供的大量素材資源進行備課,結合自己的素材資源,制作個性化SPOC課程資源,具體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交互式測驗、學習活動和評價反饋等。
2.課下學習活動設計
課前學習活動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結合課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等內容進行分析,將教學總目標拆分成獨立的小任務目標,并將在線微視頻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融合于一個完整的SPOC學習環境。學生自主學習SPOC微課程并解決學習任務單上的問題,初步掌握學習知識和內容。對于難以解決的疑問,學生可在平臺班級討論組展開交流和討論,教師在線查看學生的困惑和學習難點,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
3.課中學習活動設計
課堂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知識鞏固的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組的組長匯總該組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商討解決方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方案、布置任務進行總結點評。根據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課后拓展任務進行鞏固強化。具體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是學生自行完成相關實踐操作任務,通過線上課程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平臺、小組團隊協作探討或者團隊間的交流互動以及教師指導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4.學習過程監控
在利用資源庫進行SPOC課程線上學習中,由于線上的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自主掌控學習進程。教師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依托在線學習平臺全程網絡導學、即時互動等對每個環節加以引導、啟發和監控。因此,教師的角色從以往課堂上知識內容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上學生知識內化的設計者和課下學習的監督者。
5.多元化評價
基于SPOC學習的特點,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兩者相結合給予最終評價。SPOC學習過程中的線上教學視頻完成率、平臺作業、發表討論、向教師提問與解答等的在線學習互動以及課堂上面授環節的具體課堂表現均是評價的重點。在終結性評價環節中,設計多種題型,如填空題、單選題、多選題等,盡量達到客觀、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教學效果
根據筆者學校麥克斯教學質量管理平臺評價結果分析,班級學生對基于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平臺的SPOC課堂的教學方式十分認可。比如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中,筆者學校主持的產業用紡織品建設和使用的課程為例,調查問卷的8個題目分別為:您對這門課程是否滿意?您認為這門課程的難度如何?您認為網絡輔助資源對您的學習是否有幫助?您對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組織模式是否滿意?您對授課教師是否滿意?您對該課程是否有興趣,您對這門課的作業布置方式是否滿意?問卷答案設置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層面。從16級、17級現代紡織技術專業學生的評價來看,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模式非常認可,在上述的回答中,“非常滿意”與“滿意”的選項均能占據98%以上。從課程表現來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學習成績顯著提升,16級、17級專業學生的不及格率幾乎為零。
四、小結
基于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SPOC混合式課堂改革實踐,一方面是為了充分利用專業職業教學資源平臺數據,課前的微課學習和線上自測節約了時間,課中教學視頻輔助加快了學習速度,課后的知識拓展與答疑解惑更加及時,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教育部投入巨額資金建設的初衷和意義;另一方面,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傳統課堂結構,利用在線資源庫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借助平臺完成簽到、表現、測試、討論等多方面考核,通過累計大數據進行教學診斷和反思,教師達到全過程監控和多元化考核,有效地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程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最終實現學習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洪杰,尹桂波.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7(11).
[2]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