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新
摘要 水閘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水利閘站管理對水利工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在分析水利閘站管理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策略,以確保水利閘站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 水利閘站;管理;優化策略
水閘屬于中低水頭水工建筑物,借助于閘門實現擋水和泄水的功能,在河道、水庫、渠系、濱海、湖泊等應用較多,在水利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進入21世紀后,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水利閘站修建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建筑材料的多樣性,使得水閘修建工作向多樣化方向發展,增加了水利閘站管理工作的難度,基于此,該文重點分析水利閘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1水利閘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難以集中管理
由于水利閘站位于河段的不同位置,分布較零散,大幅度增加了管理難度。一方面很難對閘站進行集中管理,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閘站分布零散,增加了管理資源的配置難度和成本支出,尤其是人員和資金的增加,直接加大了水利閘站管理工作的壓力。因此,在水利閘站的管理中,面對閘站分布零散的現實狀況,如何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增強管理效率,是當前水利閘站管理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1.2管理手段落后
當前,我國水利工程中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建設之初相關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水利工程正常運行后卻忽視了對其的維護管理。實踐表明,任何一項建筑工程在投入運營后都需要做好維護管理,只有保證優質的管理水平,才能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充分發揮工程的功能和作用。在水利閘站的管理中,突出問題是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水利閘站管理的重要性,沒有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技術手段,管理手段落后,導致水利閘站管理水平與現代化水利工程的差距不斷加大。
1.3外部環境復雜
水利閘站分布零散,而且周邊環境較為復雜。一是自然環境復雜,尤其是在雨季,水利閘站管理中需要面臨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管理難度大幅度增加;二是開放式的環境和管理方式,也是影響水利閘站管理的重要因素,如閘站周邊居民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垃圾隨意丟棄的程度,而閘站周圍大量堆積的垃圾將嚴重影響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三是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如搶占、搶植等行為,會阻礙閘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1.4維修經費不足
為保證水利閘站的安全運行,做好養護工作十分重要。水利閘站管理養護涉及較多項目,大量工程設施和機電設備的保養維護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水利閘站維修經費不足,使得管理養護工作很難落實。此外,管理人員老齡化問題突出,一線職工年齡偏大、技術欠缺,與水利閘站現代化管理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2水利閘站管理優化策略
2.1做好檢查觀測工作
水利閘站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觀測,做好這項工作重點在于:①熟練掌握當地氣候條件,收集相關氣象資料,為水利閘站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②管理人員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及時發現水閘設備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始終確保水利閘站設備的安全性;③與水務行政執法部門合作,組建穩定的巡查隊伍,強化檢查力度,及時處理垃圾隨意堆置、人為破壞水利閘站工程的行為;④加強水利閘站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從社會上公開招聘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解決當前工作人員老齡化、技術水平低等問題,進一步推動水利閘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2熟練掌握工程結構
水利閘站管理人員應熟練掌握水利閘站的整體結構,制定有針對性的保養維護方案。在汛期來臨之前,管理人員應與氣象部門保持緊密聯系,及時收集汛情信息,并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匯報汛情發展情況,根據水利閘站工程結構特點和自身工作經驗,提出相應的防汛措施,并在上級部門的指揮下開展防汛工作。
2.3加強溝通交流
一條河道可能存在一座或多座水利閘站,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強與上、下游水利閘站的溝通交流,協同做好整條河道的管理工作。每座水利閘站都有對應的水位控制標準,一旦超出水位控制標準,就需要進行排泄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應加強上游排泄水閘與下游排泄水閘之間的聯系,確定排泄量和排泄時間,防止因上游排泄導致下游水位過高。
2.4建立直線職能制管理網絡
為解決水利閘站集中管理難的問題,需對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建立直線職能制管理網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明確管理職責。開展直線職能制管理,可自上而下地強化集中管理,以各水利閘站的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落實管理職責和任務。通過智能化管理,統一調配人力、物力、財力,可以解決閘站分布零散而導致的人員不足和管理壓力問題。
2.5落實管理養護經費
水利閘站管理工作中,設備養護是重點,直接影響水利閘站的安全穩定運行。為了解決水利閘站養護經費不足的問題,首先應保證資金充分到位,向上級部門申報專項經費用于水利閘站的管理養護;其次,構建科學完善的管理養護工作制度,規范管理養護隊伍;再次,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不斷明確獎懲細則,建立考核激勵機制,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小結
水利閘站管理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防汛抗旱能力,因此,需要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不斷完善我國水利閘站管理水平,消除水利閘站安全隱患,確保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志偉.水閘的維護與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1):215.
[2] 龍志軍.水閘運行管理及日常維護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9):203-204.
責任編輯:李楊